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水廷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體育教育,為我國高校體育資源的開發與產業化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高校本身具有非常大的體育資源,為此分析研究高校體育資源開發與產業化發展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將立足于高校發展體育化資源的優勢,提出針對性的發展策略,以促進我國高校體育資源的進一步開發。
關鍵詞:高校體育資源? 產業化? 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0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141-02
高校作為體育資源十分豐富的機構,具有設備完整的體育設備與專業的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在發展的過程中將體育資源進行開發與產業化,一方面可以促進高校自身發展,另一方面可以推動整個社會體育產業的進步。
1? 高校體育資源開發與產業化的可行性基礎
1.1 體育人才基礎
大多數高校都開設了體育專業,并具有高水平、高技術、高學歷的“三高”體育專業人才。高校體育專業的人才是非常全面的,高校的體育教師本身集體育教學、體育訓練與體育科研于一身,涉及到體育專業的方方面面,掌握著最新的體育教育資源。由此可見,高校體育資源的開發與產業化擁有著社會其它體育機構無法具備的體育人才資源。高校的專業體育人才隊伍為高校資源開發與產業化提供了可行性的基礎[1]。
1.2 體育物質基礎
高校每年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體育場館的建設與體育設施的購買。高校擁有較為豐富的體育教學資源書籍,大部分的高校圖書館都會采購專業體育書籍,此外高校的教師每年也會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自行編寫體育書籍。可以看到大部分的高校體育館是當地的標志性體育場之一,具有場地大、功能多、設備完善等多個優勢。雄厚的體育物質基礎為高校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可行性的物質基礎。
1.3 市場需求基礎
一般體育產業化的發展過程中,必然要考慮到市場的需求,常常會因為無法把握市場需求,從而導致體育產業化的艱難。但對于高校體育專業化來說沒有這個顧慮,這是因為近年來因為擴招政策,高校的人數顯著的增加,使其本身具有了巨大的市場,從而帶動了當地體育市場。此外高校在當地具有一定權威性與品牌性,當地的群眾對于高校的體育教育水平與服務水平更加認可。由此可見,高校利用體育教育資源進行產業化具有一定的市場優勢。
2? 高校體育資源開發與產業化的問題
2.1 觀念的束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體育產業化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梢钥吹轿覈捏w育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生活中隨處可見體育用品商店、體育場館、體育廣告等等。但與之相比的是高校坐擁豐富的體育資源,產業化的腳步發展卻十分緩慢[2]。這種現象的出現與人們的觀念有很大的關系,部分人士一直對于高校體育產業化的道路不認同,認為高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高校的體育教育應該由政府進行撥款,如果將其產業化會使高校沾染商業氣息。但在實際的執行當中,如果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一直將希望寄托于政府,會給政府非常巨大的財政壓力,同時也限制了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
2.2 缺乏運作經驗
高校開發教育資源,并走上一條體育教育產業化的道路對于高校本身也是一種巨大的挑戰。高校雖然本身具有豐富的體育資源與眾多產業化的可行性基礎,但在市場競爭機制下產業化的道路卻并不順利。這是因為高校在產業化的過程中缺乏市場運作經驗,并不了解市場的具體需求。同時高校在體育產業化必須具有專業的管理團隊,但在實際的運行當中由于產業化管理水平低下,校園內部的體育管理組織內耗大,從而導致產業化進程發展十分緩慢。
2.3 法律法規欠缺
高校體育產業化必然要依托于這個體育產業化的社會環境。目前來看我國的體育產業化的發展道路已經形成了基本的格局,以足球為代表的產業化體系已經初步建立,人們對于體育產業化的認知也發生了基本的改變。但相關的法律法規仍然滯后于體育產業的發展,我國仍然缺乏專項體育產業化法律法規,從而進一步限制了體育產業化的發展。目前高校體育產業化處于萌芽發展階段,整體環境缺乏法律法規的保障影響了高校體育產業的發展。
2.4 缺乏體育經費
歷來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更是波折叢生。對于高校來說體育教育資源(高校師生、體育設備、體育場地都歸屬于體育教育資源)雖然豐富,但卻受限于體育經費有限影響了高校體育活動的開展。部分高校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會選擇從社會尋找贊助商,減少校園體育活動經費的壓力。但由于高校的公益屬性與傳統觀念的額限制,并沒有將廣告贊助的形式進行深入發展,宣傳的力度也十分有限,企業與高校雙方都沒有意識到可以將高校的體育資源作為一項產業進行深入的發展。
2.5 缺乏管理人才
高校體育專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并不缺乏專業的體育人才,卻缺乏專業的體育市場管理人才。體育產業化的管理不僅需要較高的管理知識,還需要豐富的體育市場經驗,同時了解高校的體育產業特點。高校缺乏復合型的體育管理人才,從而進一步導致高校在體育產業化的道路上“摸著石頭過河”。許多高校在開發體育產業化的過程中只是將其作為一個運行試點,并沒有投入過多的重視,從而導致我國體育教育人才少之又少。
3? 高校體育資源開發與產業化發展策略
3.1 樹立體育產業化發展觀念
高校在體育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樹立正確的產業化發展理念,轉變高校管理人員對于產業化的認知,打破傳統的理念,從而進一步認識到高校的體育產業化發展的廣闊市場前景,對于體育產業的經濟推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為此高校應該充分的利用體育資源,合理規劃體育產業化發展計劃,并通過借鑒國外高校體育產業化的發展經驗進行完善自身的發展理論知識,從而更好的引導高校的體育產業化發展。
3.2 有效的整合高校體育資源
可以說高校體育產業化本身有著眾多的基礎,擁有得天獨厚的各項優勢。為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有效的整合高校的各項體育資源,將發展基礎轉為市場競爭優勢,通過為社會提供有償的體育服務,進一步解決高校體育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經費問題,從而幫助高校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體育場館的投入當中。此外高??梢岳米陨淼膹秃闲腕w育資源開辦體育用品店、體育活動中心、體育專業培訓機構、體育信息服務機構等一條完整的體育產業鏈。
3.3 完善體育產業的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是保障體育產業化的重要措施,為了進一步開發高校體育資源,促使其走向產業化。國家應該完善與高校體育產業化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可出臺相關《條例》、《指導綱要》用于當前的市場監管與規范。同時高校內部也應該積極推動相關的改革,改變傳統的管理機制,如高校可以將體育館歸入到物業公司或后勤公司進行專業化的管理。高校在開發體育資源,利用體育產業化管理的過程中應該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與政策指導,從而有序、合法的開展高校體育產業化管理。
3.4 成立專業的人才管理團隊
高校體育產業化的運營需要專業的管理人才進行管理就,成立專業的人才管理團隊成為了高校體育產業化發展的必然基礎。高??梢酝馄笇I的體育產業管理人才,并從校內體育專業與市場管理專業的教師共同參與到體育產業的管理之中。在后續的人才儲備上,高??梢宰屝鹊膶W生到高校的體育產業中進行實習,從而為人才隊伍的后續建設提供專業的校內管理人才。
4? 結語
高校體育產業化道路“任重而道遠”,高校在發展體育產業的過程中,應該正視體育產業化面臨人才缺乏、專業經驗不足、管理模式落后、重視度不夠等諸多問題,并結合高校開展體育產業化的體育設施優勢、人才優勢、市場優勢,充分利用校內體育資源,成立專業管理團隊,加強對體育產業化重視,迎合市場需求,推動高校體育產業化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漢臣.遼寧省高校體育產業資源開發與優化策略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7,39(1):103-106.
[2] 石磊.高職院校體育資源開發及產業化發展途徑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22):14-15.
[3] 王小秋.蘇州市體育旅游發展走向研究[J].武術研究,2018,3(4):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