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校高一學生在初中時總體英語水平已經不夠理想,再加上,初高中分別具有不盡相同的教育規律和特點的階段,剛進入高中,學生面臨著不同的身心狀態、教材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節奏。《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中針對銜接期需要做的事情明確提到:創建銜接的心智條件,提供銜接的能力支持以及促進銜接的本土化運作。因此,本文將立足于我校2017屆高一3、4班的英語教學實踐,對恒大足校初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銜接提出兩大方面的實踐:人文關注和行為養成,以提升學習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闡述了新的課程目標體系帶來了教學方式的變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注。另外,有研究者指出外語學科課程的目標正在擴展,即“從語言獲得邁向人的發展”(劉煒,2009)。而這已經是直接體現在了英語課堂教學中。學期伊始,我便制定了一份“Present”(禮物),要求自己每堂課都要將其贈送給學生們。那這份禮物里面是什么?
1.Praise 表揚。每堂課都尋找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比如說積極答題、認真做筆記、踴躍參加活動,多用Well done, Amazing, Wonderful等表贊美的評價,要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哪怕只是表揚學生新發型好看。
2.Respect尊重。開學第一課我就教授學生這個詞,并告訴他們這是英語課堂的第一原則。我會尊重學生們,保護他們的自尊心,開玩笑注意分寸,批評教育注意尺度。言傳身教,學生也因此學會尊重我,尊重課堂,這是高效課堂的第一步。
3.Enthusiasm熱情。泰勒說過:“沒有什么比熱情更具感召力!”哪怕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幾乎每節課從進入教室學生起立問好到課堂結束我的精神狀態都是飽滿熱情的,因為熱情是可以互相感染的,總會有學生被我的熱情“傳染”到的。
4.Smile微笑。優秀教師不同于其他教師的一個主要特質是:優秀教師常常在學校面帶笑容。每節課我都會有微笑,表揚、鼓勵、感謝學生時,我微笑;講授非沉重話題或點撥知識點時,我微笑。微笑可以緩解壓力,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課堂學習。
5.Encourage鼓勵。課堂上我鮮少使用負面的話語或情緒,因為這些東西并不會使英語學習“邊緣化”的孩子們有任何好轉。不逾越他們的英語實際水平,一點一滴從簡單做起,強調成功但是不強迫,在他們成功時繼續鼓勵他們做更多的嘗試和努力。
6.New 新鮮。興趣是學習英語最好的老師。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于新鮮的人事物和觀點總是充滿好奇的,但是人教版的教材內容都是很陳舊的,再加上英語本身就是具有學科融合性的特點,我在每堂課里都會盡可能地加上與當堂內容相關的“新鮮東西”激發學生興趣,令其轉移的注意力又再次集中。
7.Trust信任。上課時,經常對學生投以信任的目光,在學生答對問題時送上信任的話,在學生不是那么自信的時候傳遞堅定的信念,尤其是對犯過錯誤的學生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信任他們,做他們堅強的后盾,化解對立情緒,化消極為積極,亦可能化腐朽為神奇。
《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用英語做事情”的理念要求學生在課內外都“動”起來,這樣,“動”(即行為)就成為課程的目標,而整體課程構建需要以學生的行為養成為基礎的。從這個角度看,要想高效實現初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銜接,就必須在學生課堂英語學習行為養成上下功夫,弄清楚做什么和怎么做。筆者認為就是嚴格要求+輔助機制雙管齊下。
1.嚴格要求——“五禁止五必須”。在高一新學年伊始,是立規矩促規范的好時機。另外,好事多磨,根據我校課程設置以及學生特點,提出以下的“兩禁止兩必須”。
(1)“兩禁止”。
1)禁哄——禁止在其他同學發言時起哄或者其他不尊重的行為。2)禁懶——禁止散漫懶惰,消極應對課堂活動和任務。
(2)“兩必須”。
1)必讀——必須大聲朗讀至少三分鐘的英文(或詞匯或句子)。2)必記——必須按照老師引導認真記筆記。
2.輔助機制。
(1)獎懲機制。我校高一學生好動活潑,自制力不夠強,所以只有獎懲分明的一套制度進行約束,才能從速從優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行為的規范。
(2)通報表揚機制。班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評選出“英語課堂學習積極分子”,并且發布榮譽榜公開通報表揚,目的是激勵先進和樹立榜樣,令其他同學望賢思齊。
(3)學生結對子幫扶機制。顧名思義,根據學生性格特點和英語學習水平進行結對幫扶,課堂上的作用主要是體現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方面。
(4)以科代表為首的學生自管機制。高中學習要求學生要有自主學習意識,我開始摸索嘗試學生自管的學習機制。每個班我都挑選了科代表1名+組長4名+宣傳員1名的“1+4+1”模式,培訓他們幫助我管控課堂,記錄表現以及輔導同學,從而達到優化課堂學習效果的目的。
本文主要是從人文關注和行為養成兩大方面闡述了我校初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銜接,從心理和行為層面幫助高一學生“身心俱佳”地從初中過渡到高中提供一定的做法和經驗。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締造了愉悅、平靜、有序的英語課堂環境,而在這樣的課堂里才能實施高效教學,逐步實現高效銜接!
參考文獻:
[1][美]安奈特·布魯肖,托德威·特克爾譯者:于涵.改善學生課堂表現的50個方法:小技巧獲得大改變[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11.
【作者簡介】趙海宣,恒大足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