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靖
支氣管擴張是指單支或多支近端支氣管和中等大小支氣管管壁組織被破壞造成不可逆性擴張,臨床上以慢性咳嗽、大量膿痰和反復咯血為特征。支氣管擴張病程多呈慢性經過,日常保養要以有效排痰和防止咯血為目標,進而達到減少感染、保持病情穩定的療效。
有效排痰
支氣管擴張由于其支氣管壁結構的破壞,引起支氣管異常和持久性擴張,導致持續咳吐大量膿痰,此時可做體位引流,配合使用胸部手法治療,如拍背、震顫等,也可叩背排痰。
體外引流:將感染的肺部置于高位,蓄積的黏液將從毛細支氣管流向大支氣管;在大支氣管中,黏液刺激咳嗽中樞,從而有效排出痰液。一般根據肺部病變部位,采取不同姿勢做體位引流。如病變在下葉、舌葉或中葉者,取頭低足高略向健側臥位;如位于上葉,則采取坐位或其他適當姿勢,以利引流。引流時,囑病人間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手心屈曲呈凹狀輕拍患者胸和背部,自背下部向上進行,直到痰液排盡;或使用機械振動器,讓聚積的分泌物松動,并使其移動,易于咳出或引流。每日3~4次,每次15~30分鐘。
叩背排痰:兩手手指并攏,手背隆起,手指關節微屈,呈120度,指腹與大小魚際著落,利用腕關節用力,由下而上,由兩側到中央,有節律地叩擊患者背部,持續5~10分鐘,以手掌根部離開胸壁3~5厘米、手指尖部離開胸壁10~15厘米為宜。叩擊時發出空而深的“啪啪”聲響,則表明手法正確。可單手叩背,也可雙手交替叩擊。頻率要快,一般100~200次/分鐘,一天應叩3~5次。從物理學角度來看,頻率越快,放在彈性表面的物體更容易跌落。如果頻率太慢,對于排痰是沒有效果的。拍背力量應均勻,避開肩胛骨、脊柱,然后讓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咳嗽前囑其深吸氣后用力將痰液咳出。
防止咯血
盡量避免洗過燙的熱水澡,吃過燙的飯;避免用力屏氣、劇烈運動;少吃辛辣的帶有活血作用的食物;要注意保護呼吸道,霧霾天盡量少出門,同時避免感染,少去人多的地方;避免疲勞;可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藥物,注射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當出現咯血時,若出血量少可以臥床休息,盡量少活動;當出血量大時,患者家屬應及時將患者口中的血塊及血液摳出,以免發生窒息,并使患者保持頭低腳高位,以促進血液的流出,并及時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
特別提醒:患者居住的地方應保持空氣流通,并維持適宜的溫度、濕度,以避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當病情穩定下來時,仍要采取一些防護措施,比如不抽煙,不到空氣污染重的公共場所,不接觸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