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釣
——越·阮勸

譯文:
清水冷池滿氣秋,
泛流一葉小漁舟。
翠波水面漣漪起,
黃葉風間飄落颼。
碧上悠悠云一段,
竹途區區客全無。
持桿倚膝堅遲待,
萍下動彈數鯉魚。


與此同時,韻腰和上述含義引起一些我們對人和人的情緒的聯想:
(1)人類的“異常”渺小
(2)人類的唯一存在: 由于形象、事件的省略,人類被隱藏在船的唯一幸存的形象之下。人類產生一種錯覺,這種錯覺類似人類“幻想”的存在感。
(3)聯想到人類“沉淪”、迷失在空間里的可能:無論在形象方面,還是心情方面 ,人是極度孤獨的,這種孤獨隱藏在船的孤單形象背后。人類在空間里的動態和心情的“運動”是寂寞的,重疊的,它涵蓋了抒情的人物角色。
(4)與作者觀點和船的靜止相對應的是某一時刻下作者心靈的凝結:整個秋天空間被縮小并“壓縮”到人的靈魂靜處;秋池和船的空間隨著收縮的過程而被“移動”到人類的觀點和孤單之中:靜態+動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秋天與人類靈魂的寧靜之美:走向自然與生活,靜靜地感受它們頑強的生命力,融合在抒情主體的無盡寂寞中。

步驟一: 首先,我們應分析韻的語音價值,尤其是字與詞組的押韻的語音價值。
步驟二:從步驟一的內容來看,我們需要在特定的交流語境(詩句、詩節和詩篇)中分析語音價值:押韻有助于我們聯想到人物、事物和環境的形象、聲音和外部特點。
步驟三: 結合步驟一、二的內容,我們通過分析韻的價值,了解和發現特定交流語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情感、情緒和內心;發現人物心理、情感、情緒和內心活動的變化過程。在此基礎上,我們分析人物(抒情人物;交際事件與環境的相關人物)的觀點和互動;物理空間與藝術空間,物理時間與藝術實踐等等。
當教師們向越南學生和外國學生進行越南語詩歌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實施上述三個步驟,使得他們能夠理解并掌握押韻的價值,在分析和評價特定詩歌語境中的押韻價值的同時增強對詩句、詩歌的內容價值與藝術價值的認識。
研究過程中,對于文學語言教學,尤其是詩歌語言教學,越語學知識的運用至關重要。越南學生和外國學生需運用越語學知識(包括語音學和韻的知識)并掌握分析技巧,理解和評價特定語境(案例研究)中的押韻價值。由此,越南學生和外國學生將更有效地學習越南語,文學語言和越南語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