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兆迪 霍玉敏
摘 要:使命自覺作為一種精神特征和政治品格是中國共產黨所必備的,同時它作為強大的內在力量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規定。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彰顯出多種鮮明的特征:民族復興、直面問題、責任擔當等等。這些民族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當做一種使命自覺。正確的使命自覺有利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凝心聚力帶領人民駛向勝利的彼岸。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命自覺
使命喻指重大的責任,使命自覺是指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人們應當清楚自己所負的責任與任務,并且將其付諸于行動。“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既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的使命,又是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目標的期待,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奮力進取途中不可遺忘的責任。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將“牢記使命”作為主題之一,充分說明使命自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階段的重要地位。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命自覺的具體表現
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就是心系天下的政黨,正是因為有強烈的責任心,才帶領中國人民一步一步走向勝利,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命自覺表現在民族復興的奮斗目標
目標的實現需要使命的指引。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奮斗目標,不同的歷史階段所承擔的歷史使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中國在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時期,其夢想、責任、義務隨之發生變化。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夢想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奮斗目標不是遙不可及的,中國共產黨人正在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將其變為現實。
民族復興這個偉大目標是由一個個具體的目標逐步實現的。第一步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過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再奮斗15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理想與現實之間總要面臨復雜的考驗,共產黨人穩扎實打、克服困難、迎接挑戰,這表現了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命自覺表現在直面問題的政治勇氣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關鍵節點,我黨對所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以及徹底管治的態度和決心,體現出高度的使命自覺。使命自覺的前提需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中國共產黨面對問題不回避,敢正視,盡職盡責干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直面問題的政治勇氣最表現在全面從嚴治黨。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個別共產黨人出現“把持不住”的不良作風。我黨面對問題態度堅決,從制度到法律,決心采取一切措施“打虎拍蠅”,絕不姑息任何貪污受賄的領導干部,使黨內保持清正廉潔的干凈環境,讓全黨公職人員、領導干部把人民的利益放于心中,這表現出新時代特有的使命自覺。共產黨人不怕困難,堅持依法治國,把各項工作落實于細節,從基礎入手,深入基層,反對好高騖遠,抵制投鼠忌器,真正做到落實問題,解決問題。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命自覺表現在為國為民的擔當精神
使命自覺就是發自內心的具有擔當意識。沒有為了社會主義事業、為了人民事業而奮斗的擔當精神,使命自覺從何而談?使命自覺最終是通過為國為民的擔當精神體現出來的。縱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著作可以看出字里行間都充滿著強烈的責任感情與擔當氣魄。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從而給我黨提出更高要求的使命擔當。一方面,西方國家企圖從軍事上經濟上文化上對中國發展做出限制,面對國際社會的動蕩不安,我黨表現出高度的使命自覺,堅定地維護我國利益不受侵犯,該爭取的勢必不妥協。在國際舞臺上,中國共產黨把神圣的使命擔當發揮的淋漓盡致。另一方面,我黨統攬全局,協調各方,提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著眼于“四個全面”的發展戰略。為國家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民族復興偉大目標,中國共產黨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責任,一刻也不能松懈。第三,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謹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改善民生,發展教育,改革醫療,增加收入,實施一系列的惠民措施,把更多的優惠政策給予全體人民。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命自覺的哲學意蘊和依據來源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承擔著解放全人類的使命和責任,由此可以看出共產黨是一個有使命感的政黨。新時代使命自覺的主要依據來自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未來的發展中如果沒有了使命、缺少了擔當,就會喪失前進的動力和發展的方向。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命自覺的哲學內涵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斷發展的,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就有具體的使命自覺,但這不代表使命自覺因此一成不變。中國從革命、建設到改革每一個階段都有該階段應當完成的使命責任。從鄧小平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中的理論內涵不斷發展變化,并且隨之豐富。這表明新時期的使命擔當要符合時代特征,而不是停留于原有的認識。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無處不在,矛盾在不同階段所處的地位有所不同,要求人們敢于面對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從而解決矛盾。新時期我國遇到許多新的矛盾,我黨既承認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強調抓住主要矛盾。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使命自覺也隨著矛盾的變化有所變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自覺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論的具有運用。新時代的使命自覺也不是憑空而想的,它是由實踐而來,根據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勝利、存在的問題得來的。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命自覺來源于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使命型的政黨,這也正是它的先進性所在。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征。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政黨,這是區別于其他政黨的先進性所在。它的使命是為了全人類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奮斗。“政黨”一詞最早在西方是“分開”的意思,可以看出“政黨”在西方是一個貶義詞,休謨還稱之為“個人的宗派”。資產階級的政黨,不管是兩黨制還是多黨制都是代表少數人的利益,其利益訴求決定了資產階級沒有想過“使命擔當”。而無產階級是一個把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當作自己利益的政黨,它從一開始就有使命、責任、擔當的意識。比如,想加入共產黨首先就要為人民服務,不能謀取私利,假公濟私,把黨的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為之奮斗終生。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與使命型決定了我們的黨擁有崇高的使命自覺。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命自覺來源于中國共產黨的性質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的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高尚的使命自覺。說到底,我黨的中心工作是為了人民。我黨的使命是為了能使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的生活,我黨的責任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需要。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新時代的使命自覺一定是為了人民的一切。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命自覺的現實意義
使命自覺是新時代的優秀品格,既表現出我黨在新時期盡心盡力的責任意識,又表現出大公無私的擔當情懷。使命自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揮著重要的價值。
(一)有利于增強黨的政治意識,加強黨的自身建設
面對風險危機的頻頻出現,我黨首次把“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布局。只有黨內政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和統一性,才能凝聚民心,匯聚民力,游刃有余的對抗危機,解決困難。加強黨的政治意識需要靠使命自覺的不斷鞭策。我黨要以高尚的使命擔當有效應對國際國內各種風險,以走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有了使命自覺,它肩負著解放中國、發展中國、富強中國的偉大使命。使命自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穩步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沒有了使命自覺,我黨可能會掉以輕心,驕傲自滿。只有保持高度的使命自覺,黨才能不畏艱難,不怕困難,披荊斬棘,奪取勝利,才能反思自我,改善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做到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從嚴治吏相結合,不惜一切代價反腐倡廉,從而確保黨的領導地位不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邁向新時代,對我黨的政治意識、自身建設要求更高,時刻銘記使命自覺。
(二)有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偉大工程,是由前輩們浴血奮戰實踐得來的。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才選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因此“道路”關乎國家性命。使命自覺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路走來,它在任何時代也不能被忘卻,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新征程的催化劑。
改革開放四十年,四十年風風雨雨,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砥礪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開創性的勝利同時邁向全新的時代。新的時代,矛盾發生轉化,為了掌握社會主義發展的脈搏,把握社會主義發展的方向,我黨應當以崇高的使命自覺強化“四個自信”,為社會主義發展開啟嶄新的局面。在新時代,我黨只有時刻充滿使命感,才可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方向,開創未來。新的時代,挑戰和困難迎面而來,我黨只有保持強烈的使命自覺,才能抵御風險,應對挑戰,不斷助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走向新階段。
(三)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時代孕育新使命。過去的中國被世界嘲笑,當今的中國被世界仰視。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使命。在戰爭時期,我們的使命擔當是民族解放。今天,我們的使命是爭取民族復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全新的面貌,我黨秉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高尚情懷,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創造舉世矚目的奇跡。想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始終保持高尚的使命自覺,爭做時代的先鋒者,持續打好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入今天的新時代,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人的拼搏奮斗。在未來的日子里,我黨要一如既往保持高昂的使命自覺,以更高的本領,更強的能力,團結一致,奮勇向前,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選集(第1至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習近平.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北京:新華網,2017.
[5] 吳霞.論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使命自覺[J].中共伊犁州黨委學報,2018(03).
[6] 申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使命自覺與哲學意蘊[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04).
作者簡介:盧兆迪(1993- ),女,河南洛陽人,河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霍玉敏,河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