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東霞
“作為一名工會干部,我將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2017年3月,在全區教育工會工作會議上,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教育工會常務副主席盧樂政作先進典型經驗發言。從事教育工會工作13年來,盧樂政任勞任怨,關心職工疾苦,為環江教育工會做出了突出貢獻。2018年,他被中華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優秀工會工作者”,還曾多次獲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
十年磨一劍
“對盧主席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很平易近人,工作上從不怕辛苦。無論在什么崗位,做什么事,他總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替別人著想。現在即使不在學校工作了,我們還是經常能在各個學校見到他。”和盧樂政相識20余年的環江第二小學教師譚慧敏這么評價他。
1990年7月,盧樂政進入環江職業技術學校任教。2006年,盧樂政被任命為教育局機關工會主席,2014年任環江自治縣教育工會常務副主席。從初入職場的生澀懵懂,到如今的游刃有余,盧樂政最感謝的是剛參加工作那幾年在不同崗位上的經歷。
1990年,環江職業技術學校只有300多名學生,學校沒有圍墻,只有一幢教學樓和幾排瓦房,校園內雜草叢生。“學校沒有圍墻,晚上周邊村屯的小青年經常會到學校鬧事,嚴重影響學校的辦學秩序。”盧樂政回憶道。為了學校財產和學生安全,盧樂政組織校內十多位青年教師組成巡邏小組,輪流值班,與社會小青年周旋,但收效甚微。
幾經“交手”后,盧樂政發現這些小青年很重“義氣”。因此,他決定改變工作思路,一改強硬態度,和他們拉近距離,搞好關系,甚至與他們交起了朋友。通過勸說和溝通,小青年們就沒有再到學校鬧事了。
這次學校“保衛戰”的勝利,使盧樂政明白了傾聽和溝通的重要性。1998年,他成為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下南鄉工作隊隊員,到下南鄉波川村任第一黨支書。在此期間,他十分注重與村民的溝通和交流,經常下到村屯與群眾聯絡,與群眾打成一片,還發動群眾出工獻料,解決了群眾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等問題,使波川村成為環江第一個通水泥公路的村子。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在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十年里,盧樂政做過教師、團總支部書記、學校工會主席、生產實習處主任、政教處主任、村第一黨支書……在不同崗位上與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的經歷,對盧樂政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財富。“我最大收獲就是養成了傾聽和溝通的工作習慣。學會傾聽對方的需求,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盧樂政說。這一良好的工作習慣為他后來能夠順利開展教育工會工作起了關鍵性作用。
打造職工成長的“孵化地”
“教育工會是黨組織聯系教職員工的橋梁紐帶,要想做好工會工作,就必需清楚地知道職工想什么、要什么。”盧樂政說。走上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教育工會的領導崗位至今,盧樂政不忘初心,保持著飽滿的熱情和勤懇的工作態度,常常不辭勞苦奔走在各學校間,走到教師隊伍中間。
“學校剛合并時,很多工作沒走上正軌,更別提工會建設了。盧主席了解情況后,經常到學校手把手指導我們開展工作。現在學校工會建設起來了,職工們有了可以吐露心聲、值得信任和依靠的組織,保障了教職工的權益。”環江長美九年一貫制學校工會主席蒙文慚說。
近幾年,環江調整合并了部分學校,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合并后新學校的工會建設工作開展緩慢,甚至一度停滯。面對這種情況,盧樂政主動到各個學校,進行現場“問診把脈”,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困難。學校不熟悉建設思路和流程,他就手把手幫助梳理和總結;建設資金不足,他就多方奔走,協調有關部門,爭取資金支持;人才缺乏,他就親自考察,尋找、推薦優秀人才……
在盧樂政等工會領導的努力下,環江如今已實現了公辦、民辦學校工會組織全覆蓋。尤其在近兩年基層工會“六有”建設、“教工之家”建設中,盧樂政積極為教育基層工會爭取建設經費,使得環江的教育基層工會建設得到深入推進。僅2018年,環江撥給教育基層工會“六有”建設經費就有27萬元,建設了9個“六有”建設示范基層工會。
“工會不僅是我們遮風避雨的‘港灣,還是讓我們成長的‘孵化地。這幾年,我不僅在專業技能上得到成長,還在思想道德方面獲得提升。”環江長美鄉浩宇小學教師覃志甜對記者說。2016年,環江推薦他參加河池市“師德標兵”宣講團進行巡回演講。
盧樂政任教育工會常務副主席以來,不僅為基層工會建設做了很多實事,還認真履行工會職能,重視教師的成長。近年來,他參與或牽頭組織了許多活動,助力教師隊伍建設:有一年一度的“師德師風建設優秀學校”“十佳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等評選活動;有小學教師教學技能比賽、小學教學輔導員課展評比、中學教師271課型評比展示、中小學校長提高培訓等活動;有師德大講堂、“送教下鄉”等公益活動。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環江培養出了一支師德高尚、作風優良、功底扎實、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用真心關愛職工
“我真的很感謝盧主席,要是沒有他的關心和幫助,我今天可能就無法站在這里了!”說起盧樂政,環江洛陽中心校校長葛保蠶難掩激動之情。
2015年8月27日,葛保蠶因突發疾病住院,盧樂政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到醫院探望。在探望過程中,細心的盧樂政發現葛保蠶已出現手腳無力、視覺模糊、意識不清等情況。盧樂政當機立斷,建議其家屬轉院,并協助將葛保蠶轉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治療,讓葛保蠶最終脫離了危險。醫生說:“如果慢1個小時進行治療,不是死亡就是變成植物人”。如今,葛保蠶已能柱拐杖慢行,身體日漸康復。
像這樣關心職工疾苦,替職工解決困難的例子還有很多。一直以來,盧樂政都秉承著“急職工之所急,想職工之所想”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履行工會職能,依法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為教職工安心從教提供保障。
2014年,為改善教育系統內經濟收入低、家庭生活困難職工的生活現狀,盧樂政牽頭組織成立了環江教育系統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幾年來,該中心共籌措幫扶資金10多萬元,救助困難職工30多人次,資助考上大學的困難職工子女100多人次。他還積極開展職工醫療互助保障宣傳工作,組織教職工參加職工醫療互助保障計劃活動,讓環江教職工參加職工醫療互助保障率達90%以上。
“盧主席不僅對在編的教師如此,對我們這些代課教師和民辦教師也是關愛有加。有他在,我們就覺得很踏實、很暖心!”環江東興中心小學教師廖明莊動情地對記者說,在2014年轉正之前,他在該校做了多年的代課教師,得到盧樂政不少關愛和幫助。
代課教師、民辦教師的工資待遇及發展問題,一直是影響教育系統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盧樂政任教育工會常務副主席后,不僅積極幫助代課教師、民辦教師解決工資待遇、養老保險等實際困難,還協調相關部門做好代課教師的考試錄用工作,將19名代課教師錄用為正式教師,協同縣總工會為30多所民辦幼兒園職工辦理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商協議,有力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樂政同志為人穩重,做事穩妥,熱情大方,最難能可貴的是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是我們教育系統的好榜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教育局副局長、工會主席譚炳賢對盧樂政贊譽有加。
“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得到領導和同事這么高的評價,我感到很榮幸,讓我感到從事這份職業很光榮也很幸福!”盧樂政說,“我會繼續努力,服務好廣大教職工,服務好教育事業!”
(責編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