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瓊 趙雷
摘 要:對罪犯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既是延續中華傳統美德的客觀需要和罪犯轉為合格公民的現實需要,也是貫徹國家政策要求、習總書記講話的重要舉措,更是實施以德治國有力手段。所以,加強對罪犯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找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罪犯教育改造的契合點,堅持“注重實踐與養成、需求與供給、形式與內容”相結合,選擇科學合理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運用有效生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借助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資源來改造罪犯、完善罪犯人格、幫助罪犯回歸社會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和展現。
關鍵詞:傳統文化;罪犯;罪犯教育改造
中圖分類號:D92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4-0054-02
作者簡介:鄭瓊(1983-),女,湖南長沙人,碩士,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政治課教學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趙雷(1981-),男,浙江杭州人,碩士,浙江警官職業學院應用法律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罪犯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其根本原因不僅是法律意識單薄,道德信仰錯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不竭動力,是幾千年發展遺傳下來的優秀遺產。優秀傳統文化因其豐富的可利用資源,深厚的生命力基礎,對罪犯的“三觀”重塑、道德修養提升等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有很大的運用價值和探索空間。
一、罪犯傳統文化教育實施的背景與意義
在罪犯改造教育中,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教育載體和教育內容,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形成正確的罪犯改造導向,對于提升罪犯道德修養、保證監獄的安全與穩定、降低罪犯重新犯罪率,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均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對罪犯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是延續中華傳統美德的客觀需要
我國歷史源淵流長,在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幾千年的文化精髓,重視禮儀道德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點。罪犯作為一類特殊社會群眾,歷來為人類社會主體所拒斥,其回歸社會直接關系社會的穩定,傳統文化教育中的優秀基因有利于罪犯更好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改變自我,提升自我,罪犯傳統文化教育既能有利于罪犯改造和重新走入、融入社會,也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對罪犯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是貫徹國家政策要求、習總書記講話的重要舉措
運用傳統文化教育罪犯在《監獄法》中有明確的要求,司法部在《教育改造罪犯剛要》和《監獄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目標考評辦法》中,對用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罪犯也都有剛性規定。2011年出臺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決定》,則更加深刻的說明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盵2]這些立意高遠的重要論斷,思想深刻,內涵豐富,脈絡清晰,與時俱進,順應潮流,既為新形勢下監獄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也為新時代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方向引導。
(三)對罪犯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是罪犯轉為合格公民的現實需要
人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都在無意識中深受曾經習得的文化的影響,據調查表明,文化教育程度的高低,與犯罪有著直接的因素,在傳統犯罪類型中,顯現尤為明顯,中華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觀念,“溫、良、恭、儉、讓”理念,對于罪犯惡習的去除,罪犯人格的重塑,罪犯心靈的洗滌,將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山東、海南各監獄的實踐證明,通過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道德規范的教育來覆蓋掉、替換掉監管對象的陋習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通過傳統文化熏陶和行為的規范養成,能激發監管對象改過向善,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從而達到順利地融入社會的目的。
二、找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罪犯教育改造的契合點
找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罪犯教育改造的契合點,是加強對罪犯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關鍵點和突破口,要堅持“注重實踐與養成、需求與供給、形式與內容”相結合,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罪犯教育各方面,增強教育實效性、針對性。
(一)“德”字為先罪犯走向犯罪其根本原因為道德觀念淡薄,是非、善惡、美丑界限混淆。對此,一要正以立德。從入監教育起要引導他們遵守監獄各項規章制度,安心服刑,服從管理,不做有損監獄、集體形象的事,對組織分配的任務態度誠懇,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任勞任怨,真誠地對待社會、對待組織、對待他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二要儉以養德,中華民族歷來講求勤儉持家、勤儉辦事,要引導服刑人員自覺把節儉作為一種思想觀念、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價值追求,消除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的思想,以節儉砥礪意志、陶冶情操。三要誡以修德,通過重塑價值觀、人生觀和金錢觀,以抵制享樂思想的侵蝕,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入手,以“修身”、“自省”為要求,貫穿思想修養、言談舉止、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教育。
(二)“仁”字為本仁愛教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觀,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其內核在于“愛人”。罪犯是社會的特殊群體,他們對人權的主觀情感比較淡漠,因此,仁愛思想對罪犯的改造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要仁愛,對人有愛心,是一切美好品德的開端。要引導服刑人員將原來的錯誤思想和價值觀念徹底丟掉,認識到今天的結果就是自己原來不“仁”不“義”的結果,做到認罪悔罪,踏實改造。
(三)“道”字為上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規律可循,即“道”,要引導罪犯能正確認識和把握這個“道”。懂得“為人之道”。正確詮釋并引導罪犯“扮演”好父子、夫婦、長幼、朋友等各個角色,做到作為父母要仁慈寬厚,作為子女要孝順有方,作為上級要有為仁愛,作為下級要忠誠勤奮,作為妻子要賢惠柔順,作為丈夫要擔當顧家,作為朋友要和善寬容等。懂得“處事之道”。
(四)“志”字為要志就是志向,主要是喚醒起罪犯的內在創造力,激發其生活和工作熱情,使重新步入社會。要加強勵志人生教育,要引導罪犯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信心,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斗。通過組織罪犯參加典型人物事跡報告會,開展勵志主題教育活動,觀看勵志電影,學習勵志名句格言,以弘揚正氣,樹立榜樣,激發罪犯積極向上的熱情。
三、運用傳統文化改造罪犯路徑探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罪犯教育中有著無限的可能和潛力,等待我們去開采和挖掘,從頂層設計到基層運用,如何選取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如何科學有效的實施教育,如何發揮民警的主導作用,如何確保傳統文化在改造罪犯、完善罪犯人格、幫助罪犯回歸社會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和展現等,都值得我們去探索?,F結合監獄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開展的現狀,作如下的探析:
(一)強化組織,搭建傳統文化教育平臺組織領導是前提,首先要搭好教育平臺。在各監獄建好文化站、文化學校、文化中心、健身場地,配備文化服務崗位和必要的文體設備,形成功能齊全的傳統文化基礎設施。其次要建好人才隊伍。一方面,要抽調部分監獄民警進行專業化的培訓,研究服刑人員的學習特點,鉆研有效生動的教學方法,成為專業的教師,還可以與專業對口的高校進行“雙向交流”,營造“雙贏”局面;另一方面,挖掘罪犯中一些文化程度較高的人員,加大培訓力度,用好其特長。再次,獄校合作開發教材。借助高校的豐富師資與教學資源、科研能力,合作開發教材,選取針對罪犯改造教育實效性較好的傳統文化教育內容,按照合理科學的邏輯體系與要求編纂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教材,既能使監獄罪犯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規范,教育活動有序,也能幫助對口高校根據行業需要革新教學內容更好的為行業服務。最后要建立評價機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其成果顯現是一個漸進的漫長的過程,需要一個完整的有針對性的評價機制,了解掌握教育成效,要堅持自我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根據不同階段情況,不斷修正和調整教育方案,提升教育質量。
(二)豐富傳統載體,增強傳統文化教育實效第一,要以傳統文化書籍為載體。文字不能如視頻、動畫那么直觀生動,卻是最容易普及和操作的,近年來,全省各監獄均籌集了一定資金,購買了一定的書籍,弘揚與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美德。要與高校、圖書館、圖書超市等單位聯系并取得支持,定期更新、充實監獄圖書內容和品類,并鼓勵罪犯積極征訂各類健康報刊雜志,豐富精神糧食。第二,要以鄉土歷史題材為載體。以湖南為例,湖湘傳統文化、紅色資源等有著明顯資源優勢和本土特色,宣傳本土歷史中有關的歷史人物和事跡,紅色經典人物與影片等,都是弘揚傳統歷史文化精華的有效手段,在罪犯熟悉本土光輝歷史和英雄人物的基礎上,激發自豪感,樹立責任感。第三,要以傳統文化專題講座為載體。傳統文化專題講座應該是各個監獄常用的教育手段,但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監獄內自己培養的教育警察、罪犯的現身說法、社會機構專家、高校教授等都可以成為監獄傳統文化講座的主講人,關鍵在于講座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及講座后的教育延伸活動。
(三)突出重點,譜寫傳統文化教育新篇教育內容是根本,首先要以文感人?!懊糠昙压澅端加H”,各種傳統文化節日是監獄管理的敏感期和事故多發期,尤其是親人團聚如春節、中秋等這種重大節日時期,服刑人員思想容易波動、異?;钴S,要抓住和利用罪犯的這些心理特點,在傳統佳節開展各種形式的傳統文化教育滲透活動,并利用這一契機借助親情幫教等活動強化“孝”“善”文化教育。其次要以文導行。任何文化教育都重在踐行,傳統文化教育也不例外,從知道、理解、認同、接受到踐行需要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傳統文化教育不能僅僅限于課堂、標語、誦讀名言等方式中,應該貫穿在行為養成教育全程,與一日行為結合,與考核獎勵結合,做到知行合一。最后要以文增智。雖然監獄的客觀環境受限較多,但罪犯傳統文化教育的方式仍然可以多種多樣,傳統文化的內涵更是博大精深的,也許罪犯的改變是從量變到質變的漫長過程,在傳統文化魅力的影響下,有些“頓悟”卻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瞬間改變,各種講座、文藝演出、征文比賽、書畫比賽甚至是板報、宣傳欄等傳統手段來滲透傳統文化思想,傳統音樂治療、繪畫心理測量和治療、團體心理輔導等新興的一些教育矯正手段中同樣可以融入傳統文化因素,更容易讓罪犯接受和醒悟。
[ 參 考 文 獻 ]
[1]曾慶友,等.監獄運用傳統文化教育改造罪犯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司法,2016.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Z].2016.04.
[3]習近平簽署主席特赦令 對四類服刑罪犯實行特赦[EB/OL].新華網.http: // news. xinhuanet. com/ politics/ 2015-08/29/c_1116414344.htm,201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