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振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皆屬于會計的范疇。在當今社會中許多國家都正在試圖讓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區別縮小甚至消失,但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某些差異也至關重要,聯系與區別相結合才推動了二者的發展與完善。
會計學包括了財務會計、稅務會計以及其他會計,互相補充與配合是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主要內容,它們一起負責對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監督。但是它們在記賬主體、計算方式、記賬基礎方面有著相同之處。即使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有著密切聯系、相互影響,也改變不了財務會計是區分稅務會計的一種特殊而又專門的會計學內容的事實,所以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差異。
(一)核算依據存在差異。企業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是財務會計的計算基礎,財務會計在進行財務核算時需要嚴格按照企業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相關內容和方法,提供會計的核算信息并且組織會計核算。而稅法規定才是財務會計的會計基礎,稅務會計按照稅法規定來進行所得稅的計算,還需要定期向相關的稅務機構進行一系列的申報工作,是一種具有強制性、統一性與客觀性的會計處理的基礎,同時還不能違背稅法規定的計算方法。
(二)核算對象存在差異。一切與企業有關用貨幣計量的經濟活動事項都是財務會計進行的核算對象,其核算對象包含企業資金的投入、周轉、提取等各個方面的過程,不僅要時刻反映企業財務的收支狀況,還要反映企業的經營和資金流動狀況,以此來滿足國家經濟管理者、企業的投資者、經營者和債權人的需求。稅務會計的核算對象卻是因納稅而帶來稅款形成、計算、繳納等有關國家稅收收入的相關活動,主要核算對象是稅收板塊的相關內容。
(三)核算主體存在差異。財務會計是為某種特定的、專門的主體服務的,而且這種主體是真實存在的,是所謂的會計實體。財務會計需要對這種特定的主體的所有經濟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核實確認、記錄、報告。稅務會計的服務主體并不是特定的、具體的,服務主體服務范圍反而比財務會計范圍更廣。稅務會計的導向是國家制定的、具有強制性、穩定性、無償性的稅法,以維護納稅人最大收益是稅務會計的主要目標。
(四)核算原則存在差異。財務會計的基本原則一般是具有穩健性的,計算的不是企業收益,而是預計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及其費用。稅務會計通常情況下是不會預算可能會面臨的損失和費用,在客觀存在的有關證據來表明已經發生過了的事件的條件下進行確認。在核算計提壞賬時,稅務局需要用較為嚴謹的態度來對待,不可以讓企業隨意提及,不然就無法保證國家財務稅收工作的有效開展,從而導致國家財政運行體系進入癱瘓狀態,如果從企業上的角度來分析,企業需要遵循穩健性的原則,計提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來進行。管理好與不好的兩個銀行按照同樣的比例來計提壞賬,同樣不能將相同行業的真實經營狀況情況反映給企業。稅法方面提供統一的依據,不管企業管理得好與不好都需要承擔一樣的賦稅。
(五)對會計師的專業知識要求存在差異。稅務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與其他的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是一樣的,包括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兩個方面,道德素質與審計人員的要求大體上是相同的,但是業務素質對于作為一個更專業、新興邊緣學科的稅務會計來說,稅務會計的工作質量要求更為嚴格,要求專業人員在稅收的征納、核算、計算與監督方面的能力比其他人員更強,充分掌握有關稅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現行規定,熟悉并了解會計的制度與準則,必須嚴格按照稅法的相關規定來進行經濟業務的處理,做到合理納稅、依法納稅、合法征稅。
(一)廣泛性。稅法規定的納稅人的范圍較廣,使稅務會計的適用范圍具有廣泛性。不管是什么性質的企業、事業單位,不管其屬于哪個行業、哪個部門,只要是稅法規定的納稅人,就必須按照稅法的規定來處理相關的稅務事情,用獨特的會計核算方式對其采購,生產、銷售等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讓稅務會計成為了財務會計的重要部分,成為一種企業單位有關稅收活動的手段。
(二)法律性。稅務會計有法律作為保障,稅收所固有的強制性、穩定性、無償性的形式特征是稅務會計具有法律性的來源。稅務會計一定要以現在可行的稅法作為標準,積極主動接受稅法規定的制約與監督。稅收法律發揮作為一切稅收活動的基本原則的作用,限制著征稅人與納稅人之間的關系。在財務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的某些規定與現在使用的稅法相悖時,稅務會計的相關規定要以稅法為準,用這種方式來對相關的稅務會計規定進行調整,符合稅法的規定與要求。
(三)獨立性。稅務會計是會計學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分支,與其他有關會計專業相比而言,稅務會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在核算方式上,由于會計準則、財務會計制度均與國家稅法的規定有所不同,對于對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二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差異,相對獨立性存在于稅務會計的核算方式上。在核算內容上,財務會計的全面、系統地核算和監督只針對納稅人在有關商務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與經濟業務有關的活動,所以稅務會計在核算內容上具有相對獨立性。
(四)統一性。稅務會計具有一致性的特點是由稅收法律的統一性、適用的普遍性決定的。換一種方式說,相同的一種稅收對于不同的納稅人來說,稅法的規定具有統一性與規范性。不會對于納稅人的經濟性質、隸屬關系、組織形式和生產經營的形勢、內容進行區分,在稅收法律構成的各種要素也具有統一性,比如征收稅收的對象、稅率、稅目以及稅收征收辦法等方面,都是適用統一的稅法規定。稅務會計也就具有統一性。
雖然上述的眾多方面都是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區別,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沒有聯系。稅務會計處理結果對任何企業的財務收支狀況都會造成影響,稅務會計所給出的處理結果都需要與企業的財務會計協調,從而推動彼此相互發展。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協調性是推動二者發展的主要動力。各國的稅務會計的實踐表明,許多企業基本上都是以企業的盈利為基礎的,然后再按稅務會計的要求進行相應調整,使得財務會計的會計結果符合財務會計的要求。財務會計的發展與稅務會計的發展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一方的發展可以推動另一方的發展。
從以上諸多方面可以看出,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系是生生相息的,是矛盾的關系,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為前提,以此來推動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發展。雖然,它們二者之間有著核算的主體、對象、方式等方面的差異;稅務會計具有法律保障,具有強制性、穩定性。依然改變不了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具有聯系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