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太權
【摘要】扁平化管理模式是企業管理在創新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新模式。隨著現代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教育管理者從企業管理中借鑒扁平化概念,并為學校優化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從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基本概述出發,分析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的學校學科組教學設計的基本要點,進而研究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的學校學科組教學質量提高途徑與策略。
【關鍵詞】扁平化管理 學科組 教學質量 途徑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014-02
扁平化管理模式是通過減少管理中間層次,擴大各層次之間的信息流通范圍,并從縱向壓縮管理層級,橫向整合各部室職責的一種新的管理模式。扁平化管理是相較于等級化管理而形成的一種新的管理理念,由扁平化管理理念而構建的管理模式能夠很好地應對等級化管理體系中層次重疊、責任不清、人員冗雜等問題,理順了各個環節的信息溝通渠道,推動了資源的共享與利用。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優勢逐漸受到管理者的認可,而在學校的學科組管理中,管理者也積極吸收實踐經驗,參照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推動學科組管理模式的優化。扁平化管理模式之所以能夠在學校教學管理中獲得廣泛認可,并成為學校學科組提升教學管理質量的重要思路,其關鍵就在于一方面傳統的等級化管理模式的活力逐漸喪失,學科組人員冗雜,教學管理措施落實困難等問題逐漸凸顯,刺激管理者需要調整思路,創新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讓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在扁平化管理中,學校與學科組、學科組內部能夠實現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為保證縱向管理層次的凝聚力,建立緊湊高效的橫向管理層次創造了條件。
一、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的學校學科組教學設計的基本要點
(一)競爭上崗,提高素質
在扁平化管理模式中,年級組長不僅需要業務素質過硬,教學成績突出,更需要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及協調能力,這樣才能在合理安排年級教學管理任務的過程中協調各方關系,建立教學管理體系。基于此,學校可以采用競聘上崗、聘任等方式任命各學科組組長,在選拔與管理的過程中,將師德、能力、成績作為基本的考核標準,為學校教學發展措施的落實奠定人才基礎。
(二)合作競爭,完善體系
年級組的工作需要團隊合作的有效運行,例如在課題研究中,年級組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集思廣益,主動合作,交流經驗,共同探究教學管理問題,推動教育教學創新;此外,團隊合作過程中也存在著良性競爭,即學校在教學評價中也應關注教師個人成績,通過對學科組之間、班級之間成績的考核呈現差異,并督促教師、各年級組知恥后勇,不斷提高。
(三)目標引領,推動落實
在年級組扁平化管理過程中,學校需要將一切管理活動都納入到統一的管理目標中來。學校應根據自身發展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并在扁平化管理的過程中,將總目標滲透到各個年級組中來,并不斷細化目標內容,推動總目標的分解與落實,以此制約、引導、凝聚、激勵年級組以及全體師生不斷努力,促進學校的發展與進步。
(四)明確責任,層層落實
各年級組長應在教務處、校長室的領導下,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各個年級部需要明確職責,細化權利,落實責任。同時學校在教學管理中應賦予年級組、年級部更多的自主發展空間,結合學校發展要求,以及學生教學管理要求自主調整教學管理目標,以落實教學管理責任。
二、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的學校學科組教學質量提高途徑與策略
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師生人數快速增加,傳統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學校的常規發展,而為推動學校年級組的合理構建,構建學校內部良性競爭環境,管理者可以從扁平化管理模式中借鑒經驗,以促進學校年級組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教學管理效率。
(一)設置年級組,明確管理職責
年級組是扁平化管理模式中的權力部門,學校根據自身發展特點進行人員安排,如年級組可以由一名副校長、兩名處室主任、三名級部主任組成,并采取主任負責制推動年級組工作的全面開展。為確保年級組工作的全面落實,學校還應集合德育、教學、安全等工作需要完善管理職責,并發揮教務處與校長室功能,推動教學管理責任的落實。其中教務處與校長室在年級組工作中,應發揮管理職責,校長與部門決策,對年級組的工作安排進行綜合協調、分解、執行,彌補管理中的漏洞;發揮指導職責,為各年級組工作做好參謀,保證信息上傳下達,為年級組工作提供指導性意見;發揮監督職責,在日常管理中進行教學監督,督促各年級組教師落實教學責任;發揮評價職責,教務處與校長室組建專門的教學考核小組,對年級組教學管理進行全面考核,并形成考核結果。
(二)綜合考評,整體提高
在扁平化管理中,教務處、校長室應對教學管理工作效果進行全面考評,例如學校以每學期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要依據,教務處統計分級考試結果,并對平行級部、平行學科、平行班級、平行教師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進而做出獎罰處理。此外,學校還應注重日常班級管理,對各個班級學生每周、每月、每學期的學習、紀律、衛生等情況,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進行評價,并形成平行的考核信息,以便于對比分析。這樣的考核評價不僅注重了年級組的整體管理情況,也將教師、學生的個人發展納入評價中來,既獲得了教學管理效果,也對教學管理過程進行全面控制,因此,便于實現點面結合,保證考核評價結果的公平公正,調動了教師參與教學實踐的積極性,優化了年級組的管理效果。
(三)層層落實,強化管理過程
在扁平化管理模式中,各年級組主任全權負責本年級的教育教學和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教育管理系統,對教育教學管理進行全程跟蹤與管理。在教務處與校長室的領導下,年級組應確定以班主任為核心,以學科組長為主力的管理框架,其中班主任負責與學生的日常溝通,根據學校教學管理要求對班級管理做出規劃,并推動學校教學管理規范在班級的落實;學科組長根據階段性的教學管理要求做出教學安排,并在層層管理體系的推動下,實現教學管理目標有條不紊地開展與執行。此外,在扁平化管理模式中,學校還應該將教學執行與教學監督功能分離出來,交給年級組長,確保年級組長能夠根據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協調教學管理,保證教學實踐的靈活性,強化教學管理動力,提高教學管理效果。
總之,在現代管理模式不斷創新的背景下,學校學科組管理模式的設計也應積極借鑒企業管理經驗,引入扁平化管理模式。扁平化管理模式中,學校可以打破傳統自上而下的等級化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弊端,減少管理層次,優化學科組教師管理體系,促進教學管理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龔婧.基于科學方法的學科教學管理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18):10-11.
[2]李新生.“勤文化”下的優質高中扁平化管理機制建設——以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發展為例[J].現代教育,2018(06):27-30.
[3]王彥芳,趙青會.中小學校實施扁平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6(09):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