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守琴
摘 要 隨著習近平新時代的到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就導致教師在育人方面要做出一些調整,積極地把握新時代的思想內涵,增強思政教育過程中師生的滿足感,教師要做到多方面把握,突出重點,打造高效的思政教育方式。相關高校還應積極提高本校教師的教學技術能力,完善教師相應考核機制,建立完善的思政教師管理體系,保證教師通過思政教學完成學生的價值觀的提升。
關鍵詞 新時代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師育人能力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33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A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HU Shouqin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1110)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Xi Jinping's new era,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changed to some extent, which leads to some adjustments in the aspect of educating people, actively grasping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the new era, enhancing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grasp in many ways, highlight the key points and create an efficient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leva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lso actively improve their teachers' teaching technology ability, improve the corresponding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teachers, establish a sound management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and ensure that teachers can comple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values throug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Keywords the new era;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ers' educational ability
1確立高校思政教師教育教學的價值引領能力
1.1 思政教師應保持正確的價值觀
在新時代下,我國仍然處于脫貧攻堅以及兩個一百年的交匯期,各種矛盾仍然使中國的社會環境不是特別的穩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以及實行受到了嚴重挑戰。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如炫富,詐騙,傳銷等對社會造成不良風氣的事件和思潮依然存在。[1]同時由于這些思潮的沖擊,造成不同的社會人群甚至學校的學生也遭受到相應的侵害,對社會以及學生的思想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后果。
因此,高校的學生教育為了使學生順利由學校過渡到社會,不受一些錯誤思潮的沖擊而迷失了自身的價值觀,特意加強思政教師的工作技能以及價值觀的樹立。只有教師樹立一定的價值觀之后才能夠對學生有所影響,一個價值觀正確的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為學生做好正確的價值導向。在復雜的社會中思政教師應教導學生學生明辨善惡是非,明辨正確的價值導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思政教師要始終銘記自己的教學任務,應傳播社會的正能量,披露社會的不良風氣,通過自身的發展樹立一個良好的引航員的形象,引領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1.2 思政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
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進入新時代,使得思政教師的教育工作內容以及方式不得不進行一系列的調整,一些職業道德不堅定的思政教師就會出現消極上課的情緒。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比較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再加上教師沒有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不管不問,講完課就走人。這樣的職業觀很難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
因此,要想幫助同學樹立較為堅定地價值觀,做好學生的引領工作,教師不僅要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還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處處育人,把自己的價值觀與自身的生活習慣相結合,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同時學校應積極評選思政教育工作突出的教師,建立思政教師骨干隊伍,用榜樣的力量提高全校思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充分利用校報,校宣傳欄以及院系海報等方式對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大力宣傳,同時也可以開展相關思政教師的主題宣講活動,使他們的事跡傳遞到整個校園,讓更多的學生感受正能量的存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教師經驗交流會,對表現突出的思政教師給予表揚,并分享個人事跡。讓更多的思政教師學習到優良的師德和師風。
1.3 思政教師應具有穩固的知識體系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作為學生價值觀的引導者,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應保持與實時思想共進,及時了解國家領導人的講話思想,以及馬克思主義的研究進展。對于高校現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而言,大多都是95后的學生,00后的學生也逐漸步入了高校。對于這些生長在新時代的學生們而言,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感知十分感興趣,因此,思想教育教師在完成相應的教學知識內容或思想的傳授過程中還要對這些學生所感興趣的一面做相應的了解,以達到在課堂上喚醒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比如可以在宣傳正能量的過程中聯系到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娛樂事件,通過對娛樂新聞中一些明星的正確做法或者是錯誤的做法做出合理的評價,使學生們從中了解到正確的價值取向。
同時,由于新時代的大學生的生長環境受信息化和時代化的影響,因此,思想政治教師在完成相關教學過程后還應提醒學生要辯證的評價互聯網上的信息內容,對于虛假的、違法的內容應做到具有基本的辨識能力,思政教師應在課堂上通過與學生交流的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以及學生之間存在的問題,然后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導向。同時高校還應積極配合思政教師完成對學生思想的調研活動,及時的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情況。只有引導高校學生正確認識信息化內容,明辨其中的是非才能真正做出有效的價值指引。
2加強思政教師的教學技能培訓,創建完善的在職培訓模式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這句話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顯得極具真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實時連接較為緊密,作為信息化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各路思潮相互沖擊,人類作為其中的主體,必須明確了解各種思潮在時代發展下的變化情況。就像馬克主義雖說其真理性永遠不變,但是他所表達的內容已經被眾多馬克思主義信仰者研究擴大化。當前的馬克思主義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具有真理性。馬克思主義仍在不斷發展,因此,需要眾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及時了解最新情況,將信息傳遞給學生。與此同時,高校應及時利用其資源幫助思政教育者完善相關的教學技能的培訓,創建完善的在職培訓模式。[2]
首先相關高校應該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支持,對于思政教師的招聘應設立一定的要求,從根本上保證思政工作者擁有一定的教育知識與能力。同時應該積極組織相關培訓工作來鍛煉專任教師的教學技能,教育者雖說是教育別人的人,但是在信息化發展如此之快的時代,要更加明確學無止境的含義,要做到充分了解當前比較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與與時俱進的思想潮流。學校要針對思政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現場應變等能力對思政教師進行專項培訓。一般來說,思政課是充分了解學生思想的一門課,不僅需要教師擁有幽默風趣的表達方式,吸引學生走入看似枯燥無味的思政教學中,然后引導學生對所學問題發表自身看法。有時學生會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對教師進行詢問,這就要求相關思政教育教師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來及時的解決學生們提出的問題。
對于思政教師的培訓應包括入職前和在職培訓,入職前的培訓可以使思政教師及時了解學校工作的模式,使其更快的融入到相關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在職培訓就需要更加具有專業性一些,一般是由學校組織來對思政教師的專業技能做一個提升強化。因為思政教師的教學技能的提升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一個有經驗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他的教學經驗和技能是通過長期的積累形成的,所以針對思政教師的在職培訓工作要長期有耐心。學校應積極促進教師的個性化發展,讓教師將自己的思想結合相關的教學技能創造出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
3完善考核激勵機制
任何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如果不創新就會被認為是原地踏步,就會失去競爭性,高校思政教學同樣是這樣的道理,需要對其進行創新來完成教學標準的提升。思政教師在育人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創新的過程,人的創新從生理因素上來說具有一定的先天性,[3]每個人生下來都在追求更加完美的自己,但是創新的思想是先天的,還是需要不斷地實踐,不斷地進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操作才能完成真正的創新。
因此,校方在進行培訓工作的同時,應及時了解思政教師在培訓中掌握的技能有哪些,應在每次培訓結束后開展相應的培訓考核工作,使教師們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在職培訓,只有給予一定的工作壓力,教師們才會擁有學習的動力,才能完成創新將自己認為有效的地方運用到教學實踐操作中。在培訓考核工作中,應對考核突出的人員進行相應的獎勵和宣傳,只有有效的肯定才能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的積極性,才可以保證他們擁有一定的知識能力完成教書育人的目標。同時考核還可以激勵思政教育者大膽進行創新,只有敢于創新才能夠推陳出新,才可以擺脫原有的不當模式,找到符合自己的教學模式。
在相關培訓考核的基礎上,相關高校還可以撥發??钭鏊颊逃矫娴难芯?,使學術創新滲透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同時積極開展思政方面的交流會,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聚集在一起對自身經歷進行分享,大家通過交流吸取各自的優點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也可以分享一些教育工作中的想法,讓大家一起提出建議。這樣在交流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不斷創新的過程。
4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國家需要一大批思想端正的的新鮮血液來對社會的發展做貢獻,高校的教育是使學生由學校順利過渡到社會的關鍵一步,如何保證學生的思想不受社會負面信息的影響,幫助學生們樹立有效地價值觀,使其找到人生的方向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內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作為教書育人的一部分,其所講解的內容都是緊貼實際,是可以幫助學生們了解社會正能量,使其擁有明辨是非能力的關鍵。因此,只有思政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豐富教學的內容,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度的提升,只有學生愿意走進課堂與教師互動,思政教育工作才能順利進行,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才能保證有效的實施,才能真正成為學生教學過程中的價值引導者。因此,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育人能力建設的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周文錦.中職校長創新能力的局限與突破——基于職業教育現代化的視角[J].教師教育研究,2017(3).
[3] 雷雨泰.新時代思政教育探析——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8.38(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