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 陳進



《真分數和假分數》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53頁內容。學生此前對分數的認識和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幾乎都是基于分子比分母小的情況,雖然也見過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甚至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數,但并不理解它們所表示的具體含義。作為一節數學概念課,本課教學將從學生新舊知識的生長點入手,幫助學生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以及如何在數軸上表示分數,通過觀察操作、數形結合、溝通聯系等方式,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分數意義的本質。
師:其實,學習就是在找聯系,將舊知與新知聯系起來,形成知識網絡,做到融匯貫通。
【評析】以“填一填”的方式貫穿學習過程,不斷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尤其是課尾從一個分數引發出的多種聯系的思考,滲透了思維習慣和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意義深遠。
【總評】
《真分數與假分數》是一節概念課,教師以“填一填”的方式貫穿教學始終,鼓勵學生觀察操作、對比分析、交流反思,運用“聯系”的教學思想,使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不斷深入,整節課教學厚重大氣,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教師善于抓住知識生長點展開教學,體現為借助直觀圖形——圓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做中思、做中悟”,使學生產生了創造性的思考,特別是當一個圓不夠表示四分之五時,有的學生想到了用更多的圓來表示,這一精彩的課堂生成正是學生自主探索和個性化學習的結果。
其次,直視學習難點。教師將在數軸上表示分數這一內容從練習題中抽取出來,作為新內容進行教學,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勵學生挑戰難題。教師適時放慢教學進程,給予學生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的機會,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新知,突破難點。
最后是堅持尋找聯系。從開課的“想一想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數”到課中“確定分母是4、分子可以是幾,怎么表示出這個分數”,再到學習結束“如果用b分之a表示分數,在什么情況下是真分數,什么情況下是假分數”,所有的教學環節緊密相連,逐層推進,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當學生在數軸上表示分數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五時,教師啟發學生回想:“用圓形怎么表示這些分數”,再用課件演示,使學生發現原來是用一個圓表示單位1,現在數軸上從0到1也表示單位1,如果一個單位1不夠分,需要再拿第二個同樣大小的圓看成第2個單位1,在數軸上就是從1到2再延長一段,這樣數形結合,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課尾,教師又提出問題,從一個分數,你能想到與之相聯系的知識還有哪些?將“聯系”的思想貫穿學生的學習過程。整節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就像一個充滿魔力的磁場深深吸引著學生和在座的每一位教師。
(該課例在柳州市教學科研成果展示周中獲一等獎)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