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彥燕
摘 要:媒介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媒介的形態,新的技術帶來新的媒介,媒介的發展改變了信息傳播的特點,新的信息傳播特點帶給播音主持藝術新的前景與挑戰。結合新時代發展的要求, 加強播音主持各項工作的落實, 有利于更好地體現播音主持應有的作用及價值。本文以新媒體語境為出發點, 深入分析播音主持在新背景之下的具體操作技巧和應對策略。
關鍵詞: 新媒體語境 播音主持 技巧 策略
在互聯網技術不斷提升的今天, 各種信息技術與人們的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新媒體技術以通信技術為主體, 不斷實現科技革命和變革。在這場變革中, 廣播電視業的內容及形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發展模式也遭遇沖擊及挑戰。針對播音主持工作來說, 從微觀的角度對播音主持進行分析不難發現, 播音主持是新媒體語境中的關鍵組成部分, 實際的業務組成形式實現了有效的拓展, 社會各界對傳媒人才的需求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同時對該領域的從業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 播音主持除了要堅持基礎的工作任務之外, 還需要了解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最新要求及具體的運作流程。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也應結合時代發展和改革的要求及趨勢, 培養現代化的傳媒人才。為更好地實現這一教學目的, 相關專業教師要不斷突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 采取全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策略, 培養更多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的人才, 為新媒體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撐。
一、新媒體的傳播特征
新媒體主要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出發點, 結合信息通信技術使用的實際要求, 不斷突破傳統信息傳播模式的桎梏。與傳統媒介形式相比, 新媒體在傳播形式和傳播內容上實現了極大突破。傳統媒體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 主要以不同媒體的基礎內容為前提, 采取信息整合和拓展的形式進行相應的傳播。新媒體則直接以不同媒體之間的有效創新為核心和基礎, 呈現與眾不同的媒介傳播形式, 如手機媒體、移動電視、數字媒體、樓宇電視、車載電視等, 如今, 電子雜志, 微博和微信也成為重要的新媒體傳播形式。從傳播內容上不難發現, 新媒體實現了文字、視頻、音頻等的融合重組, 因此適應性比較強, 保障內容傳播的有效和快速。因此, 學術界在對新媒體進行分析和研究時, 強調三網合一是新媒體的重要特征。新媒體采取無線傳播的形式, 以音頻、視頻來實現不同信息的有效互動, 保障信息的及時傳播, 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
二、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
新媒體語境下, 播音主持工作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 為了更好地體現自身的作用和價值, 播音主持人要更加關注個人綜合素養的培養, 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積極抓住各種學習機會, 實現工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和發展。
1.強烈的新聞敏感性和新聞意識。播音主持是一種特殊的新聞工作, 具備強烈的新聞意識尤為關鍵。播音主持人在社會生活實踐及日常工作時, 要對不同的客觀事物進行準確的判斷, 了解其中的新聞價值, 這一能力是個人職業生涯提升的重要基礎。不同新聞的價值存在一定的差異, 如何敏銳地從各類信息中挖掘出更具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新聞, 考驗著每一個播音主持人。此外, 新媒體時代, 人們對新聞內容的選擇更加嚴苛, 新聞工作者具備較高的新聞敏感性非常重要, 是媒體從業者的基本要求和素養。新聞敏感性和新聞意識相輔相成, 相互促進, 每一個從業人員都要關注個人創新能力的培養, 了解新聞傳播的新變化、新內容和新要求, 通過持久的學習來不斷提升自己, 真正參與不同媒介的市場競爭中。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各種新聞信息, 挖掘新聞的潛在價值和核心要求, 保證自己處于主動地位。
2.個性化的主持風格。新媒體語境下, 新聞傳播方式越來越復雜, 受眾的選擇范圍越來越廣, 在對不同的節目進行分析和選擇時, 受眾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會更加關注自身利益。因此, 在進行信息傳播前, 播音主持人員首先要關注受眾的需求, 真正反映受眾的想法和呼聲。信息時代, 受眾的需求豐富多變, 信息傳播必須多樣化和個性化。因此, 播音主持人員要注重個人風格的塑造, 以個性化的主持風格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滿足受眾需求的前提下, 加強與受眾之間的互動, 實現與受眾情感上真正的共鳴。主持人還要對主持內容進行分析, 了解個性化元素融入其中的技巧, 塑造鮮明的語言風格, 提升主持形象的綜合吸引力, 用極強的應變能力和專業素養來獲得受眾的信任, 在保障節目收聽率和收視率的基礎上, 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
3.全面專業的技能要求。技能要求是每一個行業的基礎要求, 對播音主持人員來說, 技能要求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 良好的外在形象和基本的播音素養是最重要的要求。要想實現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良性發展, 從業者必須注重全能性發展, 保障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符合該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與此同時, 還要提高個人的編導策劃能力、文字撰稿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同時不同的信息傳播方式對播音主持人的要求有所區別, 因此, 播音主持人員除了要塑造個人獨特的主持風格、提高個人魅力之外, 還要嚴格按照不同媒介發展的具體情況, 通過對傳播內容和形式的深入分析, 為社會提供真正高品位、高質量的節目, 從而獲得受眾的肯定。
三、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的應對策略
1.強化新聞意識。新聞意識是指播音主持人員在新聞傳播時對整體的自覺把握, 是播音主持在新聞實踐中對各關系項的清楚認識, 要求播音主持人員能夠充分認識當下的新聞傳播環境, 并能靈活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播音主持人員為受眾傳遞各種信息, 是媒體與受眾連接的橋梁。在新媒體語境下, 播音主持人要不斷強化自身的新聞意識, 了解新聞傳播的規律和本質, 對新聞信息的價值進行判斷, 并在生活中及時捕捉新聞, 使新聞傳播效果不斷優化。
2.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播音主持人員作為傳播信息的工具, 首先必須樹立服務受眾的意識, 培養人文情懷。播音主持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在播音的形式和內容上以大眾的需求為標準。新聞內容要從大眾的角度看分析, 從細節方面關懷大眾。例如, 討論大眾的衣食住行時, 要將熱點放在服務大眾上, 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員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 靈活應對新聞傳播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 以服務大眾和人文關懷為特色, 增加自身的競爭力, 提高對大眾的吸引力。
3.注重自身個性化發展。播音主持人有自身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主持風格, 能夠為傳播媒體帶來關注度, 也是傳播媒體在市場上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播音主持人員的個性化風格可以從四個方面提升——言談風格、修養學識、形象特色、創新精神。播音主持人的個性化必須根據媒體環境的變化不斷創新, 尤其是小眾化的傳播媒體, 播音主持人的個性化風格是其收獲關注度的一個有效渠道。播音主持人員可以從語言表達、聲調控制、情感調動等方面來展示自身的個性, 當然, 這一切必須以良好的基本功為前提。
四、結語
新媒體語境下, 播音主持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 為了有效地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 播音員主持人員在工作實踐中, 要站在宏觀的角度, 樹立正確的學習和工作意識, 深入了解播音主持工作的核心內容及要求。
參考文獻
[1] 婁可偉.新媒體語境下的播音主持應對[J].當代電視, 2007 (9) .
[2] 梁超.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專業的應對思考--關于播音主持人的風格創新[J].新媒體研究, 2017 (3) .
[3] 楊保華.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專業的應對思考--關于播音主持人的風格創新[J].科技傳播, 2016, 8 (13) .
[4] 洪嬌.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專業的應對初探--關于播音主持人的風格創新[J].傳播力研究, 2018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