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作為一種外來的藝術被廣大群眾所接受,在其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的技法,如濕畫法和干畫法。其表現方法十分豐富,利用各種媒介材料,如蛋清、鹽、肥皂、酒精等,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干筆技法也成為水彩創作所普遍使用的一種技法,因此筆者討論了干筆技法在個人創作中的具體應用。
一、創作中對干筆技法的研究
(一)水彩干筆技法
顧名思義,干筆技法就是用干顏料和畫筆來進行繪畫,它是與濕畫法相反的一種常用畫法。干筆技法是借助干的顏料和畫筆,表現一種特殊的韻味,使畫面表現出一種近似油畫的特殊效果。有一種水彩干筆技法,就是懷斯使用的那種,看起來很厚重,有些油畫的效果。干畫法是一種特殊的畫法,它是用多種顏料堆積,不像濕畫法表現水韻的效果。干畫法比較容易掌握,因為它可以一遍一遍地著色,有利于表現繪畫對象的形體結構和色彩。干畫法可分層涂、罩色、接色、枯筆等方法。
1.層涂
所謂層涂法,簡單地說,就是一層一層地疊加顏色來表現繪畫的對象。在整幅畫中,涂色的層數肯定是不同的,有的地方需要多次涂色,而有的地方只要一遍即可。層涂法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在涂色層數過多的情況下,會失去水彩特有的透明感,使畫面看起來很臟。所以,在層涂之前,人們就應該充分考慮顏色重疊的方法,事先預想出層涂之后畫面所呈現的效果,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2.罩色
總的來說,罩色也屬于層涂的一種方法,罩色多用于在畫面完成之后的修改過程中。例如,針對顏色不夠統一、冷暖對比不夠強烈等問題,經常采用罩色的方法去完善。但是,使用罩色有一個缺陷,如果掌握不好,會把底色弄臟,所以在使用此種方法時,要一遍鋪過,盡量不要回筆。
3.接色
接色就是在鄰近的顏色旁進行涂色。接色又分為干接法和濕接法,干接法色塊之間不求滲化的效果,只為達到完美的結合。而濕接法是增加畫面的滲化效果,使畫面更加和諧。接色這種方法,可以更好地表現物體的輪廓和色彩的統一和諧。
4.枯筆
枯筆就是筆頭水少色多的一種繪畫方式,它在運筆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飛白的效果。一般表現閃光或者柔中見剛時常采用此種方法,例如,魚鱗和魚尾的繪畫可以很好地表現繪畫對象的質感。
(二)中國藝術家對干筆畫的應用
當代中國水彩畫最具影響力之一的畫家——劉壽祥,現任湖北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主任。他的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并且各大美術館都收藏有他的作品。最初知道劉壽祥教授是因為品讀了他的水彩靜物畫《鮮果系列》,其真實的畫面一下子就吸引了筆者,令人感受到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靜物的心靈相通。劉壽祥善于運用干筆畫法,作品《即興寫生》以干筆技法畫了三條魚,干掃留白技法把魚鱗的質感描繪得十分生動,包括魚尾鋒利的感覺也很有韻味,寥寥數筆就生動地畫出了魚的特征。他的繪畫作品用最樸實的語言道出了自己對繪畫的深刻理解——真誠的感悟與會心的表達。品讀他的作品,筆者真正領悟到唐代畫家張璪提出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藝術創作理念。
(三)西方藝術家對干筆畫的應用
西方藝術家中把干筆畫發揮到極致的當屬安德魯·懷斯。他是20世紀美國最杰出的藝術家之一,他將顏料自身的表現力和藝術家自身的技法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將視覺和技術方法累積的力度準確地傳達給觀者。他的水彩畫渾厚有力,有著油畫般堅實的表達力度。他認真學習藝術前輩的繪畫技法,但懷斯從小作畫便嚴謹而有主見,從不會盲從任何人,也不會僅僅滿足于臨摹練習,他的所有畫作都忠于自己的感受,大多是灰黃色調的畫面。
1943年之后,懷斯逐漸開始試驗一種新的畫法——干筆水彩畫,將水彩筆中的水分絞干,用干筆將顏料疊涂在事先處理好的干的、細膩的底色上,每一層顏料的疊加都可以將繪畫形體的結構層次愈加豐富地表現出來。干筆畫法,通過對顏料水分恰到好處的拿捏,能將物品的光影色彩和水彩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懷斯作于1943年的《美麗的春天》,是他早期極具代表性的干筆水彩畫作品。之后,干筆畫也成了懷斯最自然、最喜歡的一種畫法,懷斯曾說:“水彩真是一種很難搞的介質,如果你覺得只要簡單地把水劑出來就能畫出最佳的干刷的效果,那你死定了,最佳的干刷效果,還是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懷斯的繪畫工具很簡單,只有排刷和小的錐形筆而已。然后,他將作畫工具的功用和顏料的特性發揮到了極致,并能使自己的技術風格和藝術訴求恰到好處地契合,懷斯的作品無一不印證了羅丹“發現就是美”的真諦。
二、創作構思與設想
(一)選題醞釀,構思立意
花,作為美的象征,自古以來就備受世人關愛。在日常生活中,花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情人節送玫瑰花、母親節送康乃馨等。筆者也經常會買一些花來進行裝飾,但是過不了多久,花就枯萎了,而枯萎的花也有一種特殊的魅力,有生命溫度又有復古格調的干花也是另一種美。因此,筆者就選擇干花作為創作對象。題材確定后,筆者開始思考創作風格,最終選擇寫實的表現方法。寫實的一般以水彩干畫法為主,顏色、水分比較好把握。起初,在創作時,筆者并沒有想好怎樣表現干花,有一天無意間在微博上發現了畫家Ewa-Marie Rundquist畫的一組罌粟花。強烈的對比色和薄如紙片的花瓣吸引了我。筆者突然想到自己也可以使用對比色去組織整個畫面。
(二)畫面設想
著名雕塑家羅丹在求學時,老師就要求他手拿鉛筆、睜開眼睛,在空中勾畫出所畫對象的輪廓,然后閉著眼重復幾遍,最后落筆作畫。著名繪畫大師都會在畫前先構思,由此可見構思的重要性。構思可以使人完全洞察所畫對象各部分的形狀和細微差別。構思在藝術中位于第一位,在創作中,筆者的畫面設想如下。
一是用水彩進行創作,結合干筆畫的技法來表現干花,可能會產生一種與濕畫法截然不同的效果,或許更能表現花瓣的質感和干花的特殊韻味。二是色調是繪畫的重要影響因素,在畫面中占有較大面積,它對畫面起主導作用。只要有選擇地處理好顏色的和諧度,就可以取得總體協調,甚至連對比色,只要運用得當,一樣可以處理成統一色調。印象派就是運用對比色來作畫。因此,為了凸現繪畫主體,筆者在創作中也大多運用對比色。
三、結語
這次創作使筆者懂得畫者必須了解繪畫對象的個性特征,才能畫出它的真實美麗,傳達出其蘊含的深層人文內涵。一幅好作品的基本組成部分是結構和情感,通常后者最難表達,但也是最重要的。兩者都受作品的節奏感和動感影響,所以畫者在繪畫時應該時刻牢記:任何形狀、線條、色調或顏色都影響整幅作品的和諧、統一和平衡。另外,水彩作為外來藝術,之所以被大眾接受,是因為它性質特殊,不像油畫那么煩瑣,也不像國畫那么索然無味,它更多地給人一種繪畫樂趣,所以慢慢廣為流傳。雖然水彩干畫法現在十分盛行,而且容易掌握,但是人們不能盲目追求干畫法的寫實,而忽略干濕結合的意境,水彩畫獨有的水韻需要保持。只有不斷提高藝術創作水平,人們才能深刻認識到繪畫創作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引領水彩畫的發展。
(海南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張婷婷(1994-),女,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