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佳
摘 ? ?要: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國家建設人才不僅需要知識、技術、技能本領,還需要好的思想品質和高的道德水平。利用微博平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已經在校園內廣泛應用和開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提高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已成為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微博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實效性
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網絡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必備品。近年來,微博流行于網民之間,并且在大學生中更受歡迎。微博能為學生提供便捷的信息交流,還能通過微博展現自我,學生的所感、所想都能通過微博表達,學生在微博好友間互相評論,互相探討人生理想和價值觀念,所以微博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有著深刻的影響。面對網絡自由、信息全球化的變化,思想政治老師要積極采取措施對微博校園的流行、使用進行引導和應對,一方面利用微博提高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另一方面做好微博傳播內容的凈化。只有做好這兩個方面才能讓學生在微博使用中受益匪淺,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微博的幫助下變得更有實效性。
一、高校利用微博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思想與時俱進。
當前國內國際形勢多變,大學生要及時掌握國內外形勢,緊跟黨中央的步伐,與時俱進,始終走在時代的最前列。大學生通過微博就能了解國內外重要新聞,掌握國內外政治、經濟建設形勢,通過微博學習最新的黨中央發展方針和政治策略。促進學生政治意識增強、文化價值觀念形成、完整人格塑造、激發學習動力等,所以微博能夠讓大學生與時俱進、全面發展。
(二)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創設。
微博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這種狀態會繼續發展和普及,微博在大學生中的影響力會持續增強。學校可創建校園微博作為宣傳教育平臺,每一個專業、學院、年級、級部都創建不同等級的微博,學校可以利用微博營造濃郁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在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時滿足學生有關知識文化的學習需求,從而實現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進步。
(三)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創新。
微博有強大的文字、圖片、視頻編輯功能,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和交流,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創新提供更多可能。思想政治老師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微博賬號發布新聞、信息動態、政治學習、活動信息等有關信息,學生可在第一時間掌握。老師可以在微博上發布思想政治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能討論。
二、提高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相關策略
(一)傳播價值核心,加強微博傳播思想的正確引導。
微博以信息自由吸引著大學生,微博中有正能量的、正確的思想教育信息,也有消極負面的教育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參與者一定要“正態勢”,利用微博向學生傳播積極、正能量的思想和信息,防止消極負面的信息在學生中間蔓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參與者要對微博思想、輿情進行積極引導,保證校園微博信息傳播的“凈化”。第一,思想政治老師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對那些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的文章、信息進行轉載、評論和學習。例如:在微博中多轉載一些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習總書記語錄等相關文章,供學生轉載學習。第二,強化學生的自律意識,讓學生積極學習網絡法律知識,堅決抵制不良信息,反思錯誤和不足。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參與者一定要培養“意見領袖”,只有把握住“意見領袖”的傳播方向就能掌握住輿情信息,從源頭肅清不良信息。例如:對微博比較活躍的博主進行積極引導,對他們的關注度要更高,掌握活躍博主的任何微博動態。
(二)建立對微博進行有效監管的機制。
對高校微博進行有效監管是非常復雜、困難的,這是一個系統的監管體系,涵蓋學校、運營商、博主等主體。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制定法律法規規范微博運營商的行為,對于那些傳播不良信息的運營商處以重罰或者強制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國家要積極引導運營商通過技術手段對那些不良信息進行過濾,消除消極的思想文化。兩方面為校園微博的“清網行動”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外因解決好,內因很重要,高等院校一定要整合相關職能部門,結合監管制度和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進一步加強校園微博管理和監管。對于當前大學生使用微博的相關情況,尤其對于大學生微博中的評論和動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參與者一定要及時有效地跟蹤和掌握,防止消極、不良的思想信息在大學生之間傳播。思想政治參與者一定要發動學校學生會、團委、黨員團體等對微博的使用做好監督,對于那些傳播不良信息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制止。發揮學生會、團委、黨員團體的帶頭模范作用,讓這些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積極帶頭用好微博。
(三)促進微博良性互動的形成。
微博傳播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并且傳播信息比較多樣化,正因為微博具有這些特點,所以當一個人的話題被他人關注且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地傳播后,這些被關注的話題和信息的影響力就會膨脹。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積極引導,促進傳播向良性方向發展,保障微博傳播的良性互動。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參與者可以關注大學生的輿情,主動充當微博的引導者,積極利用微博與學生及時溝通。思想政治教育參與者可以通過校園官方微博對學生相關問題進行解答,梳理學生的情緒,尤其涉及學生學習生活各個方面的相關信息要及時、慎重地與學生交流互動,處理好學生現實中的問題。通過這兩種方式使學生的各種思想、信息在學校的有效管理下傳播,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在微博上的互動朝著良性方向發展。
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諸多意義,思想政治參與者利用微博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自由權益,不能因為微博中表達的思想難以把控而限制學生使用微博,或者限制學生使用微博的時段或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參與者在利用微博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還要創建和諧的微博網絡環境,讓學生樂于接受通過微博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文豐安.提升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4):123-125.
[2]劉靜,鐘永秀,祝婧媛,等.利用微博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4(4):63-67.
[3]蔡建滿.關于利用微博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3(18):150-150.
[4]黃秋霞,鄧宗瓊.新時期提高西藏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策略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36):77-78.
[5]雷芳.全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升的思考[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3(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