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映
【摘要】法律責任,從不同角度來說有不同的界定方式。法律責任是整個法律中的核心,貫穿在法律實行的過程之中。而“稅”是從古至今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一種再分配的方式。法律和稅收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本文以稅收為基本,對法律責任做進一步說明。
【關鍵詞】稅收;法律責任;研究
在稅收過程中,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通過法律效力對稅收進行法律約束。其中包括對于稅收的基本權益進行的合理分配,對稅收基本法體系的建立,法律責任體系在稅收中的建立的問題。二是關于稅收法律依據問題。就是說,對公民依法上繳相應的稅務的法律原因及國家為何進行稅收、為何從公民手中無償地收取稅務進行探討。但在我國的稅收的法律中還存在著許多未界定清楚、難以操作的問題,在法律責任領域中,存在許多問題,缺少相應理論的探究與相應法律的系統性的建立。我國的稅收的法律責任的重視,是對我國的稅收征管的重視,基于稅收法律責任的忽視必然會為稅收帶來消極影響。所以,基于稅收,對法律責任進行探討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淺析稅收法律責任的概念和內涵
對于稅收法律責任的內涵與定義,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釋。“由于違反了法定義務、契約義務或不正當行使法定權利、權力,法律迫使行為人或其關系人所處的受制裁、強制和給他人補救(賠償、補償)的必為狀態是法律責任”周永坤教授如是定義稅收的法律責任。總的來說,稅收法律責任是指應履行稅收義務的主體違背國家規范的稅收法律責任應承擔的法律后果。任何主體,不管是誰,凡是逃避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逃避依法上繳的稅務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稅收上的法律責任
關于稅收上的法律責任的追究,本文從征稅主體、納稅主體及稅收程序違法三方面進行說明。
(一)征稅主體的法律責任
在我國,征稅的主體主要是稅務機關。稅務機關作為行政主體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為行政責任。稅收主體在進行稅收時,不僅行使稅收權利,同時應承擔違反法律時的責任與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當征稅主體違法進行稅收時,我國的法院、行政機關等可對征稅主體進行法律責任的追究。在我國的征稅主體的分類上有所區別,他們在法律上的地位不盡相同,相應的,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能力與承擔的法律的方式也不相同,根據征稅主體的不同,他們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也不相同。在我國,主要分為征稅機關與征稅人員;針對前者主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有糾正不當的征稅行為;補正違法的征稅行為、重新作出征稅行為、因違法行使職權所造成的損害對征稅相對人的權益進行賠償、履行職責、通報批評等;對于后者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主要有批評通報、追償損失、行政處分三種形式,其中,征稅人員承擔的稅收法律責任的主要方式是進行行政處分,它是針對一些違反法律規定的征稅人員所做出的懲罰措施。
(二)納稅主體的法律
在稅收法律中,對于納稅主體違反法律的行為進行制裁是貫徹稅收法律的關鍵。每個國家針對納稅主體的違法行為給予的措施是不同的,針對違法行為,主要措施是給予行政或刑事處罰。其中一些國家在這兩種處罰的具體實施中存在差異。大部分國家采用行政處罰這種制裁形式主要是針對一般的稅收違法行為。從納稅主體的角度看,法律責任的承擔的主要形式是行政處罰,通常以罰款的形式進行;從征稅主體的角度來說,行政處罰是其代表國家進行稅收管理、履行征稅職能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即它是一種對納稅主體科以懲戒性義務的征稅行為。
(三)稅收程序違法的法律責任
在稅收的法律責任追究上,不僅要針對征稅與納稅主體的法律責任進行確認,對于稅收程序同時也要進行監管,針對實際違法來進行稅收程序違法的追究。我國針對稅收程序的法律責任仍存在爭議,但對于國外的稅收程序的違法后果有以下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多樣性的法律責任的承擔。就是說對于稅收程序的違法處理不僅僅局限在撤銷征稅行為這一方面,其中還含括征稅行為的無效、補正、更正等形式。二是對于不同的稅收程序需要承擔不同的法律后果。在追究程序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時,理論界存在著是否需要根據實體違法來確定程序違法的法律責任的爭論。
結語
本文基于稅收對法律責任進行闡釋,對于稅收法律責任的內涵與定義,從不同的學者角度進行理解,作出了解釋,關于稅收上的法律責任的追究,本文從征稅主體、納稅主體及稅收程序違法三方面進行說明,并對此進行進一步的說明。所以,針對稅收中的法律責任的追究的問題,要采取有效的解決方式,提高處理問題的效率,使稅收各個部分嚴格遵守法律要求,建立嚴密的稅收法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