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照含
摘要:核心素養是新課改中的重要內容,而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客之一是創新能力。術教師應該在教學時深入挖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且靈活的運用美術教學模式,小學美術教學中對知識體系的創新十分重視,教師要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也可以說美術教學更加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美術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1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現
素質教育要求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將學生基本素質提升作為教學核心,經過培養能力及智力,最終完成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小學美術教學在義務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素質教育實現的主要渠道,是完成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內容。只有加強對美術等藝術教學的重視,重視學生藝術創作的興趣,才能創新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提升學生的各項素質提供重要基礎。
1.2 有利于學生藝術創造力的培養
培養藝術人才的重要途徑在于學生藝術天賦及能力的有效培養。許多有美術創作能力的人才均離不開創作天賦及創作能力。素質教育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及興趣。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使學生對繪畫產生學習熱情,為培養藝術人才提供重要的創作基礎。
2 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教育興國方針的實施,我國目前的綜合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美術教育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大多數家長還是把美術當作孩子的樂趣,甚至當作是浪費時間的玩物,同時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僅僅是給學生灌輸一些基礎理論,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們更是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小學生往往會聽從和模仿老師的教學建議,缺乏實際動手鍛煉發揮的機會,導致學生們對美術和繪畫形成了思維定勢,往往認為天就是藍的,樹就是綠的,局限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3 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與其他學科相同,美術學科同樣需要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創新精神實現培養的教學目標。相較于其他學科,美術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實施教學。
3.1 美術老師要對小學生的進步給予肯定
在新課程改革的發展中,對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逐漸加強,希望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實現共同進步及發展。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將學生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教師應發揮指導者的作用,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的想法,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并在互動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如在學習繪畫汽車時,教師可讓學生觀察汽車,并表達出自己喜歡的汽車以及汽車的特點。然后讓學生想象一下未來汽車會增加哪些功能,并將想象中的汽車畫出來。美術教師必須要對小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展開有效的培養,善于發現小學生的進步,并且鼓勵其繼續學習深層次的美術知識,使小學生擁有一顆想要對繪畫內容進行創新的心。
3.2 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
美術教師在對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重點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圍繞教材展開美術教學。而美術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有時會因為時間以及地點的因素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直接的給小學生最直觀的感受。讓多媒體教學設施帶給小學生創作空間,針對其創造能力展開有效的培養。
3.3 運用情境教學模式引導小學生學習美術
大多數的小學生觀察能力差,因此美術教師應該在運用引導式的教學模式吸引小學生主動對美術知識進行學習,有利于小學生盡情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降低美術教學的難度。在這一過程中小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過程中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此美術教師在針對小學生進行知識傳遞的過程中,一定要設置較為生動并且可以使小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的吸引小學生主動的去學習美術知識。美術教學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創設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借助適當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吸引學生注意力,而詩歌教學就是主要的美術教學情境之一。
4 結語
新課程改革要求有針對性的培養其創新能力,要以此為前提條件使小學生對美術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快樂,使其可以充分的運用自己的想象力融合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情況,對教師布置的學習內容進行加工,創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來。美術教師還要在傳遞美術知識的過程中對現有教學思路進行及時的創新,使學生喜歡上美術課堂。
參考文獻
[1]王丹.勤于動手外化于行——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勸手能力的培養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2):202
[2]劉發平.探討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美與時代(中),2019(0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