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小力

摘? 要:創新創業教育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的規律與特點,從職業技術學院社會體育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出發,嘗試從專業人才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專業課程設置等實踐體系的構建對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概括,形成適應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符合職業技術教育規律、具有培養地特色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實踐課程體系,為職業技術學院社會體育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社會體育專業? 創新創業? 人才培養? 實踐體系
中圖分類號:G8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c)-0175-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 2010—2020年)》明確指出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體現出國家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多舉措推動大學生創業階段,高校內部也加大了創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力度。社會體育專業是與社會需求結合度最為密切的體育學科專業。因此,該文從體育學科的視角,對社會體育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狀況進行系統分析,結合社會體育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方式的特點,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體系,從而以便提出改進方案與對策。
1? 構建職業技術院校社會體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的總體思路
創新創業的本質源于人們對生活的需要,構建職業技術學院社會體育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需要根據職業技術學院的特點,優化社會體育學科專業結構,構建完整合理的適應社會發展的實踐體系,培養應用型人才,通過專業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對今后的職業生涯進行總設計,這也是職業院校的優勢所在。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從事健身指導、科學咨詢、大眾健身活動的組織管理和經營開發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其人才目標與培養規格要求的制訂需符合具體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任務,對目標、規格、職業能力進行細化。通過互聯網構建社會體育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教學內容、完善考核體系、搭建實習實踐平臺,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根據體育專業特性、學生能力素質狀況和就業需要,突出創新能力的培養,將實踐目標任務落實到實踐教學環節中,如人才培養方案應包括實驗實訓的安排、畢業論文設計要有創新思維模式、實習環節要根據實踐地特色實現實踐內涵等教學內容,有效磨練其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2? 社會體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的構建
2.1 構建體育教育專業創新型人才模式的理論依據
2.1.1 建立新時期社會體育創新教育文化
社會體育是以社會為載體實施,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系統掌握社會體育工作的規律,在人才培養的指導具體方案中要培養學生從事具有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體育科學研究與管理、指導等實踐體系。新時期培養方案的制定需要要求學生從基本的社會體育工作結合到具有創新體系的實踐中從事體育互聯網教學、課外體育一對一、群眾體育訓練和競賽工作,注重人才的協同培養機制構建,將政府、企業、高校與創業者有機結合,多方支持,多元培養。
2.1.2 創業課程建設
創業課程可根據職業技術學院的特點,根據社會需求設置專業基礎與實踐課程,在此基礎上著重實踐的實用性,以體育市場發展趨勢為導向建立創業支持系統,培養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專業課程進行鞏固、學習與創新。課程要注重實用性,通過基礎課程的學習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通過專業課程與核心課程增加創業所屬體育領域的知識,針對性地完善體育創業教育課程建設。
2.1.3 創業教育教師發展
為適應經濟時代的需求,讓學生的體育特長在創業中得到最大發揮,需要建設具有創新能力的體育教師團隊,要求教師掌握相關領域的前沿知識,在專業實踐課程中進行創新教育。提高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創新能力,為學生后續的職業生涯發展更新教授內容與考核體系。
2.2 社會體育專業創新型人才實踐教學培養模式體系的構建
2.2.1 課程內容設置與實驗教學模式相結合
課程設置分可為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素質拓展課程。課程體系設計中實踐性課程和實踐教學內容的比重應加大(見表1)。課程設置主要通過課堂教學結合網絡教學、課外教學、校外教學等形式展開,在專業課程中要體現創業與各個學科領域的緊密結合,增加創新創業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創業創新技能。開展以創新創業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活動,學習體育營銷計劃、運營管理、銷售策略等體育專業所需針對性強的實踐課程,為畢業后自主創業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2.2.2 實踐教學方法與考核
安排實踐教學經驗豐富教師授課,邀請企業家擔任專業創新創業導師,把最新學術發展、最新創新創業理念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之中。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多資源,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突出的、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新型體育人才。例如從創業方案設計、經營風險管控、商務溝通交流和產品營銷策略等方面進行模擬實踐操作,全方位培養學生創業能力,側重實踐運用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考核,著重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加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比重。
2.3 搭建社會體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實習實踐平臺
2.3.1 校內平臺
建立創建多元化校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與專業實踐平臺,在創新創業社會實踐教育中,依據現有體質健康測試條件,對外開放體質健康測試與有針對性地建設服務指導,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利用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校園示范街,成立實體店,磨練創業品質,提高創業能力。充分利用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發揮教師與學生專業特長,利用節假日及課余時間,針對體育需求的大眾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培訓項目和健身咨詢且在政策范圍允許的有償體育服務。
2.3.2 校企共建
社會體育專業是與社會銜接最緊密的體育專業之一,一直積極尋求校內合作、校企合作機會,充分利用體育企業、健身俱樂部、社區服務場所等社會資源,開展相關體育健身培訓和健康咨詢等服務,建立多元化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培養學生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學校與企業共同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實習實踐平臺。依托學校與學校地區場館資源,開展體育志愿者服務,教培結合,除組織開展球類、游泳、民族傳統體育等項目外,還可開設流行的休閑體育項目以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健身需求,如校園健身俱樂部。體育教研室要挖掘體育專業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資源,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在校內為體育專業學生建立創新創業設計規劃工作室,與校外不同體育類企業、單位形成合作,為學生提供階段性和長期性的實踐學習,積極開發校外體育產業基地,建立實踐人才培養規劃,保證體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更好發展。
2.3.3 搭建具有培養地特色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平臺
以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扎地遂寧為例,11月14日,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遂寧上榜。遂寧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是成渝經濟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以“養心”文化為特色的現代生態花園城市,是中國觀音文化之鄉,遂寧市體育局積極推動群眾體育品牌賽事建設,形成了以元旦全民健身跑、全民健身月、迎新春全民健身系列活動為重點,籃球、足球、圍棋等年度常規賽為依托,羽毛球、網球、乒乓球、橋牌、健身氣功日常小型活動為補充的賽事體系,積極培育各級各類體育社會組織,加快推進規范化、社會化、實體化進程,成立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和全民健身指導中心,為群眾提供優質的健身指導服務。以此為重點為學生搭建具有培養地特色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平臺,通過注冊成立具有法人資格的體育俱樂部,健全決策機構和辦事機構,使大學生成為該俱樂部運營的實踐者。
3? 結語
通過社會體育專業實踐實訓,深入校區所在地進行體育健身與健康知識講座,開展社會體育群眾體質健康調查研究,依據地區體質特點與市場需求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開設體育項目培訓及咨詢服務,利用專業實習,構建完整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實踐體系,讓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規避風險提高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的業務素養和綜合能力。總而言之,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完善管理機構,健全管理體制,利用職業技術學院多種教育資源,構建科學、合理、有效地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提高社會體育專業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張敏.大學生創新行為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基于建設性爭辯和創新氛圍視角[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6(5):824-829.
[2] 丁海洋,張慶文,付建強.基于培養創新型體育人才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1(3):12-16.
[3] 朱雄,徐偉宏.體育產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5(2):62-65.
[4] 姜濤.構建體育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8):100-101.