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關鍵詞】廣電媒體;縣級;全媒體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微信等新媒體借助強大的技術優勢搶占著傳統媒體的陣地,越來越多的受眾習慣點擊鼠標或用手機獲得信息。在新聞產業的鏈條上,新的產業方式、產業格局、產業環節正在猛烈沖擊傳統的思維。縣級廣電媒體在應對同類媒體激烈競爭的同時,又增添了新的對手。完善自身平臺建設和資源整合,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及互動是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以創新求發展,才能應對新媒體的競爭與挑戰。
一、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完善自身平臺整合
新媒體以移動化、便捷化、方便化和流動性強的優勢搶占媒體市場,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色彩,也促使傳統媒體發生變革。縣級廣電媒體加速完善自身平臺整合,與新媒體進行深度融合,可以有效克服自身的不足,實現轉型升級,借助新媒體流動的信息能力,為自身的發展找到新的立足點。網絡媒體則可借廣電媒體在內容上的優勢來拓展節目內容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各電視臺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網站或網絡電子版。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經營,網絡電視臺操作模式日漸成熟。經過充分調研和認證,蘿北縣廣播電視臺決定依托蘿北電臺、電視臺的傳統媒體資源,強力打造一個新型的全媒體微信平臺。經過8個多月的籌備,2016年10月1日,“微秀蘿北”門戶網站正式投入運營,它實現了電視、廣播、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的全覆蓋,為宣傳工作開辟了新形式。
縣級廣電媒體擁有大量的本土節目資源,這些節目通常在一次播出之后就被刪除,失去了再次傳播的機會。電臺、電視臺可以借助網絡媒體這一新的媒介渠道,利用網絡新技術,對資源進行集中處理,把所有的歷史資料和新聞進行在線包裝,根據關鍵詞配以各式各樣的畫面、資料,進行多種形態的節目開發,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通過不同的平臺傳播給受眾,使節目的信息價值達到最大化。
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在媒介渠道的呈現上落伍了。因此,在媒體融合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傳統媒體的內容資源建設,突出核心資源,借助新媒體的傳播渠道優勢,資源由多個載體共享,為核心內容打造不同的載體模式,發揮集約效應,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科學運營的目的,以實現雙方的共同發展。
二、給新聞信息快速注入媒體的靈魂。占領輿論的制高點
網絡媒體信息傳播海量快速,但由于其信息發布的隨意性,表現形式大多只是信息的堆積,其可信度受到質疑,難以滿足受眾的需求,他們更希望看到新聞事件的背景、邏輯以及媒體的觀點。傳統媒體贏得受眾的信任,關鍵在于信息發布的規范性和權威性。給新聞信息快速注入媒體的靈魂,是廣電媒體在全媒體時代的差異化競爭手段之一。
縣級廣電媒體可以把網絡媒體提供的大量資訊作為收集新聞線索的渠道之一。尤其是一些突發新聞事件發生時,網絡媒體以其即時性和互動性,成為記者獲取新聞的重要來源。
在從網絡媒體獲取新聞線索后,記者必須求證、追蹤、深度挖掘,把網友報料放在一個寬而厚的背景中,賦予新聞的本質,撇去淺薄、跟風的內容,再付諸報道,以維護新聞的真實性,鞏固傳統媒體的權威性。
新聞的生命在事實,評論的力量在理性。縣市級廣電媒體應及時介入,承擔起化解、引導、梳理網絡輿情的責任,在獨家報道、深度報道上下功夫,強化對新聞事件的解讀,為受眾提供更多的新聞背景、新聞分析、新聞解讀和新聞追蹤,在熱點引導中占領輿論的制高點。近年來,蘿北電臺、電視臺分別聘請了一批特約評論員,對新聞事件進行伴隨式的深度解讀,有效提高了報道的可信度和權威性,幫助受眾深刻思考事實和結論。
三、以創新求發展,使廣電媒體實現盈利模式
在全媒體互動平臺的支撐下,縣級廣電媒體可以對自己固有的視頻、音頻內容進行加工,實時化、娛樂化、互動化,按照產業的方式去運作,根據不同的終端,不同受眾的多元需求,進行節目的定制生產實驗,研究制作面向多種媒體的發布形式和播出形式,實現節目資源的增值。
廣電媒體還可以輸入網絡媒體的大量內容,借助網絡新媒體的形式和手段,開發出更為精彩的節目內容。讓受眾借助網絡加入節目話題的討論中來,再將受眾的網上回應反饋到節目中,使廣播通過網絡更大范圍地和受眾實現良性互動,大大拓寬了廣播的傳播渠道,增強了廣播的影響力。
四、要打造一支全媒體采編隊伍
全媒體時代是一個傳播技術快速變革,傳播格局空前變化,受眾個性高度多樣,價值理念日趨多元的時代。全媒體時代對采編隊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集采、寫、攝、錄、編、網絡技能運用及現代設備操作等多種能力于一身的人才。全媒體記者成為新傳播生態下的大勢所需。
全媒體記者是指具備突破傳統媒體界限的思維與能力,并適應融合媒體崗位的流通與互動的新聞傳媒人才。在媒體融合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黏度大大增強,信息傳遞模式將成為立體的多媒體,編輯、記者對各種形式的新聞信息資源實現實時共享和互動。記者采訪的文字、圖片、錄像、音頻等通過平臺制作上傳發稿,編輯同時完成對文稿、圖片、音視頻等內容的剪輯加工后,在各種不同形式的內容間創建關聯關系,并在網絡上進行實時發布,廣播電視同時進行全面報道或深度分析以及前瞻預測。
媒體融合型記者不但要有很強的寫稿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思考大格局,對自己報道范圍內的情況非常熟悉。面對海量信息,內容競爭往往是策劃力的較量,不管是重大突發性事件、日常工作報道,還是深度報道、典型報道,都要事先做功課,從新聞發生的厚度,尋找新聞的角度,以獨家、獨特見長,采用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