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莉
長陽南曲是土家族曲藝曲種,原名南曲,亦稱絲弦,流傳于湖北省宜昌市轄的長陽、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境內,有“絲弦雅樂”之稱。它唱詞文雅、曲調優美,要求表演者自彈自唱。南曲又分為“南腔”“北調”兩大類,特別是“北調”,以其舒緩的節奏、悠長的韻腔、纏綿悱惻的腔情沁人心脾,讓人回味無窮。南曲是土家族曲藝中的精品,在全國各級展演比賽中異花獨放,成為曲壇一枝瑰麗的山花。
筆者從藝以來,堅持潛心向南曲民間藝人和從事南曲創作、研究的老師學習南曲的演唱。近幾年,筆者演唱了一批南曲新曲目,如《清風頌廉》《空谷幽蘭香》《光耀清江》《石城請水天上來》等。擔任主演的長陽南曲《漁家樂》獲得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的“文化力量·民間精彩”全省首屆社會文藝團隊展演一等獎。擔任主唱的南曲《歲月靜好人風流》于2018年獲得湖北省十四屆“百花書會”三等獎。
一、長陽南曲唱腔藝術的獨特腔韻
(一)長陽南曲唱腔風格鮮明
長陽南曲共有31個曲牌,曲腔各異,婉轉動聽,具有濃郁的民間特色和鮮明的地方風格。南曲的聲腔必須用中國民族民間的唱法才能表現其風韻,如果用西洋唱法(美聲)來演唱,就失去了它特有的優雅與清麗婉轉。中國現代的民族唱法也吸收借鑒了西洋唱法的精華,如果用純粹的民族唱法來演唱也會使南曲失去它的特點,所以南曲在演唱方法上采用了中國民族民間唱法。
長陽有很多民間小調,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南曲曲牌音樂與土家民歌小調互相影響、互相糅合,是南曲融進土家小調,還是土家小調融進南曲曲牌,誰都無法定論。但演唱南曲和唱民歌小調的風味各不相同,南曲唱腔比起土家小調民歌類更為復雜多變,它采用悠長的韻腔,需要一字多腔的反復柔韻、纏綿細膩的吟唱,如果演唱方法不對,也會使其特點丟失。
(二)長陽南曲的音韻與戲曲韻腔的異同
戲曲是中國音樂的根,現在很多音樂形式都吸收了它的精華,南曲也不例外。中國戲曲講究吐字歸韻,反復揉韻,韻腔糅合,長陽南曲在吐字歸韻、韻腔結合上和它有異曲同工之妙。
資丘曾是西南商業重鎮,號稱“小漢口”。商業的繁榮必將帶來文化的交流,正因為資丘商業繁榮,各種藝術形式在這里實現了大融合,所以這里的南曲藝人吸收了各種藝術形式的精華。曾經的南曲演唱者都是讀過書的文人雅士,演唱南曲是他們勞作之余的一種放松方式,也正因為他們是讀書人,南曲唱詞優雅,曲調優美,而且有些南曲高手曾到宜昌、五峰等地與他人共磋曲藝,這種交流式的學習,促使南曲不斷演變,借鑒吸收其他藝術形式的精華,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長陽南曲的地方語言特色
長陽隸屬湖北省,很多字的發音與普通話接近,所以,演唱者用長陽方言演唱南曲時,一部分用普通話,一部分用方言,這樣才能保證唱詞的押韻。長陽方言明亮靠前,給人親切之感。幾十年來,在發展創新長陽南曲的過程中,人們仍然注重地方方言。例如,“白”在普通話中讀音為“bai”,在南曲中唱為“be”。人們對觀眾難以聽懂的部分字詞做了適當調整,讓中國特有的民族民間唱法融入中國戲曲的精華,再與其方言特色相結合,確保長陽南曲的民族特色。這也是長陽南曲跟其他藝術形式的重要區別之一。
二、長陽南曲表演藝術的發展與創新
長陽南曲最初的演唱形式是文人雅士圍坐在一起,自彈自唱,樂器以三弦為主,有時一人演唱,有時二人分角對唱,也有多人齊唱,傳統南曲演唱無表演動作。1962年,湖北省曲藝專家蔣敬生專程給長陽歌舞團編排了一批傳統南曲曲目,這是第一次在長陽南曲的演唱中加入動作表演成分,使得長陽南曲的觀賞性大大增強。隨后,蔣敬生又培養了一批曲唱專業演員。長陽南曲從無表演到專家傳授正統的說唱藝術表演方法,有了劃時代的進步。
長陽南曲最初只有開篇小段,1983年首推中篇書目,單人彈唱說表演50余分鐘,曲段里正反角色較多,唱功音域寬、分量重。它運用了民族民間唱法和科學發聲相結合的原理,對每個人物的語言狀態加以區別,使南曲在聽覺美感上更進一步。除了聲音上的變化之外,南曲在表演上大膽借鑒傳統戲曲的表現手法,將曲段唱活、演活,增強觀賞性。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與創新,長陽南曲由一人彈唱表演發展到二十多人的大型開篇彈唱表演,使說唱冷門藝術變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熱門話題。現代長陽南曲除了保留主要傳統樂器之外,還融入了其他樂器,使得伴奏音樂更加豐滿,更符合現代人的音樂審美。演唱上,它不丟失南曲演唱藝術的特點,借鑒了更先進、更科學的演唱方法,既保留了南曲的藝術特點,又提高了演唱者的演唱技術,為南曲表演的發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間。
最早的南曲表演沒有使用其他道具,現代南曲表演使用了碟子、筷子、云板(或雙叩板)、小小折疊扇。2018年,筆者主唱的南曲《歲月靜好人風流》還加入了長陽本地的九節鞭,表演融入了長陽當地的花鼓子。
現代南曲注重主唱者彈唱外,還充分運用伴唱者烘托,表演動靜結合,互相呼應,主次兩組畫面有機結合。例如,南曲《歲月靜好人風流》中,手拿三弦的伴唱者邊舞邊彈邊唱,領唱者動靜多姿,表演豐富多變,展示歲月靜好的平靜與幸福。在《歲月靜好人風流》中,除了有主唱、伴唱(更細分為二個聲部)外,還融入了長陽特有的男子高腔演唱藝術,運用多維度的演唱方法,增強聽覺上的沖擊力。
三、結語
長陽南曲唱腔曲牌的變革和創新離不開母體,它獨特腔韻和古樸高雅的地方風味絕不可淡化。愿這束獨特瑰麗的山花更加艷麗多姿,有更多的人去傳承、研究、探索,將其發揚光大。
(湖北省土家族(長陽)歌舞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