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舞臺藝術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表演藝術形式。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各種新技術被運用到舞臺藝術中,極大地提高了舞臺藝術的審美效果。本文回顧了我國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的歷程,介紹了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的意義,并對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的方向進行了思考,以供參考。
舞臺藝術源自遠古人類的祭祀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形式豐富、風格迥異、技巧多樣、各種元素高度融合的藝術形式,深受人們喜愛。相對于其他藝術形式,舞臺藝術有其自身顯著的特點。首先,舞臺藝術是一種表演藝術。無論是戲劇、舞蹈還是歌唱、雜技、演講等形式,都需要在舞臺這個特定空間范圍內進行表演,因此表演是舞臺藝術的核心要素。其次,舞臺藝術是以直觀的、動態的方式呈現給觀眾。舞臺藝術需要演員通過肢體動作、表情神態、語音語調等多種藝術技巧,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或者情節設計,直觀地、動態地呈現給觀眾,演員的表演和觀眾的欣賞是同步進行的,舞臺上下的情感互動是直接的、實時的。再次,舞臺藝術涉及工作和元素較多,舞臺藝術除了需要演員的表演,還涉及舞臺美工、舞臺音響、舞臺燈光、化妝服飾、道具布景等,涵蓋了策劃編導、音樂、舞蹈、美術、工藝、科技等諸多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和系統性較強的藝術形式。
基于舞臺藝術的特點,不難看出影響其表現力和藝術性的元素有很多,其中舞臺技術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尤其在現代舞臺藝術發展中,舞臺技術的重要性越來越高,逐漸從效果輔助,上升為參與表演,成為舞臺藝術的核心要素。現代科技為舞臺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
一、我國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的回顧
我國舞臺藝術的歷史源遠流長,出現過許多影響深遠的藝術作品。但我國舞臺藝術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的時間并不長,自20世紀90年代起,迄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21世紀初
這個時期是我國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的起步階段。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在交流中,我國舞美工作者了解到國外舞臺藝術流行科技趨勢,并及時引入國內,典型代表就是電腦燈和帕尼燈。電腦燈用氣體放電光源取代了傳統的鹵鎢燈泡,具有高色溫、高壽命的優勢,同時在色彩表現上更加豐富,電腦燈最大的優點就是通過電腦來控制燈光,從而實現了根據舞臺音樂節奏精確調控燈光效果,這是以往人工控制無法做到的。而帕尼燈在當時是一種新型的幻燈布景技術,可以以極高的亮度將整個反轉片或手繪片畫面完整地投射到舞臺背景上,彌補了以往拼接投射精度差、工作量大的不足,做到了背景的瞬間變化,并且可實現較為簡單的動態效果。電腦燈和帕尼燈的引進使用,代表著我國舞臺藝術開始步入現代化。
(二)21世紀初十年
這一階段的主要代表就是開始采用數字軌道鏡投影燈。數字軌道鏡投影燈是2007年美國研發的舞美技術,我國幾乎是與美國同步引入使用。數字軌道鏡投影燈由投影機、軌道鏡、服務器等主要部分組成,可以從任何角度向舞臺投射靜態或動態圖像。多臺數字軌道鏡投影燈可以同時使用,實現無縫拼接,適合超大布景需要。數字軌道鏡投影燈的采用,標志著我國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進入了數字化時代。例如,鄭州歌舞劇院創作的舞劇《云水洛神》是我國第一次使用數字軌道鏡投影燈,營造了美輪美奐的玄幻效果,完美再現了《洛神賦》中描繪的神話場景,舞臺效果極佳。
(三)2010年至今
這一階段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更加趨于綜合化和復雜化,尤其以LED屏幕和舞臺機械裝置的組合使用為代表。舞臺LED屏幕面積巨大,圖像清晰,不會出現抖動和重影,并且拆裝簡單,易于運輸和維護。舞臺LED屏幕與舞臺機械裝置配合使用,可以實現更加多樣復雜的舞臺藝術效果。例如,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演藝集團出品的大型情景音舞詩畫《天安門》,在國家體育館演出中首次使用了60m×20m的巨型LED屏幕,通過影像技術,將客機“降落”在舞臺上,并通過舞臺機械設備,讓各國游客從舷梯走下,實現了真實與虛擬的驚人結合效果。
二、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的意義
(一)有助于舞臺表演形式的豐富和效果的提升
現代科技和裝備能夠實現以往舞美所無法實現的藝術效果,例如,在舞臺戲劇表演中,營造情感氛圍、體現時代背景特征等,從而帶給觀眾更加深刻和豐富的感官體驗。
(二)有助于擴展創作思路和突出創作風格
藝術創作是充滿靈性和激情的心理活動過程,但受到技術條件限制,很多創作者極具想象力的構思設計無法實現,不得已只能妥協,使作品達不到應有的質量水平。現代科技的運用有效地解決這一矛盾,給了創作者更廣闊的施展空間,使他們的表現手法更加靈動,作品風格更加鮮明。
(三)有助于傳統藝術的傳承和弘揚
我國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舞臺藝術形式,如戲曲、雜技、曲藝、民族舞蹈等。隨著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有些藝術形式由于表現手法單一,已經跟不上現代人的欣賞需要,而被逐漸冷落,甚至到了瀕臨失傳的境地。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可以為這些傳統藝術形式加入新的表現方式,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更具有時代感,更符合現代社會需要,這對于傳統藝術的傳承和弘揚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有助于促進文化交流
科技化發展是世界舞臺藝術發展的大勢所趨。我國的舞臺藝術要跟上這一形勢,在舞臺科技的研發和使用方面力爭走在世界前列,這有助于將我國優秀文化推向世界,樹立我國的文化自信,展示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三、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的方向
(一)注重綜合使用
現代舞臺藝術的表現內容日趨復雜,表現形式日趨多樣,而且觀眾對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特別是在文化市場持續繁榮的新時期,大型舞臺演出已成常態,單一的技術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因此綜合使用是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的主要方向。所謂綜合使用,就是將現代科技的燈光設備、音響設備、機械設備、視頻設備等視為一個整體,在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成系統地加以運用,以提高藝術表現力和感官沖擊力。例如,展現湖湘文化魅力的大型旅游綜藝晚會《瀟湘畫卷》,就綜合使用了投影、燈光,并配合情境音樂和舞臺道具升降裝置,營造出濃郁的地方風情,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應。
(二)舞臺時空不斷延伸
在現代舞臺藝術發展的過程中,突破傳統舞臺空間局限,對表演空間進行多維擴展是一個顯著特點。其間,舞臺技術科技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可以實現舞臺多維和動態的擴展,強化總體藝術表現意圖。例如,石家莊市首個常態舞臺藝術演出《勒泰之夜》,其表演內容極為豐富,既有異域風情的歌舞,也有當地特色文化展示,既有魔術雜技,也有紅色革命文化展演,如此包羅萬象的內容,固定的舞臺是不足以勝任的。因此,演出使用了復雜的舞臺機械,動用了先進的3D影像設備和全息激光投射系統,將整個紅太陽劇場變為演出舞臺,為觀眾奉獻了一場極為震撼的視聽盛宴。
(三)科技全方位滲透
舞臺藝術的科技化發展,正在由單一設備的現代化革新,轉變為科技對舞臺藝術各個元素的全方位滲透。除了燈光、音響等專用設備不斷更新發展外,一些傳統的舞臺藝術元素也實現了科技化革新,如演出服裝。人們以往只關注服裝的樣式、色彩,而現在更加關注服裝的科技含量,自發光材料被運用到服裝上,服裝在演出中可以隨時變化顏色,一方面可以與燈光設備密切配合,增強了藝術表現力,另一方面也實現了服裝褪色、做舊、磨損效果的呈現,省卻了演員中途換裝的環節,增強了演出的連貫性。
四、結語
舞臺藝術科技化發展是大勢所趨,積極采用現代科技,是每一個舞臺藝術工作者必備的意識和能力。但在具體實踐中,切忌為了使用科技而使用,而要尊重舞臺藝術規律,根據演出實際需要,合理地、有針對性地使用,以便發揮出技術和設備的最大藝術功效。
(深圳市龍崗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