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敏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傳統課堂壓抑了學生的個性,近年來智能手機的普及更是削弱了課堂的吸引力。特別對于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他們學習主動性較低,注意力很難集中,逃課厭學現象嚴重,打破傳統講授式教學、實行新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鑒于此,筆者嘗試探索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物流金融管理專業課程金融營銷學的教學當中。
“對分課堂”是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創立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主張將課堂時間進行對分,一半時間由教師講授,一半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討論。該模式將教學過程分解成三個環節,每個環節在時間上清晰分離,分別為講授(presentation)、內化和吸收(assimilation)、討論(disscution),簡稱PAD課堂。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本質上是一種討論式教學法,其關鍵創新點在于提出“隔堂討論”:讓學生在課后對課堂講授內容進行內化和吸收,本堂課討論上堂課的內容。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討論式教學提出的“即時討論”,更適應學習過程中的基本心理學規律,促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知識交流者+探索者”轉變,教學效果較好。
筆者嘗試對2017級物流金融管理專業的一個教學班應用對分課堂模式進行教學,該班學生人數為42名。金融營銷學作為專業必修課程,共4個學分,上課時間從第1周到第16周,每周兩次課,每次課90分鐘。基于對分課堂核心理念,筆者將金融營銷學課程的教學設計為課前準備、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課后學習、課堂討論和考核測驗五個環節。
(一)課前準備。在對分課堂開始前,教師首先要分析即將面對的學生群體,如班級規模、學生學習情況、學習成績等。在掌握學情后,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機、基礎和能力設計課程教學方案,編制一個清晰、完整的教學大綱,保障對分課堂的有效實施。本課程教材選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金融營銷實務》,講授內容共十章。教材第一章為金融營銷認知,因涉及課程的理論基礎采用教師講授模式。第二章至第十章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本文以第二章金融營銷市場調研為例,具體說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二)教師課堂講授。課堂上向學生介紹對分課堂模式,明確課程學習要求。第二章授課計劃4學時,教師僅用一半的時間進行講授。在本章教學周的第一次課,由教師在相對宏觀的層面上講授理論知識,主要內容為章節內容的邏輯結構、基本概念、重點內容以及難點內容,適當留白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比如,教師只講授市場調研工作的流程、市場調研的方法、市場調研方案的結構等。對于市場調研技巧、市場調研方法的選擇、市場調研方案的內容等不進行講授,由學生自己在課后進行學習,并通過案例和實踐進行理解領會。本章教學周第一次課結束時,布置制定市場調研方案作業及“亮考幫”,要求在教學周第二次課前上交。
(三)學生課后學習。要求學生在課后時間依托閱讀教材和相關參考資料,圍繞教學重點及難點自主學習,學生可根據個人的興趣、能力及需求對課堂內容進行內化和吸收。此外,學生需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和“亮考幫”,金融營銷市場調研部分的調研方案撰寫作業以小組形式完成,要求學生根據調研項目確定調研對象、選擇合適的調研方法等。
(四)課堂討論。課堂討論安排在第二章教學周的第二次課,以小組形式進行。將教學班42名學生用抽簽的方式分為7組,每組6人,各小組成員自行推選組長。對于“金融營銷市場調研”部分的討論,首先由各小組自主交流學習心得,討論在學習中或作業中不懂的問題,每位同學都必須發言,各小組組長對討論過程進行監督和記錄。隨后由教師隨機抽取4個小組,小組內再選擇1-2名學生作為發言人,主要分享討論的收獲及疑問。如先選擇A、B兩個小組展示制訂好的金融營銷市場調研方案,由A 小組尋找B小組調研方案的優點和缺點,提出疑問或修改意見。B小組也要針對A小組的市場調研方案進行發言點評。未解決的問題首先要求其他組的學生回答,當所有小組都無法回答或答案存在分歧時由教師給予解答,最后由教師對討論環節做出總結。
(五)考核測驗。傳統的考核方式只涵蓋了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兩大部分。筆者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特點,將金融營銷學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改變。課程采用過程性考核與多元評價方式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考核,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課堂參與討論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共同構成,三部分占比分別為30%、40%、30%。這種考核方式能夠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營銷技能和素養進行綜合評價,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
相較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實施對分課堂教學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技能以及學生素質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生課堂參與度及學習主動性得到明顯提高?,F階段,高職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興趣低,課堂上玩手機、睡覺的現象屢禁不止,很多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時間非常短。對分課堂的應用打破了傳統由教師單一講授的課堂模式,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進行思考、參與討論,課堂氣氛較好。此外,對分課堂中教師提綱掣領的教學方式會引發學生的疑問,學生必須通過自主學習、思考才能得到解答,有效地刺激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增強。初次實施對分課堂時,很多學生不適應新的教學模式,不知道如何提問題,甚至有抵觸情緒。但隨著幾次對分課堂的進行,學生開始主動提出問題,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第三,學生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對分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或進行項目實訓,討論及實訓內容大多來源于企業、行業的實際案例,學生不僅能夠在討論過程中學習到職業崗位相關知識,他們的表達、溝通及團隊合作能力也得到增強,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當前,高職院校在課堂教學上面臨一些困境:一方面,高職院校以培養高技能創新型人才為目標,課堂上應更加注重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而傳統教學模式很難達到目的;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薄弱,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機的現象十分普遍,課堂教學效果不佳。金融營銷學的教學同樣如此?!皩Ψ终n堂”的應用順應了學生個性,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填鴨式教學”的困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上有所提升。但應當注意的是,如何根據課程特點設計對分課堂教學環節,使得這種教學模式發揮更好的效果依然需要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