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雪梅
摘要:學生是家庭最關注的點,也是學校最關注的的點,但是兩者的溝通才是最重要的。學生在學校和在家里的表現是不一樣,在家里孩子面對的是父母,在學校孩子面對的是班主任,其實孩子是在家長和班主任的輪流照顧下成長著的。可能班主任對孩子會嚴厲一點,而父母相對而言就會對孩子比較寬松。這直接影響到了孩子的性格,甚至孩子都不愿意去和班主任溝通,躲著班主任,這實際上就是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沒有做好,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這個時候就需要班主任和家長好好溝通一下,也需要各方和孩子好好溝通一下。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家校溝通
小學階段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對班主任有著恐懼感,孩子也懼怕班主任去和他們的家長溝通。孩子的理念是這樣的,班主任這次去就是為了告狀,就是為了把他在學校的調皮搗蛋告訴家長,所以這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負面影響。這時就要體現出家長的作用了,家長在這里需要更好的引導好孩子,讓孩子明白班主任和自己的關系,他和家長溝通是為了什么。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更愿意和班主任交流,更愿意和班主任溝通,對孩子的學習也有著很好的積極作用。
一、建立家校互聯網交流平臺
現在的科技通訊十分發達,班主任完全可以和家長進行通訊交流,如電話、短信、電子郵件之類的。但是現在最有效的且最普遍的溝通方式是微信群或者QQ群,這種方式改變了傳統的走訪溝通,極大的方便了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方式。
溝通方式怎么樣都行,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溝通的內容。現在很多的家長都忙于工作,忽略了和班主任的深入的溝通,只是上下班接送孩子,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幾乎無所知曉。其實是家長工作忙,沒時間去和班主任溝通。班主任就算是想說什么,也沒機會說。長此以往對孩子的成長特別不利。有時候孩子自己以為做錯了,他害怕家長的責罵,所以選擇了撒謊。但是這些事情班主任知道,可以和班主任好好溝通一下后了解到孩子到底做了什么,幫助孩子主動解決問題,解決心理上的矛盾。
二、家庭學校共同參與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設
班主任和家長在溝通中也應該多為孩子著想,畢竟孩子年幼,心理上幾乎沒有什么承受能力,班主任和家長在關系上講,都是工作者,地位是平等的。家長和老師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培養好孩子。既然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那班主任和老師完全可以心平氣和的交流。誰也沒必要去盛氣凌人,誰也沒必要去斥責誰。家長和班主任對孩子的影響和責任應該是七三分的,七成在家長,三成在老師。所以老師和家長的關系大小應該分清楚。至少有著一層這樣的關系:班主任教學生學習,家長教學生做人成長。班主任不可把責任全部推卸給家長,家長也不可以把責任全部分擔給班主任。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培養出一個健康陽光的孩子來。
孩子正處于年幼無知的萌芽狀態,對未知的一切都有著恐懼,班主任在給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必須要實話實說,不能添油加醋,不能把芝麻大點的事說的如石頭一樣,不能嚇著家長,不能嚇著孩子。如果班主任所述的情況過大了,家長一定會生氣,一定會責罵孩子,這會對孩子的成長更加不利。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這會讓孩子更加難于管教。班主任完全可以把家長當做一個朋友,坦然以待。家長也應該對班主任的話好好思考一下,也可以和班主任成為朋友。家長不可將班主任的話當做過耳分,應該好好抽出時間來和班主任交流一下。家長必須要知道孩子一天在學校里的學習情況,班主任這里就充當了一個監護人的作用,所以及班主任和家長一樣,都是責任重大。
三、定期舉辦家長座談會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和學校的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家長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懷,足夠的關注,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成長在家長眼里才是最重要的。學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以科學有效的方法去引導和教育孩子,不可操之過急,處理一些事情不可“一刀切”,孩子的心靈還很幼小,經受不了這種驚嚇。孩子們的心理正處于一個塑造的過程,他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都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巨大。如果學校處理的方法過于粗暴,那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美麗心靈塑造。
班主任應該是一個謙虛的形象,班主任的話在家長嚴厲極為重要,所以班主任應該在說話方面注意一下,不可因為孩子的頑皮而惱怒,不可出言不遜。家長和班主任應該是相互尊重的角色。班主任應該多贊美孩子,讓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有信心。這樣班主任才能更好的管理班級,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在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中,家長不應該是處在一個被動的狀態,也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和班主任溝通,主動地去了解孩子在班級是的學習情況。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不是工作匯報,應該相互尊重,相互主動,完全可以當做一個下午茶會來溝通,這樣大家都輕松,對孩子的成長也有著許多的積極作用。無論怎樣家長和孩子都保持著同一個初心,都是為了孩子的茁壯成長而努力著,但是家長和班主任之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結語:
孩子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是社會的希望,更是家庭的未來。他們是一顆正在萌芽的種子,在成長為參天大樹的過程里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去呵護著他們成長。這個過程會很艱辛,但是家長和學校必須得堅持下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培養出一個優異的孩子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參考文獻:
[1]淺談“以學生為本”思想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滲透[J].彭春梅.新課程(綜合版)2018年12期
[2]用愛心撫慰學生的心靈——小學班主任工作方法實踐探微[J].錢晶.小學教學參考 2019年06期
[3]試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王紹衛.中國教師 2018年S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