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兩個普通的白蘿卜,成都金牛區金泉小學的學生們,對其中一個說贊美的話,而對另一個則用力罵。這是該校師生為期一個月的實驗,讓學生用不同的語言對待兩個蘿卜,感受語言對蘿卜的作用。該實驗引起了不少家長和網友的質疑,學校方面對此解釋,該實驗確實沒有科學依據,主要是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而教育專家對此事的看法存在爭議——脫離了科學的教育,有存在的合理性嗎?(4月10日 《成都商報》)
【點評】從教育的角度看,該校應是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到“惡語傷人”的結果,從而學會友好地與人相處。只是,一種沒有科學依據的教育實驗,最終很難起到預期的教育作用,甚至還會適得其反。試想,假如兩個蘿卜都長得差不多,或者“被罵”的蘿卜比“被贊美”的蘿卜還長得好,學校又該如何解釋呢?這種不夠嚴謹的實驗,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因此,這種脫離科學的教育還是不搞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