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成本法認為,企業管理深入到作業層次以后,企業成為滿足顧客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作業的集合體,從而形成了一個由此及彼、由內向外的作業鏈。每完成一項作業要消耗一定的資源,而作業的產出又形成一定的價值并轉移給下一個作業,由此逐步推移,直到最終把產品提供給企業外部的顧客,以滿足他們的需要。本文通過對作業成本法的相關概念、基本核算程序和應用作業成本法的條件等進行分析,依據我國實際情況,分析了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現狀及其原因。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作業中心;成本核算
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是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環節之一,選擇恰當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利于企業更加有效的進行成本管理,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盡可能的降低成本費用,使企業的成本信息更加準確,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決策制定。
一、作業成本法的基本理論
(一)作業成本法的內涵
所謂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簡稱ABC法,即基于作業的成本計算法,是指以作業為制造費用的歸集對象,通過資源動因的確認,計量#歸集資源費用到作業上,再通過對作業動因的確認、計量、歸集作業成本到產品上去的制造費用分配方法。
作業成本計算法是把企業消耗的資源按資源動因分配到作業,并把作業收集的成本按作業動因分配到成本對象的成本核算與管理方法。作業成本核算的基礎是“成本驅動因素”理論:生產導致作業的發生,作業消耗資源并導致成本的發生,產品消耗作業。由此可見,作業成本的實質就是在資源消耗和產品消耗之間借助作業來分離、歸納、組合,然后形成各種產品成本及不同管理成本,是一種融成本計并算與成本管理為一體的管理方法。
(二)作業成本法的基本程序
在“決策相關性”這個理論基點上,可以歸納為“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因此,作業成本計算的基本程序就是要把資源耗費價值予以分解并分配給作業,再將各個作業匯集的價值分配給最終產品或服務,這一過程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確認作業中心,將資源耗費價值歸集到各作業中心
這一步只是價值歸集過程。在作業成本計算法下,價值歸集的方向受兩方面的限制:一是資源種類;二十作業中心種類。在實務操作中,對某制造中心的每一作業中心都按資源類別設立資源庫,把該制造中心所耗資源價值歸集到各資源中去。
2.確認作業,將作業中心匯集的各資源耗費價值予以分解并分配到各作業成本庫中
在此注意:成本動因的選擇不必求全,但應該找到最重要的、與主要成本話費相關的關鍵因子。試圖找出與所有成本耗用都與同一個成本動因成正比。正確的做法是先選擇出相對立的、對產品的形成影響較大的成本動因。
3.將各作業成本庫價值分配計入最終產品成本計算單,計算完工產品成本
與傳統成本計算法一樣,我們為制造中心投產的每一種產品設立成本計成本算單。在每一張成本計算單中我們還應該按該產品生產所涉及的作業種類開立作業成本項目。這樣,該成本計算步驟就是要把各作業成本庫的價值結轉到各產品成本計算單上,這一步驟反映的作業成本計算規則是:產出量的多少決定著作業的耗用量。專家們將這種作業消耗量與產出量之間的關系描述為作業動因。如果把作業成本計算法應用與財務會計,則在期末有必要在完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成本,如果認為作業成本計算法只是一種管理會計手段,則用成本計算單追蹤到產品全面完工即可。
(三)作業成本法的特點及應用條件
作業成本法的成本計算是以“作業”為中心,通過對作業成本的確認和計量,能夠為盡可能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改進“可增加價值的作業”,提供比傳統成本核算方法更為準確、相關性更高的成本信息。作業成本法把重點放在成本發生的前因后果上,突破了傳統成本核算方法“就成本論成本”的局限性,有利于企業的成本管理。
作業成本法是隨著當今科技的發展情況而產生的,一般來說需要具備以下條件:制造費用占全部產品成本的比重較高;生產經營活動復雜、產品品種結構復雜;企業擁有先進的核算信息系統。
二、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的應用現狀
盡管作業成本法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由于企業應用和實施作業成本法進行核算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加之我國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不均衡,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中并未得到廣泛的應用。我國企業應用和實施作業成本法的現狀及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從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我國企業的整體生產技術水平較低,產品成本結構中仍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為主,制造費用所占的比重不大。因此,只有個別生產技術先進、產品工藝規范的企業能夠有效的實施作業成本法。因此,在我國企業普遍形成全面的成本管理理念前,作業成本法很難在企業中廣泛應用。
三、完善作業成本法的對策
由作業成本法的概念、基本流程及特點來看,企業應用和實施作業成本法可以使成本信息更加準確,有利于企業的成本管理。但是作業成本法在企業中的應用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還要求企業具備一定的條件,針對作業成本法在我國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提高生產水平,增加制造費用比重
作業成本法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成本核算中對制造費用的準確分配上,但現在我國大部分企業還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制造費用等間接成本所占比重較小。企業要想實施作業成本法,首先需要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采用先進的生產設,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員工的技能水平,實現企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提高制造費用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以便于更好的發揮作業成本法的效果。
(二)規范生產流程,合理劃分作業
企業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首先要改變以往以產品為中心的生產組織方式。把管理的重點從產品轉移到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上,從材料采購、組織生產到對外銷售的全過程來管理和控制企業成本。企業可以采用及時制生產系統(JIT)和全面質量管理等先進的管理方法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流程更加規范, 依據客戶的需要制定采購計劃、組織生產,并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去控制成本費用。
(三)依據自身條件,兼顧成本效益原則
企業應當兼顧成本效益原則,依據自身情況從生產水平和成本結構兩個方面來考察是否滿足作業成本法的核算條件,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分析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是否能夠為企業增加收益,提高成本管理效率。作業成本法的應用實施需要企業具備一定的條件,生產技術水平低或制造費用比重較低的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不但不能獲得更加準確的產品成本信息,復雜的核算工作還會造成企業資源的浪費,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因此#企業需要經過認真、慎重的分析,依據自身情況選擇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陽亮.作業成本法及其在企業中應用的研究[D].廣州:廣東工業大學,2007.
[2] 余緒纓. 簡論當代管理會計的新發展--以高科技為基礎、同作業管理緊密結合的作業成本計算[J].會計研究,1995(7).
[3] 曾秋香.完善作業成本法的相關問題研究[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
[4] 洪丹.作業成本法的作業界定、成本動因及其應用探析[J].財會實務,2010(3).
[5] 邱素芹.系統下成本管理模式的探討[J].財會研究,2008(22).
作者簡介:
王茜(1991—),女,新疆,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 在職員工。研究方向: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的應用及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