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符合企業需求,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同時具備較強實踐能力的學生。CAM(Computer Aided Modeling)實訓課程是多個專業的職業必修課,應用面很廣,現階段教學方法比較傳統,存在一定問題,通過探索和改進,提出一些可以提高實訓課教學質量的手段。
關鍵詞:高職;CAM;實訓;教學方法;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是教師直接面向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傳授的手段,對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能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綜合素質。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符合企業需求,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同時具備較強實踐能力的學生。CAM(Computer Aided Modeling)實訓課作為數控技術、飛行器制造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專業的職業必修課程,其目的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分析模型,熟練掌握如何利用三維造型軟件進行零件造型和工程制圖,具有能進行零件的結構設計和造型設計以及工程制圖的綜合職業技能。學生畢業后的崗位可以為3D造型工程師、制圖工程師、逆向反求工程建模人員,模具設計工程師及所有與造型相關的工作崗位。
一、現階段教學方法
該課程應用面廣,工科類高職院校普遍開設了該實訓課程。現階段該類實訓課程主要教學方法流程有:
(一)教師演示
通過對模型的分析,教師根據教材步驟,詳細演示整個模型的建模過程,學生通過電腦投屏或者投影儀進行學習。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該模型的建模過程,以及采用了哪些主要的操作來完成該模型。
(二)學生練習
在教師演示完成之后,由老師指定一個書本上的模型,讓學生進行實踐練習,該模型一般情況下與老師之前所講的模型相似,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掌握建模的流程和基本方法。
(三)作業提交
教師在布置任務后,會要求學生完成,并將做好的作業提交到老師的電腦,其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生對建模流程和基本命令的掌握程度,查漏補缺,對學生在作業中暴露出來的典型問題,在下次上課的時候進行點評。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和學生脫節
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基礎知識,再加上高職學生普遍缺乏對理論知識的攫取和分析能力,再加上對軟件的不熟悉,因此老師在進行模型分析和演示建模過程的時候,如果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反饋,容易出現與學生脫節,形成老師在上面侃侃而談,學生在下面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二)學生練習多級分化
通過觀察,發現1/3的學生能夠比較快速的完成教師指定的模型任務,1/3能夠完成,但需要同學或教師的幫助,另外還有1/3的同學完成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更多的幫助。能夠快速完成模型的學生,在完成的基本模型任務后,不會按照老師的要求重新思考整個建模過程,然后在不看課本步驟的情況下重新建模,而是認為既然我已經完成了任務,我就可以干其它事情了:比如玩手機,瀏覽網頁……,這種情況是要堅決遏制的。
三、改進措施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為了應對出現的問題,通過實踐總結出一些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方法:
(一)多提問,注重學生反饋
在教師演示環節中,容易出現一言堂,即老師從頭到尾進行操作演示,雖然學生可以看到完整的模型建立過程,但是對初次接觸或者不太熟悉軟件的學生來說,過程太快不利于學生掌握關鍵的操作命令和流程,出現老師講完后,學生無法獨立開展工作。
因此,在演示中可以適當停頓,提出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刺激學生回想之前老師講過的建模要點,通過分析明確重點,然后獨立完成建模。隨著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技能,再逐漸增加授課的速度,減少停頓的次數,留下更多的時間給學生練習。
(二)在學生練習中因材施教
學生自主練習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自己動手完成一個虛擬模型的創建,能獲得較大的成就感。因為有老師的詳細講解和教材步驟的參考,因此大部分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建模實踐任務。
但是如果長期練習教師指定的教材上模型,一是容易養成學生照貓畫虎,不愿意思考的壞習慣,而是容易造成學生完成任務后無所事事,玩手機等情況。通過多次實踐證明,許多平時作業成績不錯(課堂和課后作業良好以上)的同學,當面對一個從未見過的模型時,會表現出明顯的焦慮,并且實際建模效果不好。
因此,在學生的練習過程,因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對只能勉強完成教材模型任務的學生,不做過多要求,只要求能夠順利完成教材模型,熟悉常規命令,而對于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常規建模實踐任務的學生,則由教師另外指派一個難度更高的模型,并且沒有任何講解和建模步驟,讓學生自己思考,然后嘗試完成,完成后的同學通過平時成績加分給予激勵。
這種方式可以時刻保持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可做,有問題可問,一直處于一個“思考-實踐-再思考-再實踐”的狀態,有益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三)翻轉點評
提交作業的目的是檢驗學生對建模流程和基本命令的掌握程度,查漏補缺,對學生在作業中暴露出來的典型問題,點評的目的是加深學生的印象。
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采用學生自己點評自己的作業,然后老師總結的翻轉點評模式。一來可以鍛煉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去對自己的作業進行總結,進主動思考,哪些命令是我不熟悉的,哪些地方是我應該改進的,下次的練習我該如何應對。
學生普遍反映,這種方式比教師直接點評,印象更加深刻。
四、結語
實訓課的教學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但理論仍然重要,學會邏輯思維,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的能力仍然是職業生涯必備技能,因此實訓和理論應相輔相成。高職學生特點分明,樂于實踐,但學習能力不盡相同,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高職學生自我意識非常強烈,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教師多引導,多讓學生表現自己,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有利。
總之,教無定法,但教學目的明確,只有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現有教學方法,才能由量變到質變,更好的改進現有手段,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學生多樣化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陳華.關于高職教學方法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0.
[2] 任東梅.改進教學方法 提高高職教學質量[J].職業技術教育,2009.
[3] 陳小艷,沈潔.談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教學方法改革[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
[4] 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5] 戴士弘.職業院校整體教改[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6] 高博文,郭丹,雷光.基于翻轉課堂的專業外語教學實踐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08):34-35.
[7] 李靜,白云.高職軟件實訓課教學資源整合的實踐[J].文學教育,2018(08):034-035.
[8] 林軍,楊成菊.基于“任務”模式的實訓課的效果研究——以高職單片機課程為例[J].理論與創新,2018(03):74-76.
[9] 沈廷杰.實訓課形式探究與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09):142-143.
作者簡介:劉珍來(1982.03- ),男,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機械工程、電梯工程、教育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