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發
【摘要】推進網絡金融業務轉型發展,對于我省農信社深化改革發展進行分析,全面分析網絡金融業務中的“長短”,找準“長”有什么、“短”在哪里,清醒認識優勢和劣勢,為轉型發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農信社;網絡金融;長短分析
一、我省農信社網絡金融業務的發展現狀
發展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渠道支撐穩步提升,體系建設初見雛形。以POS機具、自助設備和助農服務點為基礎的傳統業務趨于成熟,以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微信銀行、短信服務和利農商城為框架的互聯網金融體系逐步形成,已經基本填平與同業的鴻壑,有些品種還略顯優勢。二是產品種類不斷豐富,創新能力不斷加強。遍布我省偏遠農村地區的助農服務點,使廣大農村客戶足不出村或就近就可辦理常規金融業務,農村支付結算環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針對不同客戶,設計了不同產品供客戶選擇,相繼推出自助設備存折取現功能,開通了貼膜卡手機銀行精品預售、網上銀行支付通知功能,通過與第三方合作,實現了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水費、電費的代繳,惠民服務能力日益提升。此外,還與政府職能部門合作上線了“農商通”業務,與銀聯公司合作上線了“福農通”業務,為廣大客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三是管理能力顯著提升,風控水平不斷強化。在制度體系建設上,自成立以來,隨著業務發展和產品種類的豐富,及時推出和完善銀行卡、網絡金融各項制度40余項;在隊伍建設上,完成了市縣兩級網絡金融部的組建,理順了管理體系,始終注重業務人員的技能提升和素質提高,并在我省開展銀行卡及網絡金融業務考試上崗制度;在管理手段上,搭建網銀風險監控、自助設備監控等多個管理平臺,加快新型呼叫中心建設,提高業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同時積極開展網絡金融業務檢查,有效防控了業務風險。
二、我省農信社網絡金融業務的長短分析
(一)揚農信社機構眾多、農村金融主力軍地位凸現之長,避電子渠道業務分流率低、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之短。目前,我省營業網點近2000個,員工近30000人,物理網點覆蓋廣、數量多一度成為我們競爭的優勢,然而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沖擊下,經營成本高、人員冗余,網點優勢逐漸衰減,甚至形成財務負擔,電子渠道業務替代率僅為70%,最低的法人行社只有40%,在一些高管人員的經營理念中網點制勝、人定勝天的傳統思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而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均把網絡金融業務放在了未來搶占優質客戶資源、拓寬盈利渠道的戰略高度,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為網絡金融業務的轉型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揚地方性金融企業管理半徑短、決策快之長,避創新意識嚴重不足之短。目前,從業人員甚至一些高管人員不能換位思考去研究客戶需求,不能從客戶的體驗出發,開發設計出滿足客戶需要的、符合農村地區需求的金融產品,依然以推銷產品的方式去營銷客戶,發卡片、賣USB Key現象普遍存在,方法直截了當,甚至簡單粗暴。互聯網時代要抓住客戶才能抓住商機,遵從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從營銷產品向經營客戶的方向轉變,才能培育出自己的核心客戶群。
(三)揚信用社人緣、地緣占優之長,避網絡金融業務品牌效果差、經驗不足之短。相關數據統計,城鎮互聯網普及率為65.8%,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為31.5%,農村將成為銀行角逐的下一個紅海,農信社長年扎跟農村,依農而生、被農所養,與農業、農村、農民可謂水乳交融,服務三農是我們天然的使命,牢固堅守“支農、支小和服務社區”的戰略定位,才能結合自身功能定位和稟賦條件,打造出信用社自己的網絡金融品牌,創造出像農行“金穗卡、金E農”、龍江銀行“小龍人”、建行“龍卡”這樣家喻戶曉的系列產品。同時,要采取走出去請進行來的策略,學習科學的管理經驗,引進先進的互聯網產品,必要時可以聘請專業的咨詢公司進行包裝,量身定做未來的發展策略、發展規劃,整合產品線,推出龍江農信自己的網絡金融甚或是互聯網金融的品牌。
(四)揚電子渠道產品線豐富之長,避單個產品功能簡單、客戶體驗較差之短。目前,以POS機具、自助設備和服務點等為基礎的傳統業務趨于成熟,網銀、手機銀行、微信銀行、利農商城等渠道產品也相繼上線,產品線已經能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但是由于信用社自身的代理項目較少,涉及民生的繳費項目少,客戶黏性較差,理財、基金、保險、貸款業務都沒有,客戶的依存度較低,沒有最大發揮單一產品的全部價值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五)揚借船出海能快速上線之長,避日常維護不及時易產生負面輿情之短。利用農信銀中心的共享平臺實現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利農商城的快速投產,并且降低了經營成本,但是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系統的日常維護更新、優化升級及個性化需求周期較長,影響了客戶的感受,進一步加強自身的技術支撐是今后一段時間,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直銷銀行啟動后必須解決的問題。
結語
展望未來,我省農信社轉型發展進入關鍵階段,也是我省網絡金融業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期。做好網絡金融業務的轉型發展工作,我省上下必須進一步深化認識,對我們的優勢和劣勢有清醒把握。要想發展好網絡金融業務,省聯社一定要做好轉型發展的頂層設計,逐項列出工作清單,明確時間節點,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扎扎實實地落到實處。同時,要主動作為、善謀善為,把學習借鑒他人先進經驗同推動改革創新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豐富業務品種和功能,全面滿足客戶不同時期的業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