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摘 要:馬克思主義哲學高度的辯證性與批判性,是我們思想武裝的根本。隨著對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問題研究不斷的深化,我國高等教育也針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高層次要求,那么我們就不能忽視在思政教學過程當中更要加大辯證法的知識講解,引導大學生去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讓他們在獲得政治信仰的過程中有一個基本的方法,同時也是確保我們能否大力培養出有政治信仰的高等人才必備的基礎。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政教學;大學生意識形態
隨著對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問題研究不斷的深化,我國高等教育也針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高層次要求,這足以說明了我國高等教育在意識形態方面進一步落實黨中央對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高度重視與要求。在當前全國范圍內都積極響應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時,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也在積極探索起了怎樣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讓意識形態工作開展的有效性不斷增強,這也是筆者在這篇文章中將作為重點闡述的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政治信仰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真理與信仰的燈塔,這盞明燈的存在結合我國近代國情的需要,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局面,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成為了我們政治信仰的整體結構。然而,對于任何一種思想的起源或是重心而言,都是有一個基點的,而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結構來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這種理論的基礎,同樣也是我們解讀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與工具。一方面,源自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具有的批判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高度的辯證性,無論從哲學的思辨角度來看,還是從思辨通往實踐的角度來看,馬克思主義哲學儼然很好的完成了這種跨度,因此,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將馬克思更多的時候界定在了社會學家的領域,因為馬克思通過這種高度的辯證法將自己的哲學演變為了超越西方傳統思辨性的哲學,所以我們今天在研究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同時,就更要注重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真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也是我們判斷真偽的重要方法,然而在政治領域中這種方法的應用就更重要了,因此,我們就非常自然的理解到了這樣一個事實——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能否堅定我們的政治信仰的根本保障,這也是一個基本方法。
既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樣重要,那么它們也就是引導我們的政治信仰在根本范疇中不會出現嚴重偏差,馬克思主義哲學高度的辯證性與批判性,是可以有效揭露出隱匿在人們所謂的常規形態中的虛假性,包括一些流行在社會當中的各類意識現象——低俗文化、畸形意識、扭曲的意識形態以及不健康的心理等等,因此,當我們將這一切應用于當下大學生的意識形態發展層面上而言,我們就更需要傳遞這種方法,這才是思想武裝的根本。不懂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含義,不懂得辯證法,這將很難保證我們的學生意識形態發展的穩定性,他們的人生價值觀一旦受到大眾文化當中的一部分低俗以及不健康的意識影響,恐怕這些學子們的人格塑造都將成為社會的嚴重問題。因此,對大學生意識形態的引導問題就不能忽視在思政教學過程當中更要加大辯證法的知識講解,引導大學生去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讓他們在獲得政治信仰的過程中有一個基本的方法。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思政教學質量提高的導向性
我國高等教育開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也是我們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范疇,其實基本上我們的大學生主要接觸到的馬克思主義就是來自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的教學當中,比如說我們高校開設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課程,這些都是我們的意識形態形成的重要知識層級,愛國、愛社會、形成信仰以及有責任、有擔當等等,這些都離不開意識形態的教育培養。這些意識的本質有一個特征,就是哲學上所講的真、善、美,而且我們當下的社會要求就是要將這種真善美與我國社會的政治信仰高度結合,那么這必然指引著我們的意識形態教育要全面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把這個教好了才有可能提高其它思政課程的發展,才能凸顯出我們政治信仰的特色。
當大學生對意識形態開始產生興趣的時候,其實也就是他們在這個方面產生了自覺性,而打開這扇大門的有效途徑就是辯證哲學的獨特的批判性,那種對人類社會以及世俗事務真相的揭露,其實就是真理在向人類顯現的過程,追求這種過程也就是對客觀事件具有批判性的過程,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恰恰滿足了這種要求,因此,在我們今天的思政教育當中,就更要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與講解,這也是進一步提高思政教學的方法及手段,同時也是確保我們能否大力培養出有政治信仰的高等人才必備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思政課的質量提升,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知識的傳遞有很大關聯性,因此,對大學生意識形態的引導問題就應該重視在思政教學過程當中加大辯證法的知識講解,引導大學生去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讓他們在獲得政治信仰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的方法,這樣將有利于大學生意識形態的有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