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詠
[摘 ? ? ? ? ? 要] ?21世紀是信息技術高度普及的一個時代,國民觀念的更新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促使教師必須緊隨時代洪流,盡快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目前來講,計算機網絡已經在我國教育領域運用的十分普遍,且成了教師貫徹素質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教學的有效支撐力量,信息技術有著其他教學工具無法替代的優勢。特別是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美術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可以極大地提高美術課程的魅力與趣味性,繼而能顯著提高學生參與美術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推動學生美術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展。
[關 ? ?鍵 ? 詞] ?信息化教學;中職美術;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172-02
美術是視覺的藝術,從美術教學的角度去看,教師基于信息技術可以利用圖像、文字、聲音等資源去立體地呈現視覺,這兩者在表達信息方面有著很多相同之處。一直以來,在我國傳統的美術教學中,由于教師教學思想觀念、教學工具、教學策略等落后陳舊,使其在備課過程中常常費盡心思,不過,縱使這樣,很多教師依然難以在教學上有所突破,使傳統美術教學中一些弊病日益凸顯,如相關教學資料準備不充足、很多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內容不能有效表達等,特別是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內解決相應的難點與重點問題顯得十分乏力,因為教師不僅要顧及教學內容的輸出,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訓練以及反饋,在不能擴充教學時間的狀況下,教師的教學實效很難得到提升。
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普及給廣大美術教師切實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諸多便利,因為通過信息技術授課,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以十分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同時,還能基于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有效擴充教學內容,并且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平臺,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還能推動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能力的發展,繼而能較為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因此,廣大中職美術教師加強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研究十分有必要,針對此,筆者結合自身經驗以及有關參考文獻,對信息化教學模式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析,以期能給廣大中職美術教師同行提供一些參考及啟示。
一、基于微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
微課程的核心內容是微教學視頻,其具有指向明確、內容精煉、能夠集中對某一問題進行細致講解的特點。一般來說,微課程的時長在8~10分鐘,而大多數人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時間就在8~10分鐘,因此,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利用微課程引導學生學習,可以有效提升其學習效率,推動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發展。另外,微課程并不單單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工具,它還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所以,中職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引入微課程不僅能使自身的教學面貌煥然一新,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升級自身思想,這對中職美術教學的長遠發展是十分有
益的。
美術設計是視覺設計中的重要分支,從微課程應用的視角去看,教師應當將所教內容中的重難點以及考點進行視覺化處理,以此吸引學生的關注,幫助其更好地去理解和分析所學的知識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微課程教學與美術設計教學的深入融合應當突出交互性與開放性。具體說,教師可利用學生普遍喜歡上網這一特點,引導其通過網絡資源去逐步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不斷對微課程教學網絡平臺進行探究,鼓勵其嘗試突破微課程所設置的實例、概念補充及知識結構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去擴充自身的學習渠道。
二、基于任務驅動的信息化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學生獲取信息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對此,教師不妨將信息化教學模式與任務驅動法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立足信息技術的輔助,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以此錘煉和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資訊搜集能力、資訊整合能力等能力,推動其全面發展。此外,從美術教學角度看,任務驅動法也是十分適用的一種方法,因為美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而任務驅動法可以為學生進行實踐提供機會和平臺。對此,在實際的美術設計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與學生共同完成任務的方式去落實任務驅動法,基于此,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去使用信息技術,該教學模式的具體流程是這樣的:教師通過QQ群、網絡教學平臺等途徑為學生布置任務→學生獨立或者小組合作對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分析→學生嘗試獨立或者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教師輔助學生切實完成任務,并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總結。整個流程能夠使學生切身體驗相對真實的工作環境,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學生資料搜集能力、分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及觀察能力的發展。此外,在上述流程中,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性可以得到充分凸顯,這對其美術學習興趣的提升極為有利。
三、基于“頭腦風暴”的信息化教學模式
大約在十五年前,全球頂尖設計咨詢公司IDEO的員工在硅谷辦公室樓頂開集體派對的照片使人們認識“頭腦風暴”這一概念。一般來講,“頭腦風暴”在商業領域中比較常見,而隨著人們思維的進步及全球教育的發展,“頭腦風暴”漸漸與美術設計產生了聯系。所謂“頭腦風暴”簡而言之,就是思維的發散。現階段,國內外很多高校的美術設計基礎課程中專門設有思維發散訓練這一板塊。對此,中職美術教師也應當盡快將思維發散訓練引入自己的教學中,因為,從美術設計的角度去看,學生只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與實操能力是遠遠不夠的,良好的發散思維才能讓其在美術設計這條道路上走得更加長遠。
“頭腦風暴”要求學生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去搜集創意,并基于此,制訂多種教學方案并進行表達。面對“頭腦風暴”的這一要求,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相對輕松地達成,因為信息資源豐富是信息技術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對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這樣去落實“頭腦風暴”,以引導學生充分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首先,教師為學生規定一個主題,讓學生進行自由想象,并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的創意;其次,教師可利用電子課件為學生展示幾個經典的創意案例,并組織學生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討論,以此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思維空間,引導其不斷地對自己的創意方案進行優化和修繕;最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結合之前的案例分析,多方整合資源,并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將自己的創意方案表現出來。通過“頭腦風暴”,學生既可以獲得實踐能力方面的鍛煉,同時還能升級自身的思維品質,開拓自己的思維空間,可謂一舉多得。
四、基于情境教學的信息化教學模式
在美術設計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切實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設計的興趣,引導其積極參與日常的課堂教學。一般來說情境教學主要有兩類呈現方式:一是現實呈現;二是虛擬呈現。其中,現實呈現的意思是說,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對教室環境進行精心設計,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劇表演的形式,逐步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啟發,與此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如,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仿設計公司進行設計提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扮演客戶,學生扮演設計師?;诖?,學生需要通過多媒體大屏幕去展示自己的創意提案,創意提案可以是PPT,也可以是H5,對此,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完成。通過參與情景劇表演,學生不僅可以切實錘煉和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同時還能基于自己在情景劇表演中的問題,更有針對性地去規劃自己后續的學習目標和發展方向;虛擬呈現的意思是說,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觀察和認識實際的美術設計工作情境,教師除了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觀摩以外,還可以通過VR技術、紀錄片等方式,為學生展示一些影樓的后期工作室、網頁美工工作室、廣告設計公司等實訓基地,這樣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設計、從事美術設計行業的興趣,還能拓展學生的見聞,為學生將來更好地學習與工作奠基。
五、基于信息技術構建新型評價機制
信息技術的普及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貫穿課前、課中、課后,既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又能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求知欲望,增大課堂容量,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通過QQ群、微信、電子郵件、網絡學習平臺等途徑將教學內容、學習資料以及學習要求傳給學生,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對自身后續的教學策略及內容進行調整,以便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當然,學生也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從互聯網上搜集更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并通過同樣的途徑及時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反饋給教師,或者與自己的同學進行討論??傊?,在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對此,教師除了及早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以外,還應積極對自身現有的教學評價方式以及制度進行革新,以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學習發展。譬如,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等資源進行各項任務實施,網絡平臺根據學生在網絡教學實施平臺上有效學習活動所構成的積分形成過程性評價,教師通過得出的反饋數據,調整教學策略,進行分層指導。學生根據反饋數據,形成自評,更好地檢驗學習效果。網絡平臺可以為師生提供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學生自評,使評價體系信息更加完善化,為下一階段教學任務提供客觀有效的數據支撐,使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都得到很好地提高,繼而能有效推動中職美術設計課程的發展。
六、總結
總而言之,中職美術教師基于信息化教學模式授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教師適應新課改發展的必然選擇。此外,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的融合,可以使美術教學的面貌煥然一新,從而能給師生提供更為理想的教學與學習環境,繼而能使美術教學的實效獲得顯著提升。因此,廣大中職美術教師必須要重視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建設,加強相關建設策略的研究,并基于此不斷對自身的教學手段、教學理念等進行革新和優化,以切實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推動學生美術素質與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夜珠.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繪畫課程為例[J].華夏教師,2018(27):2-3.
[2]呂娜.由“工匠精神”談中職校美術教師的基本能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8(16):144.
[3]葛坦.信息化教學模式在特教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214.
[4]張妍霞.中職美術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應用分析[J].現代交際,2016(7):199-200.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