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
摘 要:為保證黨能夠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青年黨員的培育向來受到重點關注,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青春黨建”課題便屬于其中代表。基于此,本文簡單分析了“青春黨建”開展原則,并深入探討了基于“青春黨建”的基層黨組織工作路徑,希望由此能夠為相關黨建工作者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青春黨建”;基層黨組織;融入式黨建
“青春黨建”存在三方面內涵,即凝聚年輕人、進駐“創意地”、擅作“青春舉”,基層黨建工作可由此獲得廣泛的基礎和蓬勃的活力支持。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近年來我國各地基層黨組織開展了大量的“青春黨建”實踐探索,但在去政治化、技術化、世俗化的社會氛圍影響下,“青春黨建”正面臨著多方面挑戰,如何真正發揮“青春黨建”優勢正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青春黨建”開展原則
(一)實效為先
基層黨組織“青春黨建”的開展必須堅持實效為先原則,以此突出時代特征、體現時代內涵、推進黨建創新。在探索“青春黨建”的同時,政治性和實效性應成為一切的前提,同時應保持黨的本色,防治過度娛樂化等問題出現,近年來我國各地基層黨組織圍繞微視頻大賽、攝影比賽、體驗式黨課開展的“青春黨建”探索便屬于其中典型。
(二)以人為本
青年群體具備可塑性強、思維活躍、文化素質高等特點,但這也使得青年群體的訴求較為多樣化。因此“青春黨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科學把握青年群體特點,以此實現從道德品質、政治思想、能力素質、個人事業、審美情趣等方面的引導,如開展青年交友聯誼會、“四信”教育、青年黨員沙龍等[1]。
(三)典型引領
典型、榜樣的力量不會因時代而褪色,因此“青春黨建”必須正式典型引領,以此圍繞青年黨員先進典型開展“青春黨建”探索,優秀的“青年黨建”文化、案例需要在這類探索中得到重點關注,真正使“青年黨建”深入人心。
(四)價值塑造
企業文化與黨建工作存在相輔相成關系,因此“青春黨建”的開展也應適當引入企業文化,并關注勞動關系和諧、職工素質提升、生產經營需要,以此真正通過“青春黨建”實現企業、員工、黨組織之間的共贏。基于價值塑造的“青春黨建”可圍繞青年職工骨干與黨員的“雙培養”計劃展開,共贏目標可由此順利實現。
二、基于“青春黨建”的基層黨組織工作路徑
(一)基于企業治理的“青春黨建”
基層黨組織的“青春黨建”探索應有意識關注企業治理,無縫對接、青春黨小組建設屬于其中關鍵,具體路徑如下:(1)無縫對接。通過在車間、關鍵崗位設置黨員責任區與黨員示范崗,即可通過靈活、方便、就近的設置方式實現黨組織全覆蓋,這一過程可引入融入式黨建理念,“網絡e支部”、“青春支部(小組)”的建設也需要得到重視。(2)青春黨小組建設。通過對青年黨員的全面摸底,可基于科室、工種針對性建設青春黨小組,通過發揮青年黨員興趣愛好廣泛、活力充足特點,基層黨組織工作開展即可獲得充足的動力支持,青春黨小組應在各類獲得中充當主力軍[2]。
(二)基于隊伍建設的“青春黨建”
“青春黨建”應與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實現深入融合,融合的關鍵在于黨員發展、有效教育、嚴格管理三個方面,具體路徑如下:(1)黨員發展。應選擇生產、銷售、研發一線的青年黨員作為黨員發展重點,在關注貢獻和成績的同時,需將思想覺悟、政治素質放在發展黨員的首位,并嚴格履行入黨手續,推行“納新”、“轉正”兩次談話制度。(2)有效教育。需結合實際建立黨員教育工作機制,并充分考慮青年黨員接受新鮮事物快、思想活躍特點,由此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部署、充分應用“石油黨建APP”、基于各類新媒體平臺營造輿論氛圍,即可有效提升青年黨員的政治理論素養和綜合素質。(3)嚴格管理?!扒啻狐h建”離不開嚴格管理的支持,因此可通過建立青年黨員信息檔案和臺賬的方式提升管理有效性,并引導青年黨員積極參與各類活動,由此激發全體黨員的青春能量。
(三)基于企業文化的“青春黨建”
企業文化能夠為“青春黨建”的開展提供充足動力,由此開展的“青春黨建”需重點關注陣地建設、活動開展、文化建設,具體路徑如下:(1)陣地建設。應結合實際打造專門服務于青年黨員的“青春家園”,如利用已有的圖書閱覽室、談心室、活動室、健身室,青年黨員可由此在基層黨組織與職工群眾之間發揮橋梁紐帶作用。(2)活動開展。豐富的活動可較好服務于“青春黨建”,如“青年職業技能大比武”、“愛心捐助暖人心”、“黨員示范崗”、“我與企業同發展”等活動,基于青年黨員的項目攻堅小組的“節支降本”、“合理化建議”等立項活動也能夠為企業發展、基層黨建提供有力支持。通過深入結合企業文化、黨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文化與黨組織生活將實現相互滲透,青年黨員將真正從內心深處認同企業文化,“青春黨建”也能夠由此不斷推進。
(四)基于員工成長的“青春黨建”
“青春黨建”還應充分關注企業員工的成長,以此將企業責任與“青春黨建”相結合,即可通過社會活動實現青年黨員的自我、社會“雙價值”,具體路徑如下:(1)開展青年黨員關愛活動。基層黨支部需堅持“黨內黨外雙關愛,生產生活雙幫扶”思路,通過生活關愛、情感關愛,真正給青年黨員以家的溫暖。同時還應引導青年黨員積極參與各類基金捐贈活動,以此營造奉獻友愛扶貧幫困的良好氛圍,青年黨員的社會責任意識、黨性意識均可由此得到實現針對性提高。(2)組織志愿活動。基層黨組織應以青年黨員為主體積極組織志愿活動,如慰問敬老院、分發捐贈物品,以此進一步提升青年黨員的社會責任意識,推進“青春黨建”工作開展。(3)積極參與社會慈善公益活動。企業、基層黨支部應勇于承擔社會責任,以此實現對青年黨員的潛移默化影響,黨建信息化網絡平臺的針對性宣傳,即可更好滿足“青春黨建”需要。
三、結論
綜上所述,“青春黨建”可較好煥發基層黨組織新活力,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基于企業治理、隊伍建設、企業文化、員工成長的“青春黨建”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青春黨建”路徑,為更好滿足基層黨組織工作需要,融入式黨建的推廣、青年時尚化需求的關注同樣需要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韓思,沈淵桑.工科院系青春黨建工作的實踐探索[J].才智,2018(31):188.
[2]季玉珍,徐軍.依托“互聯網+”創新青春黨建工作的提升[J].管理觀察,2017(30):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