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志鋼
摘? 要: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學校普遍注重學生身體素質,設立了籃球運動課。籃球運動是通過適當的體育教育和體育鍛煉以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的目的?;@球運動課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身體健康以及能夠在運動會上取得優異成績,更是我國現階段提倡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高校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基礎因素?;@球在國際運動會上屬于比較為人注目的運動項目,我國在這方面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榮譽,但與此同時,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根據高?;@球體能訓練中的技巧與方法做出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夠為籃球運動的訓練提供借鑒。
關鍵詞:體育? 籃球? 學校課程體系? 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092-02
新時代的到來,我國的教育理念已經從傳統的僅重視文化教育逐步走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階段,學生作為教育主體身體素質是重要基礎,運動體系中籃球運動不僅可以有效進行身體訓練增進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團隊競技模式更能培養團隊協作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高?;顒印R虼?,我國很早就有系統的籃球體能訓練,在國家政府與全國各地領導以及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共同探討的情況下,籃球體能訓練得到了肯定,在國際運動會上取得了長遠的進步。學校教育的核心理念漸漸發生了改變,籃球體能訓練地位得到了強調,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體育素養。但籃球體能訓練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完全符合預設的狀況,近年來,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加深,我國的社會環境、發展情況、民族文化以及國情民情都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巨大復雜變化,籃球體能訓練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境,其中表現在,其一,籃球運動的基礎地位日益式微,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況;其二,籃球運動訓練在高校中的執行卻屢屢無法真正落實;其三,籃球運動發展過程中漸漸趨向于失衡問題。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籃球運動訓練的桎梏和瓶頸,成為我國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領導值得反思和探討的巨大問題。
1? 我國高校籃球體能訓練的現實問題
1.1 籃球運動在某些地區不被重視
籃球運動是以身體鍛煉為手段,以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為核心目的一項運動?;@球體能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力量、速度、柔韌度、靈敏性等的訓練。但由于我國中高考的升學壓力,學校老師以及學生過度重視其他考試科目的內容,導致了籃球運動在高中乃至初小學漸漸式微。尤其中高考已成為萬眾矚目的重要考試,學生老師爭分奪秒的教習考試科目的內容,籃球體能訓練時間嚴重被削減,籃球體能訓練中非常重要的籃球運動竟成為可有可無的一部分。再加上我國幅員遼闊,一些偏僻地區并不了解籃球運動的作用,一些體育教師無法充分解說籃球運動的技巧,無法充分理解籃球運動,使得籃球運動漸漸不被人重視,失去了自身所具備的效力,不利于高校籃球體能訓練發展。
1.2 籃球訓練不當產生的不良反應
當籃球運動的強度和密度與訓練時間達到臨界點時,繼續進行體育高強度高密度的體能訓練時,就會導致超負荷。運動員如果在此時不放松身體,輕則感覺疲憊不堪,重則容易傷到筋骨。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助于身體健康,過度的超負荷鍛煉不僅不利于身體健康,反而會導致傷到自身。這時就需要通過休息、喝水或泡熱水澡等方式恢復自身體能,一旦恢復的時間不夠長就繼續鍛煉則難以恢復體能,對自身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過于緊張、頻繁的超負荷體能運動不利于健康發展。但也不是說不需要高強度高密度的體育運動,籃球運動鍛煉中過于輕松就達不到體育鍛煉的效果,沒有達到體能的極限便無法增加自身的體育素質。在體育訓練中,應合理控制運動強度和恢復時間,以增強自身體能。
1.3 耐受性問題
身體素質對于體育鍛煉強度所起到的一種超負荷的承受作用稱之為耐受性。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身體承受的體育鍛煉只有達到臨界點才能促進體能的增長,如果無法達到體能的極限,體育運動將無法達到相應的效果。因此作為運動員,在進行籃球運動時要提高自身的承受能力,通過高強度鍛煉達到自身素質的臨界點,使身上每一寸肌肉都經過一定量的磨練,再通過一定量的放松休息,借此提高本身的耐受性以及體能素質。
1.4 提高高校體育訓練的意識
作為體育教師或體育教練更需要熟悉籃球體能訓練中的技巧與方法,只有提高訓練中的技巧與方法,才能更好的訓練學生,教學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更能夠降低制度轉換成本,推進課程改革。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省市教研員應充分開發地方課程,按照地方的實際情況與發展需要制定具體的籃球體能訓練技巧方案。高校應從當地社區和學校自身實際出發,提供課程實施范例,制定學校課程實施方案,并根據國家課程精神和參照地方教學方案,為教師提供更清晰的指導,加大體育教學的可選擇性。師資培訓要做到全覆蓋,體育教師身為高校籃球體能訓練的執行者,需要其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都達到高?;@球體能訓練的要求標準。
2? 我國高?;@球體能訓練的方法
2.1 專項訓練
籃球運動屬于較為激烈性的運動項目,不禁要訓練奔跑能力,還要在體能訓練中注重下肢力量的鍛煉,對于眼力手力的也需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這與其他運動項目有較大的區別。特別是體育鍛煉比較注重下肢鍛煉,在進行籃球鍛煉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腿力、眼力、以及手力,通過快速奔跑搶先一步拿到籃球,并通過手力眼力進行投籃。所以在籃球運動鍛煉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腿力的鍛煉,也要適當的進行手臂肌肉的鍛煉,同時也要擁有身體平衡協調能力。對于小腿的訓練可以使用踮腳跳,通過快速彈跳進行腿力鍛煉,達到一定的臨界點后再適當放松休息,通過反復的高強度訓練后可以進行適當的休息。對于手臂的鍛煉可以通過俯臥撐、引體向上進行鍛煉。
2.2 核心力量訓練
由于籃球運動是一個持續的、激烈的運動過程,在比賽或運動的時候需要一定的持續運動時間,這就考慮到了運動員本身的基本素質。體力是運動的基礎,運動員在進行長時間的比賽時要進行快跑、猛奔、跳躍、搶攻的動作,因此對于體力的消耗是相當大的。這需要運動員行力量訓練來提高整體的肌肉力量耐力?;@球運動的過程需要做到眼力、手力、腿力的共同運用,為了提高本身素質,可以進行高強度、長時間的體育訓練,通過提鈴,抓舉等等方式訓練手臂、小腿,使肌肉能夠伸展開來,并通過臨界點提升自身的忍耐強度。同時運動員也要鍛煉自身的平衡能力協調身體的控制能力,使運動員能夠全力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梢酝ㄟ^不穩定機械進行訓練,提高身體維持平衡的能力。同時在進行核心力量鍛煉的同時也要注意器材的使用,避免運動過程中因不熟悉大型健身器材而出現嚴重的身體損傷。
2.3 彈跳力訓練
籃球體能訓練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對于彈跳力的訓練。因為在進行籃球體能運動時,不可避免的需要進行上躥下跳的投籃動作。集力量、速度、協調性于一體,如果沒有良好的彈跳力能力,很容易拉傷自己的肌肉、韌帶以及肌腱。所以作為籃球教練需要訓練運動員的彈跳能力,使運動員對于自身的各部分肌肉、韌帶以及肌腱進行拉伸鍛煉??梢赃\用到相關訓練器械如啞鈴、杠桿通過合理的計劃進行重復、有效的體能鍛煉。在鍛煉的同時,要注意人體整體的肌肉體力訓練,使用跳繩、跨欄等運動項目進行重復的彈跳練習。同時也要注意到運動的強度,如上文所說,過度的負荷運動往往達到反作用,太輕松的鍛煉又達不到效果,只有通過適當的鍛煉才能發揮其作用。
2.4 其他訓練
因為籃球比賽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很多都持續了大半個小時。所以在進行高校體育訓練的時候也要注意加強運動員的耐力??梢酝ㄟ^循序漸進的方法,通過慢跑慢慢加強運動員的體能。男生在通過400m、800m、1000m、1500m的慢跑訓練提升自身身體素質以及耐力,女生可以通過350m、600m、800m、1200m的慢跑訓練提升自身身體素質以及耐力。也可以通過俯臥撐、三級跳等運動項目訓練運動員的耐力和彈跳力,學??梢圆欢〞r的舉辦籃球比賽,通過比賽調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團隊協調能力,通過比賽結果了解學生的籃球素質能力。
3? 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科學規范體育教學內容
在高校籃球體能訓練中,體育教師要積極改變自身的觀念,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更好的配合基礎教育籃球體能訓練改革。對于籃球體能訓練,體育教師應該科學合理的安排體育項目教學的時間,充實地安排好一整堂課,做到能夠使學生們在籃球體能訓練中得到相應的鍛煉,并逐漸提升學生們的體育運動技術水平,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加全面、健全的發展。此外,體育教師也要積極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了解更多的籃球體能專業知識,以使得能夠更加科學合理的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學校在積極的規范體育教學的內容的同時,可以適時的舉辦籃球體能比賽,以此調動學生們和教師們的積極性,另外,還應對各個學校開展體育考查,以了解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和學校對于籃球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并針對相關問題科學合理的制定出相應的策略,以能夠更加積極有效的落實基礎教育籃球體能訓練改革??傊?,要想更好的進行籃球體能訓練,應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和專業素養,并積極科學合理的規范體育教學的內容,以使得學生們能夠在籃球體能訓練中得到相應的鍛煉,學到相應的體育運動技術,能夠有效地緩解學習壓力、身心得以更加健康地發展。這有利于我國學生的終身發展以及全面發展,有利于我國培養未來人才,也對基礎教育籃球體能訓練的改革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并對我國教育體系的改革起到相應的推動作用。
高校的素質教育改革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高校的體育訓練改革是素質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球體能訓練是國家長久發展、對新一代學生起到增強體質、強化意志的重要教育課程,可以更好地加強學生體育素養。高校籃球體能訓練良好的技巧與方法能夠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推動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 徐音,王藝霖.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3):104-105
[2] 張戰毅,楊文卿.我國青少年男子籃球運動員專項體能指標的構建與評價體系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7(2):112-118.
[3] 呂明明.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中的技巧與方法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