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萍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與人格素質的重要學科,然而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的發展使得社會環境也日趨復雜,導致和諧社會的概念發生了新的變化,這就給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鑒于此,筆者就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為例,簡要分析心理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方法,以期能夠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提供有價值參考。
【關鍵詞】心理教育 初中道德與法治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018-02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實施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校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更加關注,而擔任培養學生素質教育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具有很強的叛逆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若不及時糾正其錯誤的行為,勢必會影響中學生日后的發展。鑒于此,本文就基于當前形勢下,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研究,以期能夠促進初中生健康發展,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
一、結合案例,探索心理觀念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合理選用符合教學內容的案例,不僅能夠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還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在深度挖掘案例中啟迪學生思維發展。所以,教師要想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滲透心理教育,必須充分研究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案例,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例如,在講《青春的情緒》這一課時,教師可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這個階段的學生有非常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應教給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將課前制作好的關于“喜怒哀樂”的課件在課堂上播放,并且對這四種常見的情緒加以分析;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進而讓學生以表演的形式來演繹這幾種情緒,這樣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加深學生對情緒的理解。而后,教師向學生提問:“回想我國女排在2016年獲得獎牌,如果她們沒有從過去的失敗情緒中走出來,那么她們這次比賽的成功幾率是不是會降低呢?”通過這樣案例引導的方式,讓學生真實感受消極情緒對人的負面影響,鼓勵學生學會克服消極情緒,引導學生分析心理觀念,幫助學生掌握積極心理,保持積極情緒,從而使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
二、聯系時事,領悟正確心理
關注時事是學生的責任,同時也為學生學習知識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少年強則國強,主要在于學生對國家與社會發展情況的了解,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決心,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尤其是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首先教師自身要非常關注國家時事,以保證在課堂上可以適當的聯系時事,在給學生分析時事中,有效融入心理教育,引導學生養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例如,在講“生命可以永恒嗎”這一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懂得珍惜生命,明白生命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尊重大自然的規律,教師可以結合我國近年來發生的地震事件,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自救、互救技能。學生看到地震中人們慘死的畫面非常可惜,我們應從心理層面教育學生,要尊重與熱愛生命,并且要學會接受自然規律,引導學生以正確的人生觀來看待生活中的不完美。與此同時,在進行時事教學的同時,讓學生學會聯系國家與社會的情況,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為學生將來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三、聯系生活,加強心理教育
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十分緊密,教師可充分利用生活資源,讓教育貼近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生活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滲透心理教育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可將生活實踐有效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所以,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心理教育滲透過程中,應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從而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
例如,在《做更好的自己》這一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養成更優秀的品質,成為更好的自己,教師可以教育學生堅強的意志是一個人非常可貴的品質,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磨煉自己的意志。為了增強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教師可以請班級中身體體能較好的學生給大家說一說,“是什么讓你每天都能堅持早起鍛煉身體的?”然后問學生:“每天堅持早起鍛煉需要依靠怎樣的心理品質?”通過聯系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對堅強意志的理解,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朝著正向方向發展。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結合生活實踐,從某一心理觀念出發,引導學生磨煉堅強的意志,讓學生在分析生活實踐的基礎上掌握知識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做更好的自己。
總而言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有效融入心理教育,既能夠滿足課程教學的需求,也能夠實現對學生素質教育的目的,進而促進學生養成健康的人格品質。因此,教師應把心理教育與生活實際、社會時事進行有機結合,適當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使知識逐漸內化,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秀秀.初中政治課堂上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科普童話,2019(01):32.
[2]趙春.在初中政治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0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