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雪飛
摘 要:土木工程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而實踐教學是土木工程專業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學生工程實踐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對于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術人才的作用不可替代。本文結合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與評價的現狀,根據科學性、目標性、系統性、全面性等原則,構建了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與考核評價體系,并提出了一系列實踐措施,以期能夠提升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 實踐教學 考核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4(c)-0229-02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土木建筑行業的發展,為了滿足社會對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取向于培養工程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性高級技術人才,并且這些高級技術人才需要具有創業、創新精神。實踐教學是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鞏固和深化的過程,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礎,是學生深入工程實踐場所,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實踐訓練,在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中,其占據著重要地位,是培養和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手段。目前,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越來越受到關注,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的人才,很多高校土木工程專業開始積極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而實踐性教學是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由此,如何構建實踐教學與考核評價體系成了土木工程專業面對的首要問題。
1 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與評價現狀分析
土木工程專業是一個工科傳統專業,相較于國外土木工程專業教育來說,我國的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起步較晚,尤其是在教學方面,高校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涉及實踐教學質量和評價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如:其主要存在著評價機制不健全、內容不全面、標準不規范等問題。土木工程專業教育中。(1)評價機制不健全。目前,在大部分高等院校中,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資源和條件不完善,教師對實踐教學的指導投入不足,教育方式基本相似,在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中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不鮮明,評價方式單一、方法簡單,評價過程隨意性大、主觀性強,缺乏相應的監控機制和評價體系。(2)評價標準不規范。傳統的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缺乏完整性和規范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比較重視具體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實施和硬件條件建設,指導教師缺乏科研與工程實踐、社會實踐的背景,土木工程專業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缺乏系統性、科學性。(3)評價內容不全面。目前,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中,部分學生沒有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實踐教學的評價內容還是針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考核,對學生后期的考核內容沒有給出相應的評價指標,如: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等,缺少與大眾化教育各方面相適應的環節和內容,,未能從人才培養目標基本要求和知識運用能力出發,如:實踐教學質量管理和評價標準、過程管理等,導致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并且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存在著片面化的問題,更多的是對任務完成后的目標評價,難以評價學生知識能力、素質能力和職業潛力等的發展。
2 構建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與評價體系所遵循的原則
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與評價體系主要包括教師、學生、企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等要素。因此,需要根據土木工程轉惡業人才培養目標,遵循科學性與目標性、實效性與可行性、系統性與全面性、多元性與開放性等原則,來構建出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與評價體系,從而滿足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要求。
2.1 科學性與目標性原則
為了規范評價的實施程序與方法,土木工程專業只有合理設置評價指標,才能提升實踐教學質量。因此,設置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建立和評價體系的指標,根據土木建筑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與行業需求、教學的基本規律,尊重客觀實際,來提升教學過程的管理質量和效果評價。并且,為了確立實踐性教學質量觀,推進實踐性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符合度,需要以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為根本,立足于以工程實踐能力提升為導向,通過質量管理和評價,突出工程實踐能力考核,深化質量管理改革。
2.2 實效性和可行性原則
土木工程實踐教學與評價體系的實施必須注重實效性,與土木建類專業及其行業實踐性強的特點相適應,評價程序和方法要規范、簡便,評價體系中的評價指標要客觀、數據易于獲得和統計,實施時還要科學地反映實踐教學的狀態,具有可操作性,評價的結果和結論能為實踐教學深入改革提供依據。
2.3 系統性和全面性原則
社會、學校、教師和學生等多個子系統共同組成了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并且還涉及目標、內容、條件等多個子系統,是由多種因素、多種環節組成的系統。并且各個因素應相對獨立、制約,是由不同因素、環節等構成的相對獨立的整體。因此,為了增強對學生的管理和評價,教學管理與評價應突出系統性和全面性,要從五個層次實施管理與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深化對指導教師的管理和評價,如:社會、企業、學校、教研室、學院等。
2.4 多元性和開放性原則
為了不斷提升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實踐性教學的管理與評價要對分層次管理和評價諸如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等各教學環節,采取多元化原則,開展學校、學院和教研室以及校內外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實踐教學進行管理和評價。并且,各級部門和指導教師對學生工程實踐的管理和評價應具有開放性,開展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進行評價,才能不斷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時,實踐性教學的管理制度、評價標準、評價程序和方法等應對學生公示。
3 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與評價體系的構建
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與評價體系涵蓋質量信息建立管理機制、學校內部和外部建立評價機制等,涉及學生自身和校內外指導教師層面上的管理,涉及企業、學校等多個層面上的管理。
3.1 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實踐教學質量標準文件
在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必須要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在保證課程體系優化的前提下,重點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并且在制定實踐教學質量的標準文件上,應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具體規定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等實質性內容,,對學生知識掌握和綜合實踐能力進行考核,對教師業務能力和指導學生能力進行監控。因此,在設計教學過程的監控點時,應按照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以質量標準文件為基礎,結合社會與企業的需求,將崗位要求和素質要求融合在實踐教學的質量標準文件中,如:實踐教學管理職責、實踐教學過程管理、實踐教學效果評價和改進等體系;為了進一步完善各種標準,應強調文件的制定、審批、執行過程中的規范化,如:質量標準、畢業實習標準、設計性實驗標準等;按照職業化要求,建立操作性和記錄性質量標準文件,不斷提升實踐教學大綱、實踐教學教材編制、實踐設備等的建設力度;在實施過程中,按照文件要求,識別影響質量的關鍵點并進行過程監控。
3.2 改革單純以分數為評價標準的考核方式,構建實踐性教學考核體系
在考核評價中,應反映出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各個方面能力,將實踐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結合在一起,評價內容包括實踐能力、實踐成果和實踐內容等,如:團結協作、實驗以及測量儀器操作、設計計算等能力。評價小組組成人員包括系部主任、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學生等組成。同時,為了實現實踐性教學評價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在評價調整評價結果上,應結合信息化管理平臺的使用。
3.3 不斷提升實踐教學過程監控,建立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模式
為了對效率作出估計,實踐過程以存在的問題作出診斷為目的,重視實踐教學活動與教育目標的契合程度,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從而在運行過程中不至于偏離目標太遠。評價內容包括實踐教學的實施內容與計劃目標的吻合度、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度、教師專業技能水平、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等。其中實驗包括專家評價和學生評價兩部分,教學評價體系總分為100分,權重分別為0.4和0.6。評價結論為優秀≥90分;90﹥良好≥80分;80分﹥合格≥70分。實習實訓體系由四個一級指標和12個二級指標,即實習實訓準備、過程、教學效果、檔案。每個二級指標分為A、B、C、D四個等級,各等級的系數值分別為A為1.0;B為0.8;C為0.6;D為0.4。評估質量分數在A、C之間為B,低于C為D。評價最終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個等級。
4 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與評價體系的完善
為了推進校內及小碗各實踐環節的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等研究,在土木華工程專業實踐性內容體系運行過程中,應從實踐內容體系層面上,結合構建實踐性教學內容體系和條件體系,不斷促進管理規范化,深化實踐性教學管理制度建設,明確各項實踐環節的目標、內容、成果和考核等。為了新一輪工作、活動提供質量控制、工作改進的建議,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信息反饋渠道,通過建立專業管理機構等方式,增強對反饋信息的權威性管理。并且需要通過學校、教師、企業、社會的共同努力,在教育評價方法和手段的活動內容、組織結構等方面,從企業需求出發,緊跟社會、經濟以及行業形勢的發展,才能建立適合自己院校的實踐教學體系,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李俊,蔡可鍵,溫小棟.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12):131-133.
[2] 白泉,邊晶梅,于賀,等.虛實結合的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7):67-71.
[3] 張明.應用技術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3+1”培養模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以河南工程學院為例[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7(9):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