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霞


【摘 要】 目的 :對盆腔炎患者應用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婦產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間收治的88例盆腔炎患者。將其隨機均分并設組比較,分別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干預,每組44例患者,依次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結果: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對照組較觀察組低,(P<0.05)。SF-36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干預后,觀察組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血清炎癥因子方面,觀察組經干預后的TNF-a、IL-2、IL-4、IL-10水平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 臨床將優質護理干預措施,輔助應用于盆腔炎患者的治療中,對提升治療效果和改善預后均有積極的影響。因此,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普及。
【關鍵詞】 盆腔炎;優質護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43-01
盆腔炎是已婚女性的高發病,其臨床癥狀表現為:小腹疼痛、白帶異常、陰道分泌物增多等。臨床分為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兩種類型,而慢性盆腔炎往往是由于急性盆腔炎久治不愈所致[1]。該病在臨床上反復發作,極易導致輸卵管妊娠或不孕癥發生,嚴重威脅女性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須要重視該病的治療和護理。實驗選取88例盆腔炎患者進行治療時的護理干預分析,通過分組,比較優質護理和常規護理對盆腔炎患者疾病治療及康復的影響,最終為盆腔炎患者篩選最佳護理方案。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8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進入我院婦產科治療的盆腔炎患者,將其隨機均分并設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者共44例患者,設定為對照組,患者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53歲,最短病程5個月,最長病程8年,平均年齡(36.29±0.18)歲,平均病程(2.18±0.16)年,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者共44例患者,設定為觀察組,患者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57歲,最短病程6個月,最長病程9年,平均年齡(36.8±0.23)歲,平均病程(2.21±0.19)年,比較臨床資料,兩組數據差異不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 常規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疏導好患者的心理,避免由于盆腔炎久治不愈加劇心理負擔,同時多為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知識,使其正視疾病,積極配合臨床。囑咐患者按時服藥,并做好用藥監測,若患者輸液期間出現異常反應,需及時解決。
觀察組 優質護理干預,內容包括:改善服務態度,要求每位護理人員認真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護理時要做到耐心、和善,患者入院時,幫助安排好入院手續,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癥狀嚴重程度,輔助進行常規檢查,以便盡快為提供科學的治療方案[2];心理干預: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結合患者對生育的要求及性格 特征實施針對性心理干預,多增進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以積極、良好的心態配合臨床,有利于提高治療依從性[3]。此外,善于利用家屬的作用,共同疏導好患者的不良心理,消除其孤獨感;治療護理:患者靜脈治療期間,應加強巡視,同時注意觀察其脈搏、血壓等狀況,一旦發生異常,及時處理,必要時停止靜滴[4]。此外,多為患者講解盆腔炎的知識,讓患者充分掌握有關疾病知識,以致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個人衛生并積極配合臨床用藥,還要強調徹底治療的重要性。待患者癥狀消失后,應繼續用藥,以鞏固療效,加快康復。期間護理人員要耐心指導患者用藥,若癥狀無明顯好轉且出現持續加重的現象,部分患者甚至伴有惡心、嘔吐、腹痛等情況,提示可能出現膿腫形成,遇到這種情況,務必要及時告知主治醫生,盡快調整治療方案,并在治療期間,仔細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意識形態及用藥后的具體情況;生活護理:建議患者多吃清淡、維生素及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新鮮水果,禁忌辛辣生硬類食物[5]。若治療期間,出現腰腹痛癥狀,可飲姜湯進行緩解。注意保證睡眠充足,適當運動,不可熬夜。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衣,且衣物晾曬時要置于陽光下,以達到殺菌的目的。經期不能性交、過度勞累及盆浴等。
1.3 觀察指標
治療效果評判標準:治愈:用藥及護理后,患者分泌物增多、腹痛等癥狀全部消失,B超下顯示炎性消失;顯效:用藥及護理后,B超下顯示炎性大面積消失,癥狀明顯改善;有效:癥狀經護理后有所緩解,B超下顯示存在輕度炎性反應;無效:癥狀及B超檢查結果均無變化。
采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評估項目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等,每項總分100分,得分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具體指標包括:TNF-a、IL-2、IL-4、IL-1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軟件(SPSS20.0)分析實驗數據,計量資料的表示和檢驗分別為:±標準差、t,計量資料的表示和檢驗分別為:%、X2,組間差異性和統計學意義判斷標準:P<0.05。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
2.2 對比兩組SF-36量表
2.3 對比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
3 討論
研究發現:產后或流產后感染、宮腔內術后感染、鄰近器官的炎癥、經期不注意衛生等均有可能引起盆腔炎[6]。迄今,臨床尚無特效方案治療盆腔炎,一般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盡快緩解患者的癥狀,控制病情并達到治療的目的。但由于患者體質差異大,且受生活習慣、心理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極易導致病情久治不愈且出現反復發作的現象[7]。所以,同時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意義重大。優質護理提倡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實施優質的護理服務,促使患者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得到改善,減輕疾病困擾,最終達到提升治療效果,改善預后的目的[8]。結合研究顯示: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說明:優質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改善疾病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心理,且使其身體達到舒適狀態。以良好的護理效果,促進病情的康復。此外,觀察組經干預后的血清炎癥因子TNF-a、IL-2、IL-4、IL-10水平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盆腔炎患者是盆腔組織器官持續存在多種炎性因子參與了病變的發生和發展環節。TNF-a在炎癥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IL-2、IL-6主要由CD+4和DC+5T細胞產生,前者能夠有效減少自身免疫抗體的產生,促進炎癥的愈合。而嚴重越來越嚴重,則會導致患者出現更嚴重的情況,如異位妊娠、不孕等。實驗對癥治療的同時,加強優質護理干預,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促進炎性組織的消退,加快康復。說明:對盆腔炎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措施,能夠使其心理和生理上都達到舒適狀態,可促進病情的好轉,提升治療效果,盡快消除體內炎癥反應的同時,早日恢復正常生活狀態。
綜上,臨床將優質護理干預措施,輔助應用于盆腔炎患者的治療中,對提升治療效果和改善預后均有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辛冬梅.優質護理在盆腔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7):196-198.
[2] 陳菊.慢性附件盆腔炎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6,15(S1):202-203.
[3] 楊冬穎.慢性盆腔炎住院患者應用階段性護理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療設備,2017,14(S2):90-90.
[4] 梁麗萍,林春常,劉鳳蕓,黃錦蘭,陳小香.整體護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9,36(01):56-57.
[5] 周元芬.應用短波療法聯合護理干預可改善慢性盆腔炎臨床癥狀[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9(01):448-454.
[6] 趙朝霞.階段性護理干預對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21):4024-4025.
[7] 李麗娜.整體護理干預對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8,26(10):159-161.
[8] 徐麗紅 趙亞銳 陰瑞蘭.延續護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對炎癥細胞因子、NF-κB水平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1673-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