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蕾

[摘 ? ? ? ? ? 要] ?積極探索適應我國國情的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分制改革之路,對滿足當今社會對護理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化教學改革、推進教學管理、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護生教育質量有著極大的意義。阜陽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從2015年9月開始實施學分制改革,在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施行中,針對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資源、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了大量改革。到2018年9月,已圓滿完成為期三年的第一輪學分制改革,且取得了一些成績,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為阜陽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進一步深化學分制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 ? ?鍵 ? 詞] ?學分制;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050-02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我國醫學高等職業教育事業進入了“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階段。作為高職高專的護理教育應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以便培養出在國內外職業市場具有良好競爭力的護理人才。學分制改革作為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國內多所醫學院校已不同程度地展開了形式多樣的學分制改革。積極探索適應我國國情和專業需求的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分制改革之路,對滿足當今社會對護理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化教學改革、推進教學管理、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護生教育質量有著極大的意義。
學分制是不同于學年制的一種主要在高等學校實施的教學管理制度,是以學分為單位計算學生的學習量,以學分績點為尺度衡量學生學業成績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1]。阜陽職業技術學院為實現對護理專業人才的個性化培養,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經過專家委員會調研和論證,制定護理專業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并從2015級學生開始實施,基本學制為3年,學生在校修讀時間最短為2年,最長為5年。
一、因材施教,完善人才培養模式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是目前該校辦學規模最大、在校學生最多的專業。該校護理專業立足阜陽,服務皖北,輻射全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護士崗位需要和職業標準為依據,面向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培養在醫療衛生服務第一線從事護理、預防、康復、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且具有良好品質的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護理專業以學分制改革為指導和契機,創新思維、不斷完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能力與素質一體化、教室與實訓室一體化、學校與醫院一體化的“四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在教育理念上,實現了由注重專業教育向注重素質教育轉變,以自主選課制為基礎,以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為原則,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阜職院護理專業在學分制改革期間,每年定期召開校企合作護理專業建設指導會,以廣泛的社會調研、畢業生及用人單位跟蹤調查為基礎,跟蹤護理行業的需求變化,及時發現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企校共同研究和商討解決的方案,不斷改進。
二、注重特色,整合和優化課程體系
在設計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時,不能僅僅思考采用學年學分制、完全學分制、彈性學分制哪一種形式,關鍵在于如何將學分制的內涵表現出來[2]。阜職院護理專業在對護理職業崗位技能需求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畢業生就業崗位主要工作任務所需的職業能力進行分析,整合專業課程,優化課程結構,構建符合該校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平臺,三個環節,多個方向”課程體系,實行選課制與獎勵學分制兩種制度相結合的教學管理模式。一個平臺,即以“基本素養模塊、職業基礎技術模塊、職業核心技術模塊、職業拓展模塊、職業考證模塊、實踐模塊”為平臺,三個環節,即通過“校內實訓、見習實踐、頂崗實踐”三個實踐環節,培養在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老年護理、助產護理、中醫護理等多方向就業的高素質高技能護理人才。在這個課程體系下,學生可以通過多種學習方式獲得課程學分,并且可選擇多種就業、升學通道,根據自己的意愿和實際情況完成不同水平、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課程,最終修滿學分,達到順利畢業的目標[2]。該校護理專業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采取的是完全學分制,課程總學時數是2777學時,其中理論課程1384學時,實踐課程1393學時,總學分設置為154學分,其中必修課為122.5學分,選修課為31.5學分,各模塊所占總學分比例依次為22.73%、21.10%、22.73%、2.60%、7.47%、23.37%,在基本素養模塊、職業基礎技術模塊、職業拓展模塊、職業考證模塊、實踐模塊中都設置了選修課程(見下表)。
三、新舊結合,改革和創新教學模式
在學分制改革中,關于學分制的內涵認知分歧較大,從而產生了眾多徒有學分制表卻無選修之質的學分制教學模式[3]。阜職院護理專業通過對已經施行了學分制的高校和醫療機構進行多方調研,為保證學分制改革順利進行,采取了在原有的課程體系職業素養模塊、職業基礎技術模塊和實踐模塊中增加選修課程以及單獨開設全部為選修課的職業考證模塊和職業拓展模塊的方式,這是一種新舊結合,基于傳統教學的改良型學年學分制教學模式。
四、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資源利用率
阜職院護理專業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使護理專業更好地適應了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也與高職教育大眾化趨勢相吻合。通過學分制的實施,對弘揚學生個性、開發學生潛能、改善學生素質、提高護理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該校護理專業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在實施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如下問題。作為學分制主要內容的彈性學制、選課制等相關教學制度的實施,需要數量充足和教學質量過硬的教師、設施完善的教室、設備完善的校內外實訓基地等教學資源作保證。鑒于此,該校打破了專業界限,實現了資源共享,整合護理、助產、臨床、康復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等專業的實訓條件、教師團隊等優質資源,允許學生在職業基礎技術模塊、職業考證模塊和職業拓展模塊中的選修課跨系、跨專業選課。該校還通過加強網絡平臺的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以不受區域和時間的限制進行選修課程學習。這些措施不但解決了教學資源緊張的難題,還拓寬了學生在醫學類專業縱向和橫向上的知識與能力結構,滿足了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
五、強化制度,保障人才培養方案順利實施
為了保證學分制下護理專業教學管理的有序進行,該校根據學分制學制特點、高職護理教育的特點、本校護理專業師資隊伍現狀等,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制定了《護理專業課程考核管理辦法》《護理專業課程負責人制度》《選修課專兼職教師管理制度》《學生操行評定管理辦法》《課程重修管理辦法》《學生獎勵學分認定及管理辦法》等制度,保障護理專業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趙雷洪.高校完全學分制的實施及其保障措施[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0(9):92-95.
[2]趙鶯燕.基于學分制改革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實施[J].職業教育,2015(6):141-142.
[3]馮陽.學分制下藝術設計教學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6.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