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惠琴
摘 要:繪本是幼兒階段的主要閱讀材料,也是適合幼兒閱讀的一種良好的形式,開展繪本閱讀能夠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對于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思維能力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如何巧用繪本教學來提升幼兒情趣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幼兒園;情趣閱讀能力;繪本教學
1 引言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能夠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可見繪本閱讀的重要性。而繪本教學就是通過以圖片為主的圖書,通過看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的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是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對于幼兒的語言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不同類型繪本的閱讀可以幫助幼兒理解世界,以及正確表達自我情感。繪本和一般圖書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主要形式是優美的畫面、側重于通過圖畫來講述故事,符合幼兒的心理及接受能力,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感知外部世界的存在,還能夠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及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因此,筆者就如何巧用繪本教學提升幼兒情趣閱讀能力提出幾點有效建議。
2 精心挑選繪本
好的繪本閱讀材料能夠在幼兒的成長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幼兒的繪本教學過程中,繪本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其決定了幼兒閱讀的具體走向。而如今,繪本市場市場越來越繁雜多樣,讓人應接不暇,要是在繪本材料的選擇中不夠慎重,極有可能會對孩子產生傷害和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對繪本進行選擇時,應多方面考慮。將最好的繪本獻給幼兒,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為其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由于幼兒的閱讀水平較低,文字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選擇繪本時,首先要了解幼兒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認知能力的差異,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征及已有的閱讀經驗,有針對性地選擇幼兒可以理解且感興趣的繪本。其次,在繪本內容的選擇上,應本著貼合幼兒的生活,又有所創新的特點,這樣才能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及共鳴,如可以向孩子推薦《我媽媽》這本繪本,因為媽媽是幼兒最熟悉,最親近的人,通過這本繪本,可以讓媽媽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更加具體起來。最后,在繪本畫面的選擇中,可以結合繪本的主題、題材和風格進行選擇,選擇以圖畫為主,色彩豐富、圖畫內容生動有趣、文字較少的繪本,色彩鮮明的圖畫能夠為幼兒帶來視覺上美的體驗,更加能夠吸引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狐貍村傳奇》《環游世界做蘋果派》等新奇有趣的繪本,讓幼兒在傳奇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中腦洞大開,跟隨繪本中的小主人公遨游世界,愛上繪本閱讀。
3 善用圖片欣賞,讓幼兒感知故事情節
傳統的誤區認為看圖畫不算是閱讀,指著繪本中的文字進行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因此忽略了圖畫的作用性,其實,繪本中的圖畫是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是將一些以往需要口頭傳達的故事通過圖畫的形式展現在幼兒面前,能夠讓幼兒直觀感受畫面中傳遞的信息,也是識字不多或還不識字的幼兒易于接受的一種閱讀形式。在適合幼兒的繪本中,絕大部分的閱讀內容是用圖畫來表達故事的形式來展開的,讀圖是閱讀的重要途徑。可見,幼兒對故事的感知和接受能力較強,所以,教師在繪本教學中可以先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思考圖畫中藏著一個怎樣的故事,然后將為數不多的文字與圖畫進行結合,充分利用繪本中的圖畫來引導幼兒感知故事以及故事中所表達的情感來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大衛,不可以》這本繪本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觀察圖畫,思考圖中的小男孩在干什么,就繪本中的故事先引導幼兒表達自己在生活中類似的經歷,然后在繪本的閱讀中,讓孩子通過對圖畫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經歷去表達自己和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針對幼兒的描述,教師可以再次引導幼次細致觀察圖畫中人物的表情、動作以及面對問題的應對方式,讓幼兒自主思考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在這一連串的引導之后,可以加深幼兒對繪本的理解,讓幼兒自動接收圖畫的故事及傳遞的思想,且還可以就自己的生活經歷去分享和思考,長期的反復訓練,可以讓幼兒的推斷能力和想象力有所提升,也能讓幼兒將在繪本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4 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幼兒時期閱讀習慣的養成對于今后的閱讀習慣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從最初繪本閱讀的拿書習慣、翻頁習慣,都需要教師發揮引導作用,要告訴幼兒要怎樣拿書,從哪里展開閱讀,在閱讀中,大多數幼兒對愛惜圖書沒有概念,對圖書的熱情不能長久持續,教師在繪本教學中要時刻告訴幼兒怎樣保護圖書,怎樣愛惜圖書、尊重讀書并且對于好的繪本鼓勵幼兒反復閱讀。在語言引導下,還要時刻糾正幼兒不好的習慣,且壓迫并長時間與幼兒一起踐行,逐漸引導他們養好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開始時,幼兒由于年齡特點,可能會缺乏耐心,很難專注于繪本的閱讀,這時教師需要正面引導、鼓勵幼兒積極閱讀。要時刻注意培養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初始閱讀時,不能求快,不能在速度與數量上攀比,而是要讓幼兒能認真仔細,以平和愉悅的心情去完成整本繪本的閱讀,在一本繪本的閱讀完成后,要引導幼兒們相互間的交流、分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對繪本的理解和從繪本中得到的感悟。加深幼兒對繪本中的故事內容有興趣、有感悟的同時,培養幼兒的思考及表達的習慣。
5 提供有效的閱讀環境與豐富的閱讀形式
在進行繪本閱讀時,一個好的閱讀環境能都使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環境包括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兩方面,外部環境是指安靜舒適而安全的閱讀環境。由于幼兒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但注意力不能集中且持續,因此,首先可以通過畫面感強、有趣的閱讀環境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幼兒園可以結合幼兒的喜好及心理特點,在幼兒園內設立特定的閱讀區,并在閱讀區內通過色彩鮮艷的墻體彩繪、裝飾、及立體繪本小屋等方式來營造閱讀氛圍,以激發幼兒參與閱讀的興趣。內部環境是指輕松愉悅的閱讀感受,在進行繪本教學時,要不斷引導孩子用一顆平和愉悅的心情去閱讀。其次需要豐富的閱讀形式來強化幼兒的對繪本閱讀的理解,定期舉辦繪本閱讀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進來,保障幼兒能形成習慣性的閱讀,在繪本閱讀中,教師可以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給幼兒創建給多的閱讀空間,比如,讓一個孩子分享一本自己喜歡的繪本,用自己的語言就繪本中的故事描述出來,以引發幼兒們的交流,引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另外教師可給出一個簡單的小故事或小情境,讓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對自己的畫進行解讀。在繪本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繪本內容角色分配給多個幼兒,讓幼兒通過表演的形式將繪本故事表達出來,這樣不僅能加深他們對繪本故事的理解,還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及表達表現能力。
6 結論
總之,繪本教學對幼兒閱讀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繪本教學是幼兒語言學習中的一盞明燈,是幼兒閱讀旅程的啟明星,是幼兒在接觸世界、理解世界的橋梁,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當抓住幼兒語言發展最佳時機,在繪本教學中,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幼兒一起來體驗繪本閱讀的樂趣,將繪本教學的作用無限放大,把切實提高幼兒的自助閱讀能力,培養幼兒的語言創新能力作為自己的教學目標,使幼兒能夠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成為幼兒閱讀之路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 蘇文玲.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中幼兒自主閱讀能力提升策略探討[J].快樂閱讀,2016(24).
[2] 高玲玲.借助繪本教學提升幼兒閱讀素養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19).
[3] 施燕燕.利用繪本教學提升幼兒閱讀能力的行動實踐分析[J].基礎教育論壇,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