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陽
“黎侯虎”是具有傳統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也是一種中國古代民間廣為流傳的玩具,它的種類極多、流傳極廣。黎侯虎是以虎為原型進行設計,虎作為古代圖騰崇拜物,是祥瑞的象征,人們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寄托在黎侯虎身上。黎侯虎作為民間手工藝品,深受人們的喜愛,現在山西省黎城縣流傳較廣。黎侯虎的歷史淵源深厚,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推動了當代布藝的發展。
黎侯虎相傳起源于春秋時期的黎侯國,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它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傳統民間手工技藝是由大眾創造的,以裝飾生活、豐富民間風俗活動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并流行。黎侯虎是以虎為原型進行設計,虎是古代常用的圖騰崇拜物,是一種猛獸,象征著威嚴勇猛和雄健獨尊。虎是鎮山之主,人們對虎這一形象的敬畏和崇拜是不可動搖的,虎被我國古代人民奉為鎮山之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虎象征著權力,也象征著所向無敵。人們自古將虎作為風水吉祥物,虎在人們心中也是強壯和威武的,作為百獸之王,虎有著無限的榮耀和威嚴,更是權力和祥瑞的象征。
一、黎侯虎的民俗文化內涵
黎侯虎是千百年來,當地人民群眾在生活生產中的總結和記錄,是勞動人民生產生活的智慧結晶。黎侯虎作為一種極具文化特色的手工藝品,滿足了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對美的追求,以純手工的方式傳承著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對虎的崇拜,也傳遞出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
(一)虎崇拜的歷史淵源
虎在生態學上處于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虎是一種令人敬畏的猛獸,虎在人們心中象征著勇猛精進、雄強威武,因此虎作為猛獸和古代圖騰的崇拜物流傳千年。虎是森林之王、鎮山之主,是古代人民心目中的鎮山之神。虎文化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同時也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古人認為,老虎出現即意味著祥瑞,代表一種育德,蘊藏一種“仁而善”的信息。所以,古代以有龍虎脈象的圣地作為風水佳地,認為可以繁育子孫。
(二)黎侯虎的民俗文化內涵
1.民俗內涵
虎被古人視為神獸,在人們心中是勇猛、堅強的象征。當今社會,黎侯虎是民間廣為流傳的玩具,以形式多樣、寓意吉祥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黎侯虎有單頭虎、子母虎、枕頭虎等形式。
中國古代,端午佳節,長輩常常將手工制作的黎侯虎作為禮物送給晚輩,黎侯虎無聲地表達了長輩將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寓意吉祥,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長,像虎一樣強壯。有些還經常會將艾草加入黎侯虎中,用來辟邪保平安,長輩習慣采用這種無聲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晚輩的愛。民間也經常做各種形式的黎侯虎手工藝品,同樣寄托了美好的寓意。
2.文化內涵
黎侯虎作為古代虎圖騰的傳承,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演變出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刺繡、草編、剪紙、書畫和手工藝品。黎侯虎有著辟邪、鎮宅、吉祥等文化內涵。黎侯虎的造型設計也傳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凝聚了勞動人民的無限智慧。黎侯虎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人們要傳承和弘揚黎侯虎文化。
二、黎侯虎的形象表現
黎侯虎的外形以嬰兒為原型,將虎的頭部放大,軀干縮小。造型不僅講究威猛,也將憨態形象融入其中。黎侯虎造型短小圓胖,其細節設計各有寓意。黎侯虎造型對虎進行抽象和夸張設計,對五官進行簡化和夸張處理,五官溫順、祥和,憨態可愛,童趣十足,深受人們的喜愛。黎侯虎的顏色源于中國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白、青、黑、紅、黃,民間通常選用紅、黃兩種面料,象征吉祥和富貴,其視覺沖擊令人以喜悅和滿足。黎侯虎四足向外撇,寓意扎地生根,代表勞動人民腳踏實地的生活態度,腦袋微微上揚,顯示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整體呈現出飽滿的精氣神和孩童一樣的天真可愛。
虎身和花紋所用的布料都十分考究,需要精剪細裁,常用的花紋有蓮花紋。古代常用木屑作為填充物,可以很好地彰顯虎的王者風范,現多用棉花或納米粒子進行填充,增加了實用性。人們用藍緞縫制老虎的眉眼,彰顯老虎的威嚴。虎體紋飾有三六九等之分,代表了古代嚴苛的階級制度,顯示出虎作為萬獸之王的威嚴和尊貴,現多采用吉祥的紋飾如蓮花紋、老虎紋等,寄托長輩對晚輩的愛護之情。
三、結語
黎侯虎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我國其他布老虎形象相比,其造型比較獨特并并得到了穩定的傳承。作為民間傳統的手工藝品,用色濃烈大膽,惟妙惟肖,工藝制作精細。黎侯虎傳承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超越了其藝術形態本身的價值,有助于促進當代布藝的發展。當前,人們要大力傳承和弘揚黎侯虎民俗文化,積極設計和開發相關衍生產品,將黎侯虎形象更好地應用在布藝設計中,促進黎城縣乃至山西省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民俗經濟發展。
(西安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