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上期封面
(2019年 第25期)
寧波,是新民周刊長三角系列報道走訪的第一站。作為發源于上海的時政刊物,從長三角眾多城市中首先選擇了它,理由很充分:寧波與上海地緣相近,人文相親,彼此走動一直頻繁。幾乎每個上海人都有個現居或者祖籍在寧波的親友;每個周末到寧波的山間海邊走走,碰到的外省游客大多來自上海……
不過,拋開上面這些,在寧波走訪下來,我發現它還有一個明顯的特質,可以作為長三角城市的樣板:低調務實。做事不講究賺吆喝,但求實打實過得硬。
改革開放至今四十年間,無數的新經濟“風口”來了又去,但寧波依然按照自身在千年前就擁有的港口地利,冷靜地以此為基礎選擇產業發展道路:既然是海港,那么自然就著重發展“大進大出”的制造業;當其他很多地區都在高喊“互聯網+”時,它卻貌似特立獨行地提出“制造業+互聯網”;在全國各地掀起“搶人大戰”時,寧波拒絕“揀到籃里都是菜”,專心盯住招募自己所需的對口人才。某些地區深陷經濟“避實向虛”的泥沼暗暗叫苦時,寧波獨立潮頭,笑傲江湖。
寧波的制造業以培養了諸多“單項冠軍”而聞名,而這些細分領域里的領頭羊還有一個名稱,叫“隱形冠軍”,也就意味著在大眾認知里,這些企業幾乎是沒什么存在感的。這在寧波眼中根本沒關系,反正只要核心科技牢牢抓住,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真要謀名時只是小菜一碟。
長三角一體化正在破題階段,寧波的“悶聲發大財”,雖是很樸素的道理,也是挺深刻的啟示。
KTM Super Duke:你的精神將永遠影響著我們所有人,在新時代的祖國希望能有更多像你這樣優秀的人才。一路走好。
Allen Huang:感覺特朗普在大選前撈選票的秀。
超:安全與穩定,自由與開放,是支撐香港今日繁榮的兩只腳,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