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麗
【摘 要】 目的:分析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在小兒急性白血病PICC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通過PICC置管方式進行化療的小兒急性白血病患兒共152例分為綜合組和普通組,普通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綜合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護理措施在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效果。結果:綜合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13%,明顯低于普通組的34.21%,且綜合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42%,顯著高于普通組的75%,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小兒急性白血病PICC的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能有效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綜合護理干預;小兒急性白血病;PICC;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222-02
為盡量減少反復穿刺帶給急性白血病患兒的痛苦,臨床上常通過PICC留置方式對患兒進行化療。但導管在中心靜脈長期留置,可能會造成感染、靜脈炎、導管堵塞等并發癥的出現,對患兒的生活質量造成了一定程度地影響[1]。本文旨在分析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在小兒急性白血病PICC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進行PICC置管的小兒急性白血病患兒共152例分為綜合組和普通組,每組各有76例患兒。其中男患兒61例,女患兒91例,年齡3~13歲,平均年齡(8.64±1.97)歲。兩組患兒在一般社會性資料方面的差異較小,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兒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內容,研究內容報備倫理委員會并批準后,開始對照試驗研究。
1.2 方法
普通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綜合組在普通組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1)心理宣教:由于患兒的年齡較小,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極易出現恐懼、不安等內心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的過程中,應注意語氣溫和,動作輕柔,并通過有效的方式安慰患兒,提高其安全感,使其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以及護理工作。此外,要重視患兒家屬在護理配合中的重要作用,護理人員應告知患兒家屬PICC置管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提高患兒家屬對于PICC置管的重視程度。
(2)導管堵塞預防
在進行封管以及沖管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操作,引用脈沖式動作,徹底清潔管壁,每次應用導管輸注藥物之后,均需要應用10ml以上的沖洗液對導管進行沖管并封管。
(3)靜脈炎預防:由于貴要靜脈位于淺表位置,且管徑粗,因而應將貴要靜脈作為優選置管靜脈,在進行置管時,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緩慢地進行送管,置管后應叮囑患者避免做屈肘運動,預防導管內壁對患兒血管壁造成摩擦損傷。化療藥物的刺激性較強,可能會引發患兒皮膚紅腫、疼痛,如果出現異常,可通過熱水袋隔熱濕敷的方式改善癥狀,每日進行4次,每次15min。同時可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對導管進行浸泡處理,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靜脈炎的發生率[2]。
(4)感染預防:進行穿刺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無菌操作,定期幫助患兒進行局部皮膚的清潔以及消毒,采用透氣性良好的透明敷貼將導管進行固定,在進行置管時,應嚴密觀察患兒置管位置的皮膚情況,預防感染情況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導管堵塞、相關感染、局部滲血、靜脈炎、皮膚過敏五方面的內容,并計算并發癥發生率。
(2)針對本次對照研究專門設計《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分發給患兒的家屬進行填寫,計算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EXCEL電子表格工具對對照試驗中得到的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匯總,數據處理工具選擇最新版的SP9.0SS1統計工具,n表示計數值,%代表百分比數值,使用(x±s)作為統計中的計量數值,使用t或X2進行檢驗,當得到的P值<0.05時,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癥情況
綜合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13%,普通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為34.21%,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的數據匯總詳情見下表1。
2.2 滿意度
綜合組患兒家屬中,共有71名表示對護理工作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3.42%,普通組患兒家屬中,共有57名表示對護理工作滿意,護理滿意度為75%,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PICC置管的應用主要是為了預防化療藥物對患兒靜脈血管產生直接刺激,從而達到減輕患兒治療痛苦以及保護其上肢靜脈的目的。但在置管的過程中,極易因多種因素而造成患兒出現相關并發癥,從而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影響。綜合護理干預模式是臨床上的一種新型護理方式,在進行疾病基礎護理的同時,更加注重相關并發癥的預防以及患兒心理方面的護理,進而為患兒提供更加全面的護理服務[3]。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綜合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13%,明顯低于普通組的34.21%,且綜合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42%,顯著高于普通組的75%,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對于小兒急性白血病PICC并發癥的預防效果較佳,同時能有效提升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謝麗霞.PICC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現狀[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6(s2):233-234.
[2] 馬夢柯,張培莉.PICC相關并發癥的影響因素及其護理[J].護理研究,2016,30(31):3854-3856.
[3] 陳敏利,江玉鳳,吳超英.護患一體化護理對降低PICC導管并發癥發生率的效果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5):219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