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建立實施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是利率市場化改革至關重要的一步。從利率全面管制到逐步放開,穩步有序是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方式。本文就新疆市場簡要分析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意見建議。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建議
自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我國政府始終以積極的態勢推進市場化改革,力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從1996年6月1日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到2015年10月24日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央行用了近20年的時間從對各類利率的全面管制到存款利率的不再設限,逐步促使利率市場化。
建立并實施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至關重要的一步。自律機制可以有效的對金融機構自主定價進行自律管理,維護市場利率定價秩序并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金融機構可自愿參與金融機構合格審慎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自律機制成員資格,自律機制對其成員采取一定的正向激勵措施,不同等級享受相關權利,同時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
一、新疆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現狀
截至2017年末,新疆共有銀行業法人金融機構117家,其中,符合合格審慎評估參評條件(成立滿一年的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有114家。目前,新疆有全國性銀行分支機構20家,全部為新疆自律機制成員單位;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商行、農信社和農合行)83家,由省聯社為代表加入新疆自律機制;地方法人城市商業銀行6家,有2家為自律機制成員,其余4家由于注冊地不在烏魯木齊市或未通過合格審慎評估還未加入;27家村鎮銀行由于新成立或注冊地不在烏魯木齊市均未加入新疆自律機制。
二、新疆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實行存在問題
(一)貸款基礎利率LPR對市場敏感度有待考證
當前新疆市場大多數金融機構更傾向將貸款基準利率盯住貸款基礎利率,現行LPR是由9家商業銀行組成的報價銀行團報價后經模型計算得出,由于報價團組成基數小,每家銀行所報數據均會對LPR產生影響,以此得出的LPR并不能真實反映市場的供需關系,無法對市場敏感度精確、快速體現。
(二)同業競爭壓力加劇,風險管控難度增大
為嚴格執行公約利率浮動幅度,自律機制成員機構存貸利差快速收窄,各機構間存款競爭壓力加劇。2017年,隨著地方政府債務清理工作的開展,新疆存款增速快速回落,這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款產生較大的影響,可能引發同業間惡性競爭及不理性定價行為。對于整個市場風險管控難度增大,對于各金融機構定價能力的考驗增強。
(三)招標定價處于不利地位
加入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商業銀行由于要嚴格執行公約所簽訂的利率浮動幅度,在招投標時價格往往低于地方性銀行機構,在價格競爭力上處于劣勢,在招標定價環節處于不利地位。
(四)小型、剛起步的銀行缺少拓寬資金來源的渠道及抓手
對于小型、剛起步的銀行而言,競爭力不及大型銀行和成立時間長的銀行,并且市場占有率低。在整體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小型、剛起步的銀行所面臨的壓力更大,對于拓寬資金來源缺少渠道及抓手。
三、對新疆市場開展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工作意見建議
(一)大力推廣商業銀行運用LPR定價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化,加入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機構不斷增加,可以考慮在LPR報價銀行團中吸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或業務規模達到一定標準的地方性商業銀行,從而擴大LPR應用范圍,逐步提高LPR定價的影響力,加強金融機構運用LPR的力度。
(二)加強金融機構自律管理,強化風險管理能力
我國市場環境復雜,金融機構數量龐大,機構層次和分支錯綜復雜,企業文化及經營理念千差萬別,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自律機制成員單位更要守住存款定價自律的原則和底線,進一步加強存款利率上浮自律管理。并且強化財務約束和風險定價管理,避免出現用其他業務收益對不合理定價過度“交叉補貼”和為實現業務發展而迎合客戶的不合理要求等無序競爭行為,不斷強化對風險管控能力。
(三)豐富創新產品,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金融機構應該迎合現階段市場需求,大力開發創新產品,不斷豐富金融工具,引導和轉化客戶需求,提倡多種金融產品組合投資、融資,以此提高收益降低成本。同行業間理性、良性競爭,摒棄過去變相高息攬儲“價格戰”,通過創新不斷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提升自身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冕,《市場利率定價自律的國際經驗及啟示——基于貨幣市場與信貸市場視角》,【J】.西部金融,2017(12)
[2]莫彬,《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探析——以青海省為例》,【J】.青海金融,2016(8)
[3]陳佳佳,《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行業自律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以江蘇省揚州市為例》,【J】.征信,2016,34(3)
[4]程松彬,王景瑜,《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J】.吉林金融研究,2014(10)
作者簡介:
崔雅楠(1993—),女,甘肅酒泉人,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