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莉
摘 要:文化哲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從哲學角度思考人類文化現象逐漸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人類的一切文化關系無法離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人的交往關系而獨立存在。伴隨著文化轉型,文化的特征、功能、危機依然存在,并發生作用。通過了解人類文化關系,有助于我們反思調和人類的文化關系;也有助于從理論和實踐的高度掌握文化的內涵、社會地位及社會各要素之間的關系,認識人類文化的總體性特征,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關鍵詞:文化哲學;人類;文化關系
文化作為“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本質特征來源于而同時又不同于認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觀體驗性精神享受活動。從文化哲學視角下分析人類基本的文化關系,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人的交往關系。
一、人與自然的關系
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可孤立,其關系密切到可以用生命共同體來形容。人既是自然存在,又是文化存在。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載體。但是,人類有超越自然的本能,創造性與超越性,是人區別于其他自然物的本質特征。因此,人與自然具有對立統一的關系。人類的生活與生產資料都是自然界提供的。自然是生命之母,理應受到人類的敬畏、尊重、順應和保護。然而,人的創造性與超越性對自然的主宰與攻擊卻顯而易見。因此,人與自然之間關系也由統一性轉向對立性。人與自然終究要和諧發展,必須符合和遵循人與自然的發展規律。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處于主動地位,對自然環境保護與資源合理調控應當承擔責任。
二、人與社會的關系
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人與社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人與社會不可分離。它們也是相互依存,互相促進,對立統一的關系。個人的生存與自我價值的實現都以社會提供的條件為基礎。而社會給予人的條件屬于外因,對人既有促進作用,又有阻礙作用。因此,在借助社會條件時,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人自身的超越性和創造性,以達到人與社會共同促進的作用。社會對人來說是豐富多彩的,也是錯綜復雜的。如何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值得思考。我們要遵循社會的發展規律,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使個人發展符合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制度發展的形勢和規律。
三、人與人的交往關系
人既存在于自然界中,又生活在文化世界中。人與人的關系包括過去人與現在人以及未來人的關系,其關系一定程度上具有繼承性和創新性。人與人的交往這種文化關系,對人的生存與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思想文化的差異、摩擦與矛盾,甚至惡性競爭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難以避免。因此,在當今的文化環境中,促進人與人的交往應注重人格、倫理、利他、和諧等方面。這些對營造良好人際關系起到奠基作用,也為調和人與人的關系提供了良好的方法論指導。
四、文化轉型與人的發展
人本質上是歷史活動的主體,其最大的發展和完善體現在人的生活和行為方式的轉變,也就是文化轉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描述了人類發展的三個階段。第一,人的依賴性。人對自然和個人的依賴,促進了傳統農業文明的形成。在此時期人們受自然主義和經驗主義文化模式的支配。第二,人的獨立性。工業文明時期,人們生存條件發生了根本性革命。人的存在狀態經歷從自然主義和經驗主義到理性主義文化模式的深刻轉型。第三,人的自由個性。那些放棄異化的人將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并將建立主體創造性的文化模式。無論從正面還是反面來講,文化的轉型對個體生存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每一次文化深刻轉型代表著人的生存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總體而言,隨著人類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拓展與完善,人類文化關系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人類的文化關系發生了轉型,面向了現代化。人類的文化關系以數字化、網絡化等嶄新的方式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改造著人類世界的面貌。不管文化關系如何轉型,文化的人為性、內在自由性、創造性、主體性等特征依然存在,以及文化在個體與社會層面的功能依然有效。雖然人類文化的存在和發展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變化,但人類的基本文化關系仍然不會脫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人的交往關系。這些關系依然是文化哲學關注的問題,對這些基本文化關系的反思與調試依舊是文化哲學研究的任務。
參考文獻:
[1]鄒廣文.文化哲學視野中哲學與人的關系[J].社會科學戰線. 2005(3).
[2]王磊,苗偉.文化哲學視野的人類基本的文化關系[J].重慶社會科學.2012(1).
[3]鄒廣文,劉文嘉.文化哲學視域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7(12).
[4]梁祝松,曾姍姍.文化哲學視野下人的情節[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07(15).
[5]劉錦玲.文化哲學視野下人文精神的遮蔽與解蔽[J].理論界.2011(4).
[6]周麗昀.文化哲學的當代主題[J].內蒙古大學學報. 2001(33).
[7]可國.保持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合理張力[C].中國人學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2002.
[8]李霞.文化哲學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9]關春玲.文化哲學視角下的生態問題[J]貴州社會科學. 2007(10).
[10]黃正全.文化哲學特征分析[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