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肯
摘 要: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學生的獨立心理和逆反心理都有所增強,這給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同時也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工作上要更加的耐心和細致。本文談談對班級進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建立良好班級常規;班主任言傳身教;科任教師之間團結協作;對學生有愛心、一視同仁;家校共管。
關鍵詞:初中生;班級管理;班主任;德育
班主任工作在學校教育工作中起到的是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但對教育教學能否真正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關系到學校各項工作是否正常有序的開展。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家庭”,在這個“小家庭”里有很多的故事,也有很多的責任,學生的安全、班級的常規,老師之間的團結協作、家長工作等等,都是這個“小家庭”里的重要任務。作為班主任,就是這個“小家庭”的管理者,那么班主任應從哪些方面來進行班級管理呢?多年的初中班主任經歷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班級管理:
一、建立良好班級常規,是班級管理的首要任務
建立班級常規,是指學生在班級集體環境中的日常生活、教學活動、文化活動等在一定的規則下順利開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班級常規,那么這個班的管理就會是一盤散沙。一個班級之所以混亂,就是因為班主任接手時沒有及時制定有效、有序的班級常規,沒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常規習慣,所以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有效的秩序感,有利于班級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開學初,我都會借助我校每學期開展的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月活動,嚴格管理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督促學生們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
我經常根據班級自行制定的班規,該肯定的就肯定,并給予適當的表揚和獎勵;該否定的就否定,并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教育,在全班構成一種正氣,使班級成員都有較大的感染力和道德上的威懾力。同時及時強化學生的紀律觀念,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給予必要的表揚和批評,獎懲分明,對每一項班級事務,都要落實措施,鞏固成果,從而提高學生的自覺意識,促進班級常規的形成。
七年級剛開學的時候,有的學生在吃完點心之后,就把包裝紙隨手亂丟。有一次,我發現陳曼不但自覺地把包裝紙扔到垃圾桶而且把她旁邊同學丟下的垃圾一起撿到垃圾桶里,我馬上表揚了陳曼,并把她列到“光榮榜”的愛衛生的好學生名單里面去。學生們都很愛模仿,也特別容易受到鼓舞,從那之后學生們都會主動把包裝紙扔到垃圾桶,而且都去發現看看有沒有人亂丟垃圾。
二、班主任言傳身教,是班級管理的成功前提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言傳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傳的有效手段。作為班主任跟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是最深的,他的影響不限于課堂教學活動,只要與學生接觸,這種影響就會自然產生。“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這是身教的最重要的表現。因此,班主任要比較注意自我修養,在上課、學習、勞動、遵紀守法等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以影響和感染學生。
同時,班主任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事必躬親,處處留心。要有一對雪亮的“火眼金睛”,細心觀察班里的每一個學生,班級干部的工作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問題,對癥下藥;要有一張很“婆媽”的啰嗦嘴,對于班級存在的問題要時時提醒,不要怕麻煩,工作中無私心;要有一雙勤勞的手,凡事起模范帶頭作用,言傳身教,帶動班級的情緒,熱情高漲地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天、每一環節的工作中;還要有一個敏銳的腦袋,要懂得如何想出好的辦法解決工作中的重、難點,克服所存在的問題,要會機智地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以維護班級集體利益。
班主任的言傳身教,會促使班級形成正確的風氣,學生也會及時將班級的情況反映給班主任,進而形成合力,促進班風學風的不斷優化。
例如,我的班級出現個別學生帶手機的問題,通過我的言傳身教、科任之間的團結協作,使絕大多數學生對入校帶手機的危害性有了正確的認識,學生及時將情況反映給我,進而形成管理合力,促使此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三、科任教師之間團結協作,是班級管理的成功保障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者,是學校、家長和學生、科任教師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之間只有團結協作,才能有利于班級的建設管理,才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
班主任只靠個人的力量來完成對學生的班級管理是不可能的,要與科任老師通力合作,團結一致,形成一個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目標統一的教育集體,用彼此的和諧來澆灌每一個學生,才會有成功的班級管理。
例如: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熱情與科任成員問好打招呼,是每天創造良好氣氛的開始;在管理工作中多用“請你幫我……”、“謝謝你……”等等禮貌詞語;在下班的時候多與科任成員交流自己的生活瑣事,互相分享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互相想辦法去解決彼此遇到的困難等;在班級成員有身體不舒服或是生活遇到困難的時候,多關心問候,一起幫忙想辦法等等,有了這樣良好的精神環境才可以使科任教師積極向上、思想活躍、健康快樂。
我經常利用周末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加強科任教師之間的團結協作。如:輪流到科任老師家里做客,自己動手炒菜,大家一起品嘗。一起出去郊游等等。
四、對學生有愛心、一視同仁,是班級管理的必要措施
常言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是老師的天職”。班主任只有對學生關懷備至,用慈母般的愛心去呵護、滋潤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才能消除師生之間的心理隔閡,讓學生向教師敞開心扉;才能使學生明白這是老師關心你、愛護你、呵護你;才能使學生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樂意接受教師的批評教育和引導。
一些學生,特別是一些學困生由于自身的原因常得不到別人的關愛,往往成為教師遺棄的對象,由于這樣,多數學生對教師都有疑懼心理。對這類學生,許多班主任往往采取一些簡單、粗暴的批評教育方式,根據我多年來的工作實踐:對這類學生,不能采取單一的批評教育辦法,要和對待優秀生一樣一視同仁,還要應該用慈母般的師愛去感化他們。平時多和他們交流和談心,尋找出他們的優點、缺點,為轉化他們尋找突破口。從其“閃光點”入手,引導其重拾自尊、自信,逐步端正其紀律、學習態度。
我有一個學生小高,在九年級入級考試時成績460分,在班級靠后,我鼓勵他說,你的數學差那就當數學科代表吧,既可以多問,對自己也是鼓勵。小高第一次月考取得了不小進步,他找到我不自信地表達到:“老師,我不相信我考的成績,是不是題太簡單了”我激勵他說:“不是題簡單,而是你進步了”。小高在后來的考試中一步一個臺階地進步著,一模考試考到班級第20名,中考以694的高分被徐聞中學錄取。小高到高中后,打電話表達了對我的感激之情,在高中第一年的春節大年三十晚上給我發了很長的短信,說如果不是遇到我,他不可能考上這么好的高中。
五、家校共管,是班級管理的有力后盾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關系緊密,互通情況,爭取家長的配合,這是班級管理十分必要的環節。為了教育好孩子,大多數家長能主動接近班主任,時時關注孩子的情況。班主任也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進行家訪,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力爭更有效地管理好班級、教育好學生。
班主任可以通過家長會、微信群、網站、Q群、上門家訪、電話等形式來與家長溝通交流學生在學校的表現等等,及時地讓家長了解學生的情況。
另外,班主任還可以通過組織家校聯誼活動,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周末或假期都是與爸爸媽媽一起度過,學生的交際范圍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后,班主任就可以策劃假期或周末的聯誼活動,如:集體燒烤、放風箏、爬山等等,班主任負責組織,在材料的準備、車輛的安排、經費的收取等等方面全部由班級委員會的成員負責,這樣不但豐富了學生的周末假期,也促進了班主任和家長的友誼。
例如,班上有一位女生小琴,在我上課時,趴在座位上哭,下課后我問她情況,她說是因為家庭原因,于是我就反復聯系家長,指導家長一起做好小琴的安撫工作,最終使小琴安下心來學習。小琴發憤圖強,中考考了715分的高分,成功被徐聞中學重點班所錄取。
總之,班主任若想管理好班級,在管理工作中就必須要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當好楷模,若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還應具備“三心”,那就是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必須與科任老師、家長通力合作,團結一致,必須用真情實感去感化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