蔡鑫禹
摘 要:隨著時代進步,我國的經濟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逐漸加速,高樓大廈在城市和鄉鎮中越來越多,居民的住宅也大都由從前的簡單多層變成了高層住宅。伴隨國家對高層建筑建造標準的越發細化和完善,施工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和不斷完善。這里結合相應的建筑實例,對高層建筑結構的施工技術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的建筑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混凝土澆筑
伴隨著近年來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家整體城市化進程的進行,高層建筑越發的普及。眾所周知,樓房的分類中,7層是一個分水嶺。7層以下的樓房在技術上的要求相對較低,7層以上的高層樓房在建筑過程中對技術的要求高。在建筑高層樓房時,首先考驗的是施工單位在施工測量方面的技術能力,對高層建筑的垂直度和定位精度方面的控制是施工測量工作的主要任務,因此,施工人員在工程施工之前針對這個問題必須有合理的技術應對;其次,考慮到高層建筑在對混凝土的澆注過程中,無法僅憑汽車泵獨立完成,所以施工人員針對混凝土澆注也需采取專業措施。
1高層建筑在我國的發展前景
我國高層建筑正處于發展上升的階段,經濟的發展、大量農村人口涌向城市及城市建設等原因都迫切需要高層建筑的建造和普及。目前我國的建筑技術和施工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們也可以認為我國高層建筑的發展前景也代表了世界范圍內高層建筑的未來走向。
1.1層數增多,高度加大
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高層建筑的層數和高度正在逐漸增長。層數和高度上的增長不僅可以滿足人口增多以及城市化進程的要求,而且大大的提高土地利用率。
1.2平面形狀和空間體型逐漸復雜化
在我國今年的高層建筑中,建筑的平面形狀越發多樣,三角形、弧形、圓形以及橢圓形等復雜平面在建筑的形態中呈現,為建筑增添了現代化色彩。隨著高層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平面形狀和空間體型將會出現在建筑群中,符合時代特色的建筑將不斷刷新建筑在形態方面的設計理念。
1.3新的結構體系被廣泛應用
傳統技術中的結構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當今高層建筑在高度方面上的要求,自由靈活的大空間特點成為了高層建筑的努力方向。一方面,具有創新意義的懸挑結構和巨型框架結構被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所采用;另一方面,為了迎合高層建筑對豎直多功能的要求,剛性層和轉換層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應用。
1.4剛結構層不斷興起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新技術興起前的主要建筑結構,但是如今的高層建筑更多的是采用鋼筋混凝土井筒加鋼框架的方案。這種方案使得混凝土的剛性更好的展現出來,并且自重輕、形成的空間大。在未來的發展中,隨著科學水平的提高,這種結構方案一定會得到更廣泛的普及。
2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技術
2.1地基基礎的施工技術
由于各個地區的地質情況各不相同,使得在高層建筑對地基施工的選擇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決定。如果所在地區的地質持力層較深,地質的情況相對復雜,而且地基需要的深度不高,那么必須在施工前進行樁基礎。在高層建筑的建設過程中,一般可以使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樁。這樣既可以保證地基的質量,又能節約施工成本,實現施工效果。而且這種基樁具有灌注噪聲小、造價低和適應能力強的特點,因此在現階段,這種基樁技術被重點研究和使用。而當地基深度達到一個界值時,我們可以選擇深井法進行作業,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可以提升工程的安全性。
2.2預制模版技術
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所運用的技術大都十分復雜,而且整個工程的工程量大。這就要求要對施工工期有一個準確的預測。在當前的施工現狀中,施工單位為了避免影響工期和保證質量,大都采用預制模版技術。這種技術將滑模法和爬模法巧妙的結合起來,以到保證高層建筑結構穩定性的效果。并且在整個工程中,發揮出反復性和實現豎向構造施工的優勢。
2.3裂縫控制施工技術
高層混凝土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墻體或其它位置的裂縫是一種經常出現的問題,施工單位針對這些裂縫會采取措施進行及時修復。由于混凝土屬于固液混合物,所以具有流淌屬性,我們在澆筑過程中,要根據呈現出的斜面紋路按照依次推進的方式進行。在澆筑下一層之前要保證上一層混凝土沒有出現初凝的情況,避免裂縫的產生。
2.4混凝土結構補強技術
對混凝土結構進行補強時,我們可以在結構外面進行包鋼、增大橫面面積法以及粘貼技術。鋼通過對構建外側的材質進行加固達到補強效果,提高構建的抗壓和抗彎能力,縮短工期。
3高層建筑結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3.1技術和質量方面
現代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對于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所涉及的專業內容也更加復雜,對于安裝的質量技術更是挑剔。每個專業之間在工程中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并且又都各司其職,擁有各自的用途。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對所涉及到的技術和專業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是保障整個工程質量和工期的關鍵。如果在技術方面考慮不周,尤其是對于一些關鍵的細節如果不能夠做到細致入微的仔細研究,那么很容易使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問題,影響工程質量。現代技術的每一棟建筑都有著自己獨立的個性,每一條管線和每一個設備都有著相應的特定要求,增加了技術工作的難度,使各專業之間可能出現矛盾和問題。
3.2管理方面
在當前建筑行業的管理體制中,施工單位大都將各個施工環節外包給專業性較強的其它單位。分工合作的形式很容易出現各個分包單位對于工作范圍不夠明確,容易對工作任務界定不明,影響工期和工程進度。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很多單位都會主動去承擔一些分派不夠明確的工作,使得一部分單位之間出現利益上的分歧,影響合作關系的同時甚至會發生一定的司法糾紛。這種情況,不僅僅對施工單位的經濟帶來一定的損失,更可能影響到施工單位在社會中的聲譽。由于分包性質,參與的施工單位相對較多,部分具體工序可能發生遺漏。而參與到施工中的工作人員數量較多,增加協調管理的難度。每個單位都有屬于自己單位的人員管理規章,合作關系中存在的單位過多時,做到規章統一也比較困難。此外,如果施工組織管理方案不健全,施工和管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會為施工過程中各個單位之間的協調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4結語
建筑工程的施工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將具體的每一個環節的落實都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對技術的選擇我們要做到有針對性,保證科學合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資金成本。施工環節和施工需求要緊密的聯系起來,設計與施工兩個環節要進行合理的結合,不斷提高高層建筑施工的技術水平。建筑科研人員要對一些可供參考的實例進行總結經驗,完善一些尚不成熟的技術,并且通過不斷實踐,努力創新,為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技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