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又名微課程,是指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教師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且能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視頻網絡課程。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容量小,易操作,可重復,見效快的特點,非常利于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進行自主預習和復習,為此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下面筆者將以自己設計和使用的微課為例,探討如何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運用微課資源。
一、課前使用微課,自主預習,學習新知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文化意識是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在英語學習中,往往包含了大量文化、思維模式等信息,如果學習者對英語缺乏了解,很多時候講無法真正領悟英語閱讀材料中所表達的意思,甚至使英語閱讀產生障礙。
例如,在教學譯林英語六(上)Unit5 Signs(Culture time)時,筆者圍繞地鐵這一學習內容,錄制了一段長為五分鐘的微課,著重介紹地鐵在中西方不同國家,不同城市,名稱和圖標的不同,以及地鐵發展的相關歷史等。之后通過QQ發到班級學習討論群,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Q1:In the US, people call the metro__. Q2:In the UK, people call the metro___.
微課教學的過程如下:
Step1:激活學生舊知,引導學生快速看圖說話。
筆者通過游戲Brain storm的形式,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氣氛;另一方面既復習了第一課時Storytime中的標志內容,又為學習Culture time做了很好的鋪墊。
T: What is it?
S:…
在游戲的最后一幅圖教師有意識插入南京地鐵的圖片,讓嘗試讓學生說一說,并在此基礎上再次播放錄制好的視頻,視頻大致的內容是: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ities, people call the metro in different ways. In Hong Kong , people call the metro MTR. In Singapore(新加坡), people call the metro MRT. In the US, people call the metro “subway”. In Germany(德國), people call the metro U-BAHN. In the UK, people call the metro “underground”. London has the longe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 The first underground of the world was in London.
視頻播放結束后,讓學生再次嘗試完成兩道填空題。一方面,幫助學生習得了本單元的文化板塊內容,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接受屬于全人類先進文化的熏陶,培養國際意識,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
二、課中使用微課,突破重點,化解難點
英語教學中出現的課文重難點,尤其是語法的講解,如果單憑老師的口頭講解或借助做題來解決,不免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則自然對學習不感興趣。于是,筆者運用 “短小精悍,生動有趣”的微課來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化解難點,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譯林英語五(上)Unit3 Our animal friends(Grammar time and Fun time)時,學生在第一課時Storytime中,學生已經學習了It is…來描述動物特征,同時又學會了用It has…來介紹動物的身體五官部位。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學生對這兩種句型的描述發生了混淆。對于出現的這種情況,如果僅靠老師的口頭解說,是很難幫助學生區分的。于是,筆者運用IPad中的概念畫板設計并制作了微課《如何在繪畫中用“It is…”和“It has…”來描述動物?》來幫助學生突破此教學重難點。
此微課通過“導入學習主題How to describe animals in painting?”、“邊繪畫邊講解”和“簡要總結”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中在第二個環節,老師通過精心設計來幫助學生鞏固“It has…”和“It is…”的用法。首先,老師逐個畫出動物的身體部位(如上圖)并呈現句型:“It is +形容詞”和“It has +形容詞+身體部位”來幫助學生初步感知這兩個句型的不同,同時讓學生自己在小組內通過畫一畫,說一說的形式來鞏固操練這兩個句型。
在上面的練習活動結束后,老師在微課中整體呈現一只動物(如上圖),讓學生嘗試運用句型“It is…”和“It has…”等來描述該動物,從而讓學生正確運用句型從整體來介紹動物的特征。
本節微課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學習,讓學生充分在體驗中感知單元中的語法重難點,在參與中習得語言。從而較好的幫助學生突破如何用It is…和It has…來描述動物這個難點。
三、課后使用微課,拓寬視野,學以致用
課后微課的使用主要是課堂中鞏固提升環節的延伸,目的是引導學生運用語言完成交際任務,體現語言綜合運用的過程。這類微課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靈活運用。如果教學內容簡單,微課可以運用于新授課中的能力提升環節;反之,微課也可以運用于課后的拓展運用。
微課,這種新穎的教學輔助手段在小學英課堂教學中的使用是靈活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習效率。我們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探索,讓微課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簡介】曹國平,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漆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