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彬鋮


【摘要】 目的 探索經傷椎椎弓根置釘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實施信封隨機分組模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50例。對照組給予四釘固定術治療, 觀察組給予經傷椎椎弓根置釘治療,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情況及術后1個月傷椎前緣高度、傷椎矢狀面指數(SI)、Cobbs角、傷椎前緣高度壓縮比。結果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分別為(80.54±15.36)min、(194.54±30.69)ml、(9.54±2.67)d, 均優于觀察組的(115.65±10.88)min、(268.57±30.55)ml、(19.53±3.34)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1個月, 觀察組患者傷椎前緣高度、傷椎前緣高度壓縮比分別為(26.65±2.22)mm、(99.54±2.69)%, 均高于對照組的(20.54±3.69)mm、(54.23±4.9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SI、Cobbs角分別為(4.44±2.03)、(3.54±2.22)°, 均小于對照組的(18.57±3.54)、(17.74±2.6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 經傷椎椎弓根置釘治療胸腰椎骨折療效較為確切, 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經傷椎椎弓根置釘;胸腰椎骨折;效果;觀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7.041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中較為常見的一種, 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多, 患有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 嚴重影響我國人口質量, 甚至可能還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因此尋找較佳的手術手段對其進行治療尤其重要。本文針對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別選擇不同手段進行手術治療, 比較兩組差異性,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1日~2018年7月24日
于本院就診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實施信封隨機分組模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50例。本研究符合醫學實驗倫理學原則, 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且兩組患者均符合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綜合檢查, 確診為胸腰椎骨折;②在手術治療前采用X線以及CT方式進行診斷;③具備手術指征;④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不配合研究者;②因為其他原因(結核等)導致出現胸腰椎骨折者;③合并嚴重內科疾病者;④臨床資料不全者。對照組男30例, 女20例;平均年齡(51.23±3.99)歲;損傷原因:跌傷25例, 高處墜落傷14例, 重物砸傷10例, 其他原因1例。觀察組男31例, 女19例;平均年齡為(52.69±3.87)歲;損傷原因:跌傷26例, 高處墜落傷12例, 重物砸傷10例, 其他原因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損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選擇四釘固定術治療:行硬膜外麻醉, 之后指導患者取仰臥位, 采用標準后路手術置入椎弓根螺釘, 對切口進行沖洗后留置引流管[2], 閉合切口。觀察組選擇經傷椎椎弓根置釘治療:進行氣管插管麻醉干預, 取俯臥位, 保證患者的腹部懸空, 使患者的脊柱保持后伸位[3], 再對患者進行C型臂透視定位傷椎, 顯露患者的傷椎、節段椎體, 進行確定進針防線以及方位之后, 進行常規椎弓根螺釘置入(4枚), 同時經傷椎一側或兩側置入短椎弓根螺釘[4], 對椎弓根螺釘進行擰緊固定, 盡可能地恢復患者的傷椎高度, 手術結束后還需要經過視復位確定椎弓根釘的位置是否處于良好狀態, 沖洗患者的傷口, 留置引流管, 閉合切口。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情況及術后1個月傷椎前緣高度、SI、Cobbs角、傷椎前緣高度壓縮比。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分別為(80.54±15.36)min、(194.54±30.69)ml、(9.54±2.67)d, 均優于觀察組的(115.65±
10.88)min、(268.57±30.55)ml、(19.53±3.34)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傷椎前緣高度、SI、Cobbs角、傷椎前緣高度壓縮比比較 手術后1個月, 觀察組患者傷椎前緣高度、傷椎前緣高度壓縮比分別為(26.65±2.22)mm、(99.54±2.69)%, 均高于對照組的(20.54±3.69)mm、(54.23±
4.9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SI、Cobbs角分別為(4.44±2.03)、(3.54±2.22)°, 均小于對照組的(18.57±3.54)、(17.74±2.6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胸腰椎骨折是臨床中較為常見且十分嚴重的骨科類
疾病, 其原因主要為, 因為胸腰椎骨折的位置一般在脊柱位置[5-7], 一旦發生骨折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甚至可能還會縮短患者的生存期限。
四釘固定術治療易出現松動以及斷釘等情況, 因此對患者的臨床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甚至可能還會因為松動的原因而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 因此選擇一種較為合適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尤其重要[8-10]。經傷椎椎弓根置釘手術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橫跨椎體上置入的四枚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的連接棒以及杠桿的壓力, 從而能夠進一步減少手術后椎體高度丟失的情況, 對患者的后續治療也能夠起到相應的穩定效果, 同時能夠有效防止內固定的連接棒斷裂[11, 12], 具有較高的穩定性, 對傷椎的恢復以及椎體形態的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優于觀察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1個月, 觀察組患者傷椎前緣高度、傷椎前緣高度壓縮比均高于對照組, SI、Cobbs角均小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選擇經傷椎椎弓根置釘方式效果較佳, 存在一定的治愈效果。
綜上所述, 經傷椎椎弓根置釘治療胸腰椎骨折療效較為確切, 可改善患者的病情, 為后續治療恢復奠定較佳的基礎性, 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華. 經傷椎椎弓根釘置入內固定修復胸腰椎椎體骨折脫位:與跨節段置釘的比較.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5, 19(26):4169-4173.
[2] 曾紅生, 陳子華, 陳建威, 等. 經傷椎椎弓根螺釘置入內固定修復胸腰椎骨折:遠期效果及生物力學分析.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6, 20(4):571-576.
[3] 張振云, 丁江平, 李宗健. 經皮微創經傷椎置釘術與跨傷椎置釘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對比研究.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5(1):68-70.
[4] 周卓鵬, 范建文, 植偉宏. 經傷椎椎弓根螺釘置入內固定修復胸腰椎骨折:3年隨訪效果評價.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5, 19(22):3519-3524.
[5] 林偉文, 賴茂松, 熊浩, 等. 經傷椎椎弓根椎體內植骨并置釘治療胸腰椎骨折35例的療效觀察. 臨床軍醫雜志, 2014, 42(5):521-523.
[6] 曾金才, 朱立帆, 朱曉東, 等. 經傷椎單、雙側置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 臨床骨科雜志, 2016, 19(3):283-286.
[7] 李浩, 徐建廣, 連小峰, 等. 經傷椎椎弓根磷酸鈣人工骨植入及置釘治療老年胸腰椎骨折. 國際骨科學雜志, 2014, 35(2):
114-115.
[8] 唐輝, 沙勇, 張曦嬌, 等. 后路經傷椎置釘短節段椎弓根釘復位固定治療單節段胸腰椎骨折. 創傷與急危重病醫學, 2014, 2(3):139-141.
[9] 潘宏, 陶岳峰, 鄭毅, 等. 經傷椎椎弓根植骨結合傷椎置釘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體會. 實用醫學雜志, 2015, 31(22):3811-3812.
[10] 曹正品, 黃俊濤, 蘇士奎, 等. 經傷椎椎弓根置釘短節段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療效觀察.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15(2):143-145.
[11] 江濤, 徐彪炳, 黨旗. 后路經傷椎椎弓根置釘聯合椎板開窗減壓關節突間植骨融合治療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中醫正骨, 2017, 29(2):72-74.
[12] 陳展鵬, 胡奕山, 劉偉軍, 等. 經傷椎椎弓根置釘椎體內植骨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13):37-38.
[收稿日期: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