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 劉曉波 董慶佳 謝洪蘭 周艷 邢敏
摘 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是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實效性的需要,也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青年大學生頭腦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通過研讀新教材、提升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方法、加強課堂管理是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效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說,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指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為黨帶領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理論保障。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同樣承擔著對青年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對高職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也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同樣承擔著對青年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對高職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與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相比,它在課程設置、學時學分、課程實施、教學內容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第一、課程設置方面,按照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高職院校開設三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分別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形勢與政策》,而本科院校開設五門,分別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形勢與政策》。第二、學時學分方面,高職院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時學分上和本科院校有所差別,例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高職院校為4學分,64學時,而本科院校為5學分,80學時、《形勢與政策》課高職院為1學分,16學時,本科院校為2學分,32學時。第三、課程實施方面,部分高職院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在大一年級第一、二學期開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在大二年級第三、四學期開設,而本科院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在大一年級第一學期開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在大二年級第四學期開設。第四、教學內容方面,由于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有所差別,所以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施過程中,會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有側重點的突出某些教學內容,例如在《思想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針對服務類專業學生會突出服務意識教育,針對技術技能型專業學生會突出工匠精神教育等。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
(一)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體現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渠道和核心課程,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第一時間傳遞給青年大學生,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既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體現。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包括兩門主干課程,每門課程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有側重點,體現出針對性,例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要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基本內涵、理論基礎和歷史地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要強化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樹立國家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弘揚工匠精神。
(二)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青年大學生頭腦的客觀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發展中一支最為活躍、最有生氣、最具創造性的力量,蘊含著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強勁能量。”青年大學生作為我國青年隊伍中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政治立場、思想覺悟、文化素養直接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是否后繼有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大學生頭腦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征,是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根本保證,有利于青年大學生堅定政治立場、樹立崇高理想、懷揣家國情懷,做永遠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三)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現實需要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國意識形態工作總體向好,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西方敵對勢力從未放棄過對我國意識形態進行分化和西化的企圖,高校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思想理論和價值觀念作為引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作為當代中國最具凝聚力、引領力的思想理論和價值觀念,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將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過程,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讓青年大學生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引導青年大學生始終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途徑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在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論過程中,應該立足高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積極發揮作用。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認真研讀新教材
十九大召開后,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中宣部、教育部立即組織對已出版的馬工程重點教材進行全面系統修訂。2018年4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已完成修訂并投入使,新修訂的教材全面體現了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深刻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認真學習新教材、研究新教材、吃準吃透新教材,通過參加新教材使用培訓、新教材研討會、專家解讀新教材等形式,從整體上把握新教材修訂的過程、修訂的思路、修訂的主要內容,從而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當前,深入貫徹落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任務,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其教學能力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任務的完成。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通過集體備課、同行聽課、培訓學習、進修研修、參加比賽、使用信息化教學平臺等方式提升教學能力。
(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從高職學生學習特點出發,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部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為了強化自己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實際,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使得整個課堂缺乏活力,枯燥乏味。還有一些老師為了刻意增強課堂的學習效果,一味地采用迎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忽視教學目標的實現,導致課堂出現了“泛娛樂化”現象。為了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效進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創新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要采用諸如問題導向式、互動式、啟發式等傳統教學方法,又要不斷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打造“慕課”“微課”等精品課程,激發高職學生學習興趣。
(四)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強化課堂管理
課堂學習氛圍和學生參與度影響著教學目標的實現。一方面高職學生自身自律性較差,另一方面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大學課堂的自由度,而忽視了對課堂紀律的有效管理,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玩手機、睡覺、閑聊、吃東西等不良現象,這大大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的實現。為了改變這些現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要強化課堂管理,提升學生學習的自律性,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為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創造良好的條件。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制定課堂規則、加強過程性考核、控制手機進入課堂、批評教育等方法強化課堂管理,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效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個系統工程,除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積極發揮作用之外,學校黨委行政還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完善課程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培養,充分挖掘專業課、通識課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形成協同育人機制。
參考文獻:
[1]吳愛萍.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思考——以“概論課”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2):62-64.
[2]韋洪發,張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5):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