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博文
摘 要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基本單位,是教師和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人才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基層集體。而班主任是學生班級的直接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系班級與各任課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關鍵詞 班主任 教學 班風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A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基本單位,是教師和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人才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基層集體。而班主任是學生班級的直接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系班級與各任課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學校工作的關鍵,那么,如何開展班主任工作就至關重要,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看法。
1班主任自身要練好”內功”,樹立威信
班主任,首先是教師,而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智慧的化身。這正是班主任權威產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夠通過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這種權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則學生是很難同他積極合作的。班主任樹立的威信應從三方面努力。
(1)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做知識的富有者。在知識更新加快傳播渠道多樣化的今天,教師已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班主任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還要熟悉所學專業的一切知識。班主任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是很難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的。
(2)加強師德修養,做學生為人的楷模。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說:”沒有教師對學生直接的人格影響。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養,努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給學生以示范,做學生的榜樣。
(3)必須具備多種能力。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有體察學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學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們真實態度,以達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應有啟迪學生心靈的能力,應有教育和管理相結合的能力,應有較高的演講和對話能力。
2樹立良好的班風
學生要在這個集體里學習、生活、成長。要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顯示自己的力量和風貌。好的環境能夠激勵人,可以改造人。因此這個集體需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爭先創優,愛班好學的敬業精神,這種精神從何而來?它來源于班主任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視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他各項工作的基礎,是建好班級的法寶。
3選擇和培養好班干部
學生在校不僅受到教師的影響,而且很大程度上還受他所在的班集體的影響,而一個班集體的良與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班的班干部們。班干部對整個班來說有著“以點帶面”的作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因此,只要選擇和培養好班上的班干部們,班主任的工作也就變得更加輕松了,班上的班風也就變得正了。
班主任在開學之初,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班上的積極分子就不斷涌現出來了,就可以通過自薦、委任、競選等各種方法把那些愿意為同學們服務,有一定號召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學生選為班干部。班干部一旦產生,班主任首先要嚴格要求他們,在紀律上,要以身作則,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在其他各個方面也要起著帶頭作用,但在其犯錯誤時,班主任一定要一視同仁,不可偏愛班干部,以免造成班上不團結的現象;其次要幫助他們樹立威信,要鼓勵他們放手去干,對他們做得對的要堅決的支持,同時在班上學生面前多表揚;再次要培養班干部們之間的團結互助的精神,同時能通過他們建立健康的輿論,以影響集體的動向和集體成員的言行,自覺地調節個人和集體的關系,改變與集體不相適應的行為。
4做好校內外的協調工作
學生的成長要受到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是多種教育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如果能協調好各種教育力量,統一對學生施加積極的教育影響,每個人都做學生會的思想工作,學生的成長將更加順利。
首先,班主任要主動向各科任教師介紹學生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認真聽取他們對學生的看法和意見,相互溝通情況,統一認識,統一教育要求;要教育學生尊敬各科任教師,班級重要活動要請各科任教師參加指導;同時,還應加強自己與和科任教師之間的團結、師生之間的團結。其次,班主任要加強對班干部的培養,幫助他們填補知識經驗的不足。再次,班主任要做好家長的工作,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使班主任工作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起來。班主任要與家長保持經常聯系,如家訪、電話訪問等,了解學生家庭狀況、學習條件和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態度等,向家長通報其學生的表現情況。班主任還要特別注意家長會,通過家長會,向家長們介紹近期班上出現的傾向性問題和應注意的事項;介紹學校和班級的基本情況,宣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同時請優秀家長介紹其優秀的教育經驗,以便其他的家長借鑒;聽取家長對學校和班級的意見;共同研究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5做好學生的評價工作
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不同于對商品的評價,學生是活生生的人。只有使科學和藝術巧妙地結合起來,公正客觀地評價每個孩子,才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地發展,也就是表揚與批評的統一,有機結合,面對面、心與心的交流,才能有效激勵學生。讓學生及時得到反饋,又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這樣才能起到評價的促進作用。
總之,班主任要不斷探索,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實效,定位并做好小學生的引路人:走進學生的心田,感受他們的成長,成為他們的朋友;只要我們以“愛心”作為基礎,以“情感”為依托,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創新的教育方法為動力,以全新的眼光來開展教育,就一定能將小學班主任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