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園
企業實際工作中,不僅要按照會計規范要求完成會計核算,還要滿足各種稅法規定,控制好稅法與會計賬務的差異。從所得稅內容上分析,其主要對會計收益與應稅收益差異進行計算,是會計學科的重要分支。結合稅法中制定的要求,所得稅會計必須在規定時間與法律程序中開展應稅額,并綜合全面的反映應稅所得與會計利潤差異,使用合理的處理方法將其表示在會計報表上,給企業提供真實、全面、精確的資產與盈利信息。
第一,計量與資產對所得稅稅負的作用。資產與計量的變化對企業各項費用產生了影響,進而影響了所得稅稅負。從存貨計價角度分析,新準則取消了后進先出法,主要應用加權平均與個別計價法操作。從債務重組角度分析,原準則要求債務重組根據賬面價值開展財務處理,直接將重組收益計入資本公積。新債務重組規定,將債務重組計入到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引入公允價值作計量屬性。此種變化導致債務人在得到重組收益的同時,提升了應稅利潤額,減輕了債權人所得稅稅負。
第二,對所得稅稅負的影響。會計利潤與所得稅具有永久性差異及暫時性差異,所得稅準則變化一般會引起應稅處理差異。一般納稅主要采用債務法與遞延法操作,從永久性差異分析,兩種方法應納稅直接從會計利潤扣除,減輕了對企業所得稅費用的影響。一般稅率變化時,必須依然根據變動前確定的遞延稅款操作,導致遞延款難以避免應付稅款影響。采用利潤表債務法時,主要以收入與費用為基礎,受核算差異作用,影響了遞延稅款。
經分析發現,企業所得稅稅負受宏觀與微觀兩方面因素影響。宏觀因素主要受產業結構、企業生產力水平等影響。生產水平是反映國家經濟強弱的因素,也是影響稅負的核心因素,一般國際按經濟規模較小時,財政支出也相對減輕;隨著國內生產總值的提升,財政支出擴大,社會福利提升,加強了稅收管理要求,提升了納稅人稅收負擔。產業結構一般有三種,第一種農業為主導,輕工業輔助發展,稅收增長潛力不足;第二種工業主導,農業下降,稅收彈性提升,出現了稅源波動,影響了稅收穩定增長;第三種以金融、服務業及貿易為主,稅源豐富,稅收彈性充足。隨著產業結構自低而高的變化,稅源與稅收負擔結構也要調整。
從微觀上分析公司規模及會計稅收差異等均會引起所得稅稅負變化。一般大企業具有較多的資源,可減輕稅收負擔,但會出現很多政治成本,要接受政府與公眾者審查。如果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基礎上,可利用當期會計利潤遞延到會計期間確認,避免了政府部門的嚴格監管。
第一,與國際所得稅發展趨勢相符。資產負債表債務表展示了企業未來與納稅相關的現金流量,時間差異處理科學化發展,滿足財務會計原則要求。目前從國際發展來看,所得稅處理方法開始從遞延法、損益債務法向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發展。從指定準則的觀念與方法上分析,我國所得稅已經開始向國家方向發展,與國家財務報告較接近。
第二,體現了會計核算謹慎要求。受債務法影響,一旦企業利潤比應稅所得少,就會遞延所得稅資產,可以將其理解為待攤所得稅要在之后才能轉回,要求會計利潤必須大于應稅所得,簡而言之,如果預計未來利潤不超過應稅所得,資產債務中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表示虛增資產,因此新準則明確規定了遞延所得稅資產上限:企業可以將可能獲得的應稅作為上限,并確定出受抵扣暫時性影響產生的稅資產。由此可知,新準則滿足謹慎性原則,而且在今后發展中會不斷完善。
第三,提供了較完整的所得稅會計信息。暫時性差異表示資產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額,側重于差異內容,比時間差異范圍廣,包含了其他暫時性差異。目前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增加了企業債務重組、合并及資產減值等業務,出現了很多不包含時間性的暫時性差異,導致損益表債務法與遞延法均不能處理此種差異。資產負債則可處理并披露暫時性差異,反應了企業繳納與核算過程,給企業提供了較全面的會計信息。
第四,提高了所得稅費用核算精確性。資產債務表法主要以資產負債為基礎,側重于全面收益,可以將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與債務作為著眼點實現所得稅費用核算,展示了資產與負債賬面價值及計稅的差異。由于暫時性差異反映了累積差額,一般在會計末期可將暫時性差異與期初差異作為本期所得稅費用調整依據。
新會計準則下所得稅要求企業必須根據會計準則及時對傳統處理方式進行調整。一般應用資產負債法實現會計核算或處理的企業,不會對其工作產生較大影響。但是采用其他方式的企業需要進行大幅度調整。同時由于會計人員對資產負債法應用較生疏,直接影響實際工作效率。因此必須及時對會計人員開展相關培訓,滿足企業會計處理工作實際作業需求。
新會計準則下所得稅變化影響了企業會計管理體系,此種變化要求進行很長一段時間調整,同時還要求企業進行會計管理工作時,加強審核,提高所得稅處理結果。通常企業必須調整并完善會計管理體系,促進新會計準則實施。同時企業還要構建會計崗位評測管理體系,加強人員績效考核,要求會計人員積極學習新會計準則內容,提高會計工作效率。
會計準則發展與其所處的發展環境具有較大聯系。從我國企業當前的發展來看,我國與國際會計準則環境差異較大,從企業內部業績評價與激勵、市場監管及企業利益等方面來看,利潤指標占據的比重較大。在此種情況下要求應用國家通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對所得稅會計進行處理,應先強化企業應用新準則的動力。因此必須從多方面分析,及時改變過度利益的操作,增加企業贏利能力,促進新準則的實施。
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給企業留下了較多主觀判斷空間,企業必須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實際操作中可充分考慮內部審計委員會與獨立董事會對各項業務的處理書,讓企業人員積極承擔應有的責任,提高職業判斷精確性,讓投資者深入的了解企業利潤。
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企業必須及時對計算機系統進行改造和管理,同時結合當前發展需求,構建企業現金流量公允價值數據庫、模型數據庫等,增設一定的信息系統,規范納稅籌劃工作。同時加強企業預算管理,尤其是現金流量預算與長期預算編制等操作,結合企業財務系統狀況,構建全面的預算體系,控制好資產減值計量成本。
結束語: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會計工作及企業會計管理體系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了促進企業的發展,要求企業必須深入認識并學習新會計準則中的各項內容,并加強人員技能與素質培養,改進會計作業體系,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