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的一個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多元、個性化發展,讓學生愛上學習、愛上學校。落實校園文化建設,是達成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楊輝考說。為此,平桂區大力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做到文化育人,特色辦學。
“我們學校的活動可豐富多彩了!”這是平桂區鵝塘鎮垌坪小學學生韋思婷,對近年來學校變化的具體感受,“現在,我每天都很期待上學,因為每天都有好玩的活動。”她告訴記者,過去學校的活動比較單一,就拿做早操來說,每天都是固定的音樂、做規定的動作,“做久了,就會覺得無聊,不想做”,現在不是這樣了,有好多活動可以輪著參加,既可以鍛煉身體,又不會覺得單調。
平桂區公會中學學生黎麗炆也有同樣的感受。她告訴記者:“學校現在有很多社團,也有很多興趣班,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參加。我覺得在學校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她因為喜歡書法,所以參加了該校的書法社團,每周跟著書法老師學習,而且學校還有專門的書法室,免費為學生提供筆墨紙硯、書法字帖等學習用具。“學習書法不僅讓我的字變漂亮了,而且極大放松了我的身心。現在,學習感到壓力的時候,我就會通過練習書法解壓。”
具體工作中,平桂提出“以德育引領文化”的思路,即圍繞學生德育這一中心,組織校園陽光體育系列活動、建設“第二課堂”校本課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等,讓學生在玩中學習、玩中成長。
如今,愛國主義教育、中華經典誦讀、戲曲進校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等活動,已成為平桂各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品牌活動,由此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學校。如平桂區文華學校主打民族教育,積極開展瑤歌、瑤繡和瑤族長鼓舞等教學工作,并成立各種與民族文化相關的社團,開展豐富的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民族教育氛圍;平桂區實驗小學主打“和樂”校園文化,以生動的課堂、豐富的校園活動為載體,致力于創建和諧校園、培養快樂少年;平桂區沙田鎮田廠小學以客家文化為主題,深入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平桂區大平瑤族鄉民族學校則深入挖掘瑤族文化的育人因素,開展龍獅表演、跳竹桿舞等活動,并引導學生學習瑤族刺繡、瑤族手工藝……
“通過校園文化的帶動引領,學生變得越來越陽光,老師變得越來越自信,整個校園充滿了生機活力。我覺得,校園文化激活了整個農村教育。”平桂區望高鎮中心小學校長趙光榮感慨說。
學校的有序、規范、健康發展,還需要教育督導工作的助力。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以來,平桂建立健全了教育督導工作體制,成立了平桂區教育督導委員會,聘任了5名專職督學、30名中小學責任督學和20名兼職督學,將城區劃分為8個督學責任區,實行督學責任區掛牌督導制度,并要求督導人員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學校,及時為學校解決各種辦學問題,為區域教育發展建言獻策。督導機制的完善、督導隊伍的健全,有效規范了各學校的辦學行為,為城區教育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三年的克難攻堅,平桂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目前該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已經順利通過“區檢”。“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持續提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爭取早日實現優質均衡的目標。”楊輝考堅定地說。
(責編 莫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