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瑛
自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的企業發展遇到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困境。企業若想開展好日常經營管理工作,首先都必須要具備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企業管理制度的制訂不僅要考慮到企業自身狀況,還應考慮整個市場的環境形勢。但就現狀來看,在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中,都缺乏真正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并且企業員工的實際執行力也不夠強,這是阻礙國有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原因。以下就聯系實際情況,來淺要談談國有企業管理制度與執行力問題,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就現狀來看,我國的國有企業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國有獨資企業,一種是設有董事會的國企。其中,國有獨資企業主要是由總經理來負責管理,而設有董事會的國企則在總經理外還有董事會成員負責參與企業管理。雖然從表面管理機制上來看,這兩種類型的國有企業是有所不同的,但實際上在企業內部,高層領導和管理都是高度重合的,因此兩種國企實質上是差不多的管理機制,即人們常說的“一把手”負責機制。然而,在“一把手”負責機制之下,企業管理往往會過于權威化,甚至于企業“一把手”的管理權威凌駕于企業管理制度之上,從而使企業管理制度成為了一種形式化的東西,而缺乏實際約束力和指導力。顯然,現有的國有企業管理機制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和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發展。
國有企業與普通企業不同,受傳統思想觀念的桎梏,我國的國有企業普遍存在著較嚴重的“論資排輩”情況,即無論是在人員任免過程中,還是在職稱評選過程中,都講究由資歷深、輩分老的員工優先,而資歷淺、輩分低的員工靠后。在這種大家心照不宣的“傳統”和風氣下,導致國有企業中很多年輕才干受到了非常不公正的待遇,得不到應有的發展機會,久而久之,就很容易會由于自身才華和能力得不到施展而消磨掉奮斗熱情,乃至出現消極怠工的情況。而一個企業中若年輕才干們都消極怠工,整個企業的執行力自然會大打折扣。再者,在國有企業的考核標準方面,大多數都是以員工的實際工作完成情況為主要考核內容,而并不重視對企業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的執行力的考核,因此使得企業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最終導致了嚴重的執行缺位問題。
一般情況下,國有企業中都設有很多不同的分支部門,但由于整體組織結構比較復雜、冗余,所以導致了意見傳達渠道不暢。很多時候,當上級領導下達指令或者決策后,都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傳達到一線部門,自然會導致整個企業的執行力較差。反之,也是由于國有企業的整體組織結構比較復雜、冗余,所以當一線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時,只能夠先報告給中層領導,再由中層領導反饋給上層領導,但很多中層領導或是因為怕承擔責任、或是因為對一線員工的事情不在意,而只給上層領導報喜不報憂,最終導致一線員工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給未來的工作埋下了更大的隱患,同時也使得上層領導對一線情況了解不足,影響了未來企業發展戰略的規劃實施。
正所謂“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亦然。無論企業中制訂了多么科學、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方案或是戰略規劃,都最終需要落實到人來完成,只有人才是它們的具體執行者。因此,國有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高低,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執行力強弱。在現實中,雖然國有企業所招收的員工都是學歷較高、技能較強的人才,但很多人的責任意識卻較為不足,而責任意識也是影響員工綜合素質的重要一方面,若員工責任意識不足,不能及時貫徹落實上級領導的指示要求,那么也會導致企業執行力變差。
鑒于目前在我國的國有企業中缺乏符合市場實際情況的企業管理制度,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創新管理制度,以給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依據。具體來說,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推進,國企領導人員應當要深入調查市場環境形勢,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和市場環境形勢來對企業管理制度進行與時俱進的調整,對于原有制度中的一些不完善或者落后的條款內容進行更新修改。例如,在傳統的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當中,往往只有對員工的懲罰性措施,而缺乏獎勵性措施,也就是只對員工在工作中出現錯誤時的處罰措施加以明確,卻沒有明確如何獎勵,這無疑大大降低了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而在新的企業管理制度中,則需要完善這點,以明文規定的形式告知員工什么樣的行為會得到獎勵,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企業整體執行力。
為了確保企業管理制度能夠有效貫徹落實,必須要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制度的頂層設計,即從國有企業自身的組織結構改革出發,適當削減冗余機構,以減少國企中垂直領導的層級,方便實現領導對下屬部門的直接管理。同時,通過削減國企冗余機構來減少中間傳達的環節,還能夠方便一線員工向上傳達自己的工作問題及意見建議,從而使領導人員更加了解企業的運行情況,進而據此來合理開展企業內部整頓與治理。
良好的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提高員工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所以任何企業都要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國有企業尤其如此。雖然受傳統影響,我國的國有企業一貫都比較積極地開展各類企業文化建設活動,但是這些活動大多都顯得非常形式化,只是一種面子功夫,而根本沒有充分發揮出應用的作用。真正的企業文化建設應當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并利用相應的企業管理制度來保駕護航,確保企業文化建設專項資金的高效利用。作為國有企業的領導人員,不能存在“重技術,輕文化”的思想,而應當要充分重視和帶領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這樣才能夠確保企業文化建設活動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現有的管理制度比較形式化,缺乏實際約束力和指導力,同時國有企業的執行力也非常不足,具體表現在執行缺位情況嚴重、意見傳達渠道不暢及員工責任意識不足,為此,國企領導必須要引起極高的重視,通過帶領大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一步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執行力,以促進國有企業的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