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琳
摘 要:建立一支高素養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一方面是順應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趨勢,另一方面則是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以我國目前的情況來說,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應當從明確目標、制度保障、專兼結合、完善激勵制度、搭建培訓平臺、鼓勵教師參與創新創業等幾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創新創業;師資隊伍
一、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現狀分析
國家曾多次發文強調,“各地各高校要配齊配強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聘請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建立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加快建設一支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隊伍”。高校教師是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向前推進的保障基石,也是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蓬勃發展的中堅力量。但是,目前在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中,卻仍然存在著下面幾個問題:
(一)教師非創新創業專業學科出身
我國目前從事創新創業的教師,大部分是從其它的學科轉過來的,半路出家,或者是思想政治輔導員出身,兼職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專職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所占比例非常低。這種情況存在的原因是,我國大部分的高校并沒有開設創新創業專業,也沒有全國統一的或者系統的創新創業培訓體系,所以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在專業知識上可能存在內里不足的情況,大部分的專業知識都是教師們一邊教一邊自學,或者一邊實踐一邊自學,進而也影響了創新創業教師科研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二)教師缺乏創新創業實戰經驗
教創新創業課的教師自己沒有創過業,自己沒有涉足過市場競爭,這是在我們的部分高校中確實存在的問題。這種現象的歷史原因是,在我國沒有大力推行創新創業教育之前,高校是嚴令禁止教師自己在外經商或者開辦公司的。因此,許多高校教師即使有創業的想法,或者已經有自己的專利、發明和項目等,也沒有辦法公開在市場上歷練和成長,大部分教師只能把自己的成果轉賣給他人。這就導致目前從事創新創業的教師實際上是缺乏市場競爭意識的,也不具備把學生創業項目帶入真實市場的能力,在資本融資方面更沒有實踐經驗。當然,這種現象在未來會有所改善,在創新創業教育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很多教師會成為既懂專業知識又懂市場規律的全能型導師,熟悉當地政府創業貸款扶持政策,了解當地公司行政審批制度,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團隊的創新創業項目。
(三)創新創業師資培訓量不足
開展合理且充足的培訓,是改善教師執教水平的重要途徑。目前部分創新創業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停留在單純的書本知識教授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本應大力加強對創新創業教師的培訓工作,然而目前我國關于高校創新創業教師的培訓課程卻不多,而且內容大多重復且單一。因為我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訓的時間還不長,一些培訓理念仍具有局限性。比如說,很多培訓教師都是被臨時抽調去的,培訓前無準備,很多培訓課程也是教教師如何上課,卻并沒有帶領教師系統地了解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前世今生。教師沒有機會頂崗實習,也沒有時間對外交流,很多都是在接受了短暫的培訓之后,就直接上課了,甚至沒有時間對自己的授課內容進行梳理打磨。這樣做雖然可以應付一時,但是長久下去的話,必然不利于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和教師個人的成長。
二、加強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探索
(一)確定建設目標,引領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發展方向
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從整體上考慮,從系統上研究。高校應主動適應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采取培養和引進相結合的辦法,構建一支人數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秀、教學能力強的創新創業專兼職教師隊伍。讓“雙師”素質教師、高級職稱教師、高學歷教師的比例達到優化水平。
(二)強化政策保障,提升創新創業教師未來發展空間
給創新創業教師足夠的發展空間,才能夠將更多的人才吸引到這個領域,而高校政策在這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校改革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評估指標,建立健全保障體制。高校應成立領導小組,強化對創新創業工作的領導,出臺相應文件,統籌規劃師資隊伍建設,確保各師資隊伍建設的目標順利達成。此外,創新創業教師的職稱評定問題也應妥善解決,在職稱評定時一是要適當增加“就業創業”序列職稱名額比例,二是在同等條件下,從事過創新創業課堂教學的工作者可以優先考慮。
(三)選拔優秀人才,打造校內外、專兼職結合創新創業教師隊伍
優秀人才的不斷補給和更新,是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基礎。高校應不斷吸納優秀教師加入創新創業教育的隊伍。目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師主要分三類,第一類是校內專職教師,高校應成立創新創業教研室,鼓勵部分優秀教師從兼職轉到專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中,教研室是最基層的教學組織和科研單位,成立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教研室有利于共同探討解決教學難題、探究合適的教學方法,有效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第二類是校內兼職創新創業教師,主要包括創新創業相關學科教師、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學生工作者等,除此之外,高校還應鼓勵碩士、博士等高學歷或具有高級職稱的優秀教師擔任創新創業導師。校內老師主要承擔課堂的教學工作。第三類是校外兼職創新創業教師,高校要按照“走出去,引進來”的思路,聘請優秀校友、企業家和風險投資人等擔任校外創新創業教師,讓校外教師通過短期課堂、講座等方式為學生教學,校外教師的存在,可以更好地解答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的經營管理問題。
(四)完善評價制度,給予創新創業教師多形式激勵
完善的評價制度和多種形式的激勵制度是進一步提升教師執教能力的重點,高校應順應時代發展,完善創新創業師資考核機制。第一,高校可以將教師指導學生創業項目、指導學生參加創業大賽納入教師評價考核體系,在年度考核和評定職稱的時候予以加分;第二,高校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激勵機制,比如說將創新創業教師的專題講座時間、創業咨詢時間,都折合成為相應的工作量;第三,如果教師發表了創新創業領域的論文,或申報了創新創業領域的課題,都應予以相應的獎勵;第四,如果年輕教師有參加創新創業教育的意愿,高校應予以優先培訓機會,鼓勵年輕教師在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發展。總的來說,就是要從多方面對創新創業教師進行激勵,增強制度保障,激發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發展。
(五)搭建企業培訓平臺,開展創新創業教師校內外培訓
首先,高校可定期開展校內外課程培訓,在校內舉辦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研討會和沙龍,或定期選派教師到國內外各地培訓,包括專業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KAB 課程培訓、創業咨詢師培訓等,也可以邀請本地創業者為教師開展交流講座。其次高校可安排教師到企業實踐,讓教師在企業參加培訓,直接向企業管理人員學習、遇到問題時,可以直接與企業管理人員交流解決。
(六)鼓勵教師參與創新創業創業實戰,轉化科研成果
為了提升創新創業教師教學水平,高校應鼓勵教師直接參與到創新創業的項目中,讓教師通過實戰后,再把知識帶回課堂。在此方面,高校應當落實國家關于教師創新創業的政策,為教師創業提供政策指導和制度保障,校內創業園也應對教師開放,讓教師有創業的啟動基地。指導教師創辦企業后,可以讓學生進入教師創業企業,教師的資金和技術配合學生的創造力,發揮各自所長,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初創企業的存活率,也必然會帶動學校學生創業的新高潮,會有更多學生加入到創新創業的隊伍中來,此外,現在高校應鼓勵教師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專利轉化為市場效益,并給他們一定的物質獎勵。
以上是本文關于如何加強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的探討,但是時代在不停的變遷,在新市場新經濟情況下,在人工智能即將到來的新時代,我們對創新創業教師的要求會更高,未來創新創業教師未來還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和要求,我們需要繼續關注和探討。
參考文獻:
[1]陳廣正.“雙創”視角下地方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的提升[J].中國成人教育.2017.06.
[2]魏芬,李琴.“轉件結合”的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體系初探[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12.05.
[3]陳學軍,周益發,鄧衛權.高校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建設現狀及建設體系建構[J].職教論壇.2017.11.
[4]王勁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探析[J].高教學刊.2017.24.
[5]張文娣,宋景華,程悅.加強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探析[J].開封大學學報.2016.
[6]郎振紅.“雙創”視域下高職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研究[J].大學教育.2019.
[7]丁邦俊.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特點及其指標體系研究[J].職教論壇.2016.
[8]所有高校明年起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網絡(http://www.taiwan.cn/chuangye/cyxw/201512/t20151217_11264590.html)》- 2016.
[9]倪亞麗,張武華.新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培養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